原创 韩复榘去世后,他的3个老婆和孩子下场怎样?次子是抗美援朝英雄
创始人
2025-07-04 16:32:24
0

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被蒋介石秘密处死。当时蒋介石对外界宣称韩复榘“不听命令,擅自撤退”,所以将他处死。可实际上,他被处死的理由可不仅仅是不听命令这么简单。

而韩复榘被密决之后,他的3个老婆和孩子们都是怎样的下场呢?

加入国军

韩复榘出生于一个河北省的小县城。父亲是当地开私塾教书的。每天日出日落,韩复榘都跟着父亲在私塾里学习读书写字。

公元1912年,清王朝统治的时代结束!此时的韩复榘已经成年。这时他听说自己已经失散多年的哥哥可能已经去东北居住了下来。于是韩复榘决定一个人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来到东北去寻找哥哥下落。

可是来到东北后,韩复榘却没有立即找到哥哥的消息。又因为他本人手头没有多少钱财,所以在听说冯玉祥将军要招兵买马的时候,便立马去了征兵处报名!

由于他自小在私塾里学习,识字识数水平很好。于是他加入了西北军,并很快的就在西北军里得到了一个文职工作的安排。

在加入部队之后,韩复榘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由于当时西北军大多数士兵都来自陇北一带,文化素养一般。但韩复榘学习过四书五经,书写水平出众。很快,他就成为军中的文书管理员,负责记打公文通告之类的工作。

辛亥革命爆发后,冯玉祥决定脱离袁世凯的统治,加入革命行动。韩复榘作为冯玉祥的部下,也参与了这场革命。在推翻袁世凯、驱逐军阀张勋的战斗中,韩复榘凭借作为文职工作深入各区负责联络联系,为冯玉祥部队提供了很大支持。

战后,冯玉祥看中了韩复榘在文职工作中的聪明才智,逐步提拔他担任各级军官职务,如旅长、师长等。随着年历年的积累,韩复榘在西北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至1926年,此时的韩复榘已经成为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权力与日俱增。

20世纪20年代中期,蒋介石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逐步壮大自己在国民政府中的势力。而西北军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实力最强大的地方军阀势力,引起蒋介石忌恨。

于是蒋介石设计拉拢离间西北军内部分裂。其中一项重要计划就是拉拢西北军一些高级将领,进而削弱西北军力量。蒋介石通过自己的亲信,多次以高官厚禄拉拢韩复榘。

就在蒋冯之间出现第一次武装冲突时,韩复榘选择趁机投奔蒋介石一方参战。战争结束后,蒋介石高兴地以山东省主席的要职相赠韩复榘,使其获得自治权力。从此韩复榘从隶属西北军变成蒋介石麾下的势力。

而且如此重任对韩复榘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机会与资源,可以让他一展雄图。韩复榘遂放弃与冯玉祥的旧交,打从此刻与蒋介石是深重的盟友关系。

独断专制

当韩复榘成为山东省主席后,省内的一切政事权力都纳入他掌控之中。多年来,韩复榘一手独裁地统治着这个省份。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在山东任意兴修县厅、市政堂、学校和公路等项目,大肆揽权图利。政令违背法律,横征暴敛谋求个人私利。山东民不聊生,人人愤懑他的专权独断。

与此同时,韩复榘私下同日本建立起来往,频频从日军手中敛财。他故意利用自己的力量与日本的关系,要挟蒋介石不断提出政治要求。

1937年,日军全面入侵中国,蚕食中国各地。这时,身处山东的韩复榘面临了重大决定。

山东地处华北,是日军南下的要道。只要攻下山东,日军就可以直接威胁北平、津沽之间的政权中心。因此,山东的选择对全国抗战形势影响很大。

可此时韩复榘却显得有些犹疑不定。一方面,蒋介石和冯玉祥致信要求他率兵抗日,为民族做贡献。但另一方面,日军已经渗透山东边境,兵力日增。

韩复榘担心力不从心,孤军奋战难以成功。就在这时,日军又以重兵备战的姿态,向韩复榘施加更大压力。日方要求他不抵抗日军的行动,保持山东的中立。

韩复榘为求自身安全,私下与日本达成协定,同意不进行抵抗。

因为韩复榘在山东对日军的进犯并没有做出什么抵抗,日军得以长驱直下!很快,济南、青岛等山东主要城市相继失陷。

到年底,整个山东已经被日军完全占领。韩复榘一举出卖山东,使整个华北形势为日军所控制。作为民国高级将领和省长,他的所作所为令国人深感失望和不齿,韩复榘也因此被迫下台!

失去地位后,韩复榘心生不满,他认为应该由自己来主导国家大政。于是他想与其他地方军阀联手,一起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韩复榘首先向四川军头目刘湘请求合作。他深知刘湘也不满蒋介石长期占据实权,便向其说明反蒋意图。但刘湘并未果断回应,态度暧昧不明。

就在此时,国民政府得到韩复榘行为的消息后,蒋介石便直接下令将其以“密谋反蒋”的罪名逮捕起诉。

直到这时,韩复榘才察觉到自己的计划已经暴露了。

1938年1月,韩复榘以“密谋反蒋”的罪名在河南开庭受审。

韩复榘带着几分侥幸心理来到法庭。但看到满堂武装警卫,他已觉不妙。何应钦主审的严肃神情,更令他预感不测。

庭审进行得很顺利,韩复榘也说清了自己联络刘湘纯属谋求庇护,没有真正密谋推翻政府。但法庭显然已准备定他的罪。

审判结束后,一名警卫来传讯韩复榘是蒋介石预先安排好的暗杀。蒋介石以秘密法庭的方式,直接铲除这个政敌,断绝后患。

妻儿下场如何?

韩复榘作为一个军阀,感情自然也很丰富。他早年14岁就娶了原配高艺珍为妻。那时韩氏家境贫寒,嫡妻高氏出身望族,为韩家增添光彩。两人感情深厚,生有长子韩嗣燮等子女。

后来,韩复榘地位日益提高,再续娶纪氏和李氏两位夫人。纪氏出身艺行,修养很高,善解人意,为韩家管理内务。李氏则更具风情与艳丽,姿色绝美。两人各自为韩氏家中添收妾室,共同生育下子女。

韩复榘与他的三位夫人,生育了五个儿女。长子韩嗣燮出生于高艺珍,后来患疾逝世。次子韩嗣烺,又名韩子华,出生于纪氏,后成就最大。韩嗣辉与韩嗣煌出于李氏,韩嗣虑由汉口乡野收养。

在当时封建社会,这种联姻三妻并存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即便风光无限,韩复榘日后沦为民国政敌后,其家人也依然饱受牵连,生活陷入困顿。

韩复榘滥用职权,出卖山东利益,终致败于政敌致死。高艺珍作为知情妻子,也同归于逆境。身为寡妇,养育五个子女的责任全仍在她一人肩上。

那时,韩氏身为大院之主的污名,牵连到整个家族。高艺珍不得不带着孩子们,从山东逃往西安,躲避舆论谴责。但生活地处陌路,生计日渐险恶。

后来,她又辗转武汉、沧州等地,寻觅营生机会。在地方上,由于韩氏门面过大,也难逃人们排挤。生活失意,孩子们也逐渐离心。其中三子韩嗣辉更早偶患重病去世。

内战洗涤了各地,高艺珍带着幸存的孩子,再次辗转上海。靠着当时华东地区较为开放的环境,才得以定居。她靠缝纫、织布等微薄家业,供孩子们读书成才。

这些年,高艺珍一人扛起家庭重担,历尽艰辛。即便再无韩姓光环,也依然用母爱扶持著韩氏后人渡过难关。

时值国共内战,新政权正在推广。那时,山西军区的聂荣臻元帅号召知识青年参军打仗,为新中国献身。

韩子华此时就读于华北大学。他虽出身军阀家族,但内心仍涌现杂念,不确定是否报名参军。

他的老师察觉了他的迟疑,便引导他反思:“正因为你是军阀后代,有责任为人民报仇雪恨,打败酋长,为祖国复仇。”

韩子华深感老师指出的道理在理。于是下定决心,报名参加山西军区。他随部队参加了平定山西和宁夏的战斗

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朝方陷入困境。这时,中国按照国际友好助朋友原则,决定出兵朝鲜半岛。

韩子华深知国家正需要每一名合格士兵,于是毅然加入了抗美援朝部队。他依靠在解放战争中的经历,在指挥过程中极尽全力,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最终他获得三等功的光荣称号。

战争结束后,韩子华奉调到兰州担任电力技工学校教师。他希望通过教学,将自己的实战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为国家培养更多技术骨干。

随后,由于前任校长离任,韩子华以优异的工作表现出任该校校长一职。在他领导下,该校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正所谓衣钵呈送,韩子华用实际行动弥补家族过错,在教育事业中也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皇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国母,皇后的身份和意义不言而喻。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贤德淑良的皇后,如...
原创 李...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他最初敢于为民请命,有学问又很正直,还与康熙皇帝...
原创 吕... 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暴亡,死因一直是个谜。 民间传闻,他其实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给割去...
原创 李...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
原创 回... 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皇位的由他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承。 鉴于当时载淳年幼,生...
原创 顺... 历史的误区在于,我们常常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 现代人23岁大多还没结婚...
原创 胡... 胡宗宪靠山倒台后,向嘉靖皇帝献上白鹿,摆脱危机 胡宗宪既是抗倭功臣,又是奸相严嵩的间接党羽。胡宗宪的...
原创 大...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浙江杭州两任知府——马宁远和高翰文,似乎干的都比较失败。前者被利用炸...
原创 明... 前言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获,成为了继北宋末年徽钦二圣被俘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被敌人俘获的...
原创 明... 在明朝的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争不断。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两个名字尤为显眼——李自成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