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国钰:北京市委原书记,76年提前得知绝密计划守在电话旁一天
创始人
2025-07-04 16:02:43
0

1976年10月6日,丁国钰一直守在电话机旁边,等待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话。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一天党中央正在执行一个极其重大且绝密的任务,那就是抓捕“四人帮”骨干成员。

在此之前,丁国钰早已提前得到了上级的指示,才会在这一天严阵以待,好在抓捕计划进行顺利,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时丁国钰是北京市委书记,他之前曾是我军的高级将领,建国后又转战到了外交部,一生功勋卓著。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来了解下丁国钰先辈的一生。

丁国钰出生于1916年,家乡在安徽金寨县的一个小镇,在他十三岁的时候,红军来到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眼看着家中许多至亲都参加了红军,丁国钰也不甘示弱,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31年,他被调到了皖西北特委,参与了第四次反围剿。十七岁的时候,他正式入党,之后跟随红25军进行了长征,期间他几经生死,幸好都扛了过去。

1937年,丁国钰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随后他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就成为了团级干部。丁国钰加入革命的时间很早,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组织上也多次对他委以重任。更难得的是,他曾多次到主席面前汇报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专注让主席十分欣赏,还多次夸奖了他的工作能力。

解放时期,丁国钰的职务发生调动,他来到东北野战军担任师政委等重要职务,参加了不少重大战役,是全国解放的功臣之一。建国之后他也没有闲着,主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始终在战斗的一线,多次立下大功。

1952年,朝鲜战争基本结束,随后便是中美和谈,丁国钰便是我国代表团的一员,李克农对他十分信任,很多谈判事务都会交给他负责。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场谈判持续了两年多,每次对方都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而中方代表团始终据理力争,没有让对方的阴谋得逞。

尤其是丁国钰,他是战争的亲历者,对这场战争的过程十分了解,在面对战俘问题时他坚决不退让,迫使美国不得不妥协。谈判结束之后,丁国钰回到了国内,本以为他会继续在部队效力,但由于之前的谈判经历,让周总理看中了他的外交能力,于是钦点他进入外交部工作。

多年来,丁国钰一直在部队奋战,突然的离开让他十分不舍,但他并不抗拒去外交部,毕竟国家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只要能为国做贡献,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一样。在外交部期间,丁国钰先后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担任外交大使,帮助新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和其他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央的一致好评。

动荡时期,丁国钰已经是北京市委书记,当时的北京危机重重,尤其是主席临终的那段时间,可谓是风雨飘摇,很可能会有突发事件发生。对此丁国钰十分紧张,一直在严阵以待,直到收到了华国锋同志传递给他的消息,知道党中央要立马对四人帮进行抓捕,他才有了盼头。

而就在抓捕当天,丁国钰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是在电话机旁边守了一整天,生怕这次行动会有意外。幸好此次抓捕行动十分顺利,四人帮几位骨干成员都被一一逮捕,安稳的结束了这段混乱时期。之后丁国钰还担任过北京市政协主席,到了八十年代他又回到了外交部工作,相继来到挪威、埃及等国进行外交活动,为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再立新功。

1994年,78岁的丁老正式离休,2015年,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到成为骁勇善战的革命将领,后又成为舌战群儒的外交官,他为国家事业倾尽了心血,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革命先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普通读书人跻身官场的最佳途径。 唐宋很多文人都参加过科...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华夏自西晋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还创造了维持23年的太平盛世-开皇之治,...
原创 倘... 前言 隋朝末年,天下已是乱象丛生,各地农民起义军林立,窦建德就是在那个时代崛起的。他重义气,爱民如子...
原创 宇...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不仅好战还大兴工事,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百姓和士族的愤怒,最终农民被迫...
原创 妄... 大家一看题目都知道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清朝的小说怎么可能有尴尬癌呢?然而作为小说中的隋唐第九好汉,花...
原创 三... 三英战吕布时,整个天下有几人可以挡住吕布80回合?关羽和张飞落榜 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一共18路...
原创 历... 说起古代的皇帝,一般人想到的便是他们龙袍在身,坐拥天下、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之间 虽然君王最要紧的...
刘邦称帝后为了不让父亲给他下跪...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道一直是最为人们所推崇的美德之一。然而,世人对于"孝"有着不同的理...
原创 赵... 说起赵括,就必然会与“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当年的长平之战中,赵括葬送了赵国40多万大军,不仅...
原创 1... 前言: 1983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进京开会。 会议结束后听闻黄克诚生病住院,于是便赶忙赶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