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末天下大乱,宇文化及为何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杀死隋炀帝呢
创始人
2025-07-05 00:02:19
0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华夏自西晋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还创造了维持23年的太平盛世-开皇之治,建立了一个强大且统一的大隋朝,结果被隋炀帝杨广用了十余年时间弄得国破家亡,人口从890万户锐减到两200万户。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葩的皇帝之一,他在位14年,年年出巡、大建离宫、营建东都、修缮长城、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为神奇的是,农民起义四处爆发,隋炀帝居然视而不见,仍然发动针对高句丽的战争。

隋末的农民起义有点像秦末农民起义,整个天下四处起义,皇帝不闻不管,隋炀帝还有闲心东巡江都,然后被困在江都,每天醉生梦死,还想着迁都南京,结果被宇文化及所杀,那么问题来了,宇文化及为何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杀死隋炀帝呢?

隋末割据图

1、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曹操曾在东汉末年说过一句话,他说:天下如果不是因为有我曹操,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多少人称帝!

曹操作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打着朝廷与皇帝的名义四处征战,自然没人敢称王称帝,如果有,也会被曹操所消灭的,比如袁术、宋建等人。

但是隋末天下与东汉末年完全不同,东汉末年没什么人敢称帝,一个原因是有曹操这样强大的权臣在,隋末也没有曹操这样的权臣打着隋朝的旗号而征战。

另一个原因就是隋末天下称王称帝的人太多了,简直多如牛毛:

公元616年,江西人林士弘、操师乞起兵反隋,两人率军攻陷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在鄱阳湖大败隋军,拥众十余万,林士弘自称南越王,据守虔州(今江西赣州),不久称帝,定都豫章,年号“太平”。

隋末农民起义地图

公元617年正月,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

公元617年,隋朝夏州豪强鹰扬府郎将梁师都勾结突厥,攻取夏州、雕阴、弘化、延安等地,梁师都擅自称帝,建国号梁,建元“永隆”。

公元617年,隋朝岳州校尉董景珍、旅帅郑文秀、沔州人张绣起兵反隋,共同拥立西梁皇族后裔萧铣为首领,萧铣自称梁公、梁王,次年称帝,年号“凤鸣”,定都江陵(今湖北荆州),拥兵40万,汉水以南,三峡以东,尽归萧铣所有。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随后不久,李渊率军攻入长安,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年号为“义宁”,李渊被封为大丞相,进封唐王。

公元617年,马邑校尉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刘武周依附于突厥,攻取隋朝的雁门郡、楼烦郡、定襄郡,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

隋末称王称帝的太多了

公元617年,王世充在洛阳拥立隋炀帝孙子越王杨侗为帝,改年号“皇泰”,此时的隋炀帝仍然还活着。

这些称王称帝的行为都是在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发生的,这说明已经没人把隋炀帝当回事了,隋朝的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名存实亡了,由于天下的帝王这么多,谁会在乎隋炀帝这个皇帝呢?挟制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

2、隋炀帝早就不是政治正确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髓是打着皇帝的旗号来打压其他诸侯,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曹操在东汉末年能够挟制天子以令诸侯,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汉末气数未尽,还有部分人心思汉,而汉献帝作为天下唯一的合法皇帝,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到了隋炀帝这里,他代表的已经不是政治正确,而是政治错误了,整个天下如此之多的反隋起义军就说明了问题,隋炀帝大修宫殿、修运河、修长城,、三征高句丽,繁重的徭役与赋税加在百姓身上,已经激起了天下的民变,百姓都希望推翻隋炀帝这个腐朽的政权。

隋炀帝失去民心

隋炀帝已经成为天下恶的一面,谁敢打他的旗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3、隋炀帝早就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了。

隋炀帝虽然是皇帝,但在天下农民起义之际,他躲在江都,借酒消愁,仿佛想逃避自己的责任,李渊推杨侑为帝,王世充推杨侗为帝,没有人把隋炀帝杨广放在心上,隋炀帝也根本不能控制任何人,就连东都洛阳都不能控制,更不用说其他诸侯了。

隋炀帝连自己手下的禁卫军都不能控制了,江都哗变就是隋炀帝手下的骁果军政变,隋炀帝想迁都长江以南的南京,但他手下将士都是关中人,思乡心切,不愿意留在江南,想杀回家乡,看到隋炀帝又如此消沉,于是发动了政变。

隋炀帝被杀

4、宇文化及为了方便控制。

宇文化及本来不是江都政变的主谋,只是被推举出来作了首领,他对骁果军的控制也并不强,江都政变的主要原因就是隋炀帝想迁都到南京,他手下的将士是关中人,不愿意待在南方,于是骁果军开始哗变。

政变最初的主谋是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裴虔通、元礼等人,这些人都是隋炀帝的宠臣及亲信,宇文智及利用禁卫军士卒思乡心切以及对隋炀帝不满的情绪,挑动禁军将士杀隋炀帝,并推举其兄宇文化及为首领,当时宇文化及是丞相,没有他的参与,政变很难成功。

宇文化及最初是不敢参与的,一是他能力不够,又胆小怕事;二是这事突然发生,宇文化及都没有心理准备,最终经过劝说,宇文化及同意了,叛军抓住隋炀帝之后,直接就杀了隋炀帝及宗亲、外戚等人,不存在挟制这些人的行为。

隋炀帝与宇文化及

因为隋炀帝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整个天下已经分崩离析了,称王称帝的少说有十来人,隋炀帝又不能控制任何诸侯,连东都洛阳都另立新君了,隋炀帝留着也没有用,还不方便控制,如果另立新君为帝,显然更加方便控制。

宇文化及另立新君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称帝铺路的,整个天下已经一片混乱,但凡有点实力的诸侯都在称王称帝,宇文化及当然也想,杀掉隋炀帝另立新君,除了更方便控制皇帝,也更方便将来自己称帝,所以宇文化及要杀隋炀帝了,这是江都政变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谋略。#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民国飞行员》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女飞...
原创 火... 火烧圆明园之后,十二铜首身在何处?结果让人惭愧 文/戏说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八国联军侵...
原创 朱... “启奏皇上,王保保没有被抓住,他的妹妹被俘了。” “是吗?把她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朱元璋一听,神经...
原创 朱... 《明史成祖一》: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
原创 朱...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显然是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尽管该朝代有着丰富的矛盾色彩,但它却以...
原创 朱... 引言 古代皇室的权力斗争、辉煌与沦落,总是让人啧啧称奇。数百位皇帝曾统治这片土地,但真正能留下深刻印...
原创 一... 在明史上,有三个机构令人闻风丧胆,不少耿直忠臣都饱受其折磨,甚至惨死其中,这些机构便是锦衣卫、东厂和...
原创 胡... 朱元璋向来对臣子冷血狠心,朝中无论是位极人臣者,还是一般的功臣,只要是不合他的心意,威胁到了他,都逃...
原创 朱... 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两人——四子朱棣和长子朱标。 朱棣后来继位,就是明成祖,而朱标则...
原创 改... 明朝到了中后期,不仅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的威胁,同时内部还有这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不少忠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