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妄言隋唐(十五)名不副实的隋唐第九好汉魏文通死于尴尬癌
创始人
2025-07-05 00:02:14
0

大家一看题目都知道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清朝的小说怎么可能有尴尬癌呢?然而作为小说中的隋唐第九好汉,花刀帅魏文通的死却显得那么突兀,让很多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本来是名闻遐迩的英雄好汉,武艺卓绝,十几刀就能打败秦琼,可是却莫名其妙的死于围剿瓦岗寨的战役中。最奇葩的是,这场战役还没开始就因主将之死而结束了,这让准备看场好戏的读者情何以堪?史实上出场时间极短,而且只有正面两三个场景的魏文通从始至终都是尴尬癌的患者,有时候觉得这个角色就是多余的,还不如金堤关华公义和瓦岗寨马三保呢!

花刀帅魏文通是小说中的隋朝潼关总兵,隋唐好汉中排名第九,从这点来看也是超级战将。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秦琼逃离关中的过程中,以旗牌官尚义盗取的杨林令箭骗开潼关大门的事情。这件事情对于魏文通来说是奇耻大辱,差点让他被杨林砍了脑袋,于是他亲自出马追杀秦琼。在追杀秦琼过程中,魏文通与秦琼大战九场,几乎把秦琼逼入了死地。最后石龙桥下靠着王伯当神箭的增援,秦琼才逃过此劫。这一段情节很多人认为是以九战魏文通来证明秦琼的武勇,我却认为被人杀得上天入地无路可逃,何以谈勇?

虽然追杀秦琼的事情无功而返,可魏文通毕竟尽到了责任,而秦琼又是重要角色之一,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魏文通的第二段情节,攻打瓦岗寨开始后,剧情设计就完全莫名其妙了。攻打瓦岗寨中杨林的撤离本身就显得很突兀,小说中写是海外刘留王起兵,杨林需要回守登州。这个理由非常牵强,但还能解释。在唐璧已经造反自立为济南王的情况下,杨林再回登州不是腹背受敌么?看得出来,小说读者军事地理知识极度贫乏啊。杨林上本,推荐魏文通征讨瓦岗寨,这本身上是可以的。然而,接下来的一场仗却成了小说中最大的笑话。

魏文通带兵征讨瓦岗寨这一役,一开始就是徐茂公学者诸葛亮秀智商,结果角色出戏了,笑崩。如果是在正经的舞台上表现,铁定砸锅啊。紧接着徐茂公又派秦琼和王伯当出门去找什么龙凤鼓和景阳钟,强行制造偶发事件。这都要打起来了,还顾得上这种,这逻辑思维也是没谁了。结果秦琼和王伯当完成任务回来后正好撞见扎营的魏文通,于是强行开打。秦琼对上魏文通十几个回合就败了,王伯当暗中一箭射中魏文通咽喉,魏文通落马而死。主将被突然击杀,徐茂公安排的劝降小队出马了,十万隋军也就集体投降瓦岗寨。

实际上魏文通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非常尴尬,完全是不上不下的存在。作为隋唐第九好汉,潼关总兵,战斗力强悍的超级战将,自然不是小喽啰一般的角色。然而从这个角色登场开始,到他被王伯当射死二只,他都尴尬得只能干些小喽啰才能干的事情。我们具体抛开人设,把他的相关剧情拉出来分析,你就会发现他连个可靠的跟班都没有。麻叔谋那种衰神还有十二个贴身将领,司马超这种莽汉也有两个主要部下。而作为超级战将的魏文通,从头到尾都只能唱唱独角戏,正是太可怜了。

在潼关杨林认为魏文通放走了秦琼是大罪,要砍了魏文通。先不说作为一方藩王的杨林有没有资格直接砍一方总兵,就是他说话的逻辑都是混乱的。这件事情如果有人要被处罚,也只能是杨林自己。杨林自己识人不明,先对秦琼看走眼,后来对尚义没警惕,被对方盗走令箭,这完全是他的错。而事情发生之后,魏文通在数百里外的潼关,哪里知道京城的事情,怎么可能对秦琼有所防备。而且杨林也没有提前通知魏文通,这事怎么能怪到别人魏文通头上呢?最奇葩的是,魏文通尴尬的领了罪名,再单枪匹马的追杀秦琼,说好的十万大军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民国飞行员》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女飞...
原创 火... 火烧圆明园之后,十二铜首身在何处?结果让人惭愧 文/戏说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八国联军侵...
原创 朱... “启奏皇上,王保保没有被抓住,他的妹妹被俘了。” “是吗?把她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朱元璋一听,神经...
原创 朱... 《明史成祖一》: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
原创 朱...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显然是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尽管该朝代有着丰富的矛盾色彩,但它却以...
原创 朱... 引言 古代皇室的权力斗争、辉煌与沦落,总是让人啧啧称奇。数百位皇帝曾统治这片土地,但真正能留下深刻印...
原创 一... 在明史上,有三个机构令人闻风丧胆,不少耿直忠臣都饱受其折磨,甚至惨死其中,这些机构便是锦衣卫、东厂和...
原创 胡... 朱元璋向来对臣子冷血狠心,朝中无论是位极人臣者,还是一般的功臣,只要是不合他的心意,威胁到了他,都逃...
原创 朱... 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两人——四子朱棣和长子朱标。 朱棣后来继位,就是明成祖,而朱标则...
原创 改... 明朝到了中后期,不仅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的威胁,同时内部还有这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不少忠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