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扑灭徐、石易如反掌,他为何不阻止?
创始人
2025-07-04 16:02:33
0

景泰八年,大明发生了一起毫无意义的政变,本该幽禁在南宫继续当太上皇的朱祁镇,在将领徐有贞、石亨以及宦官曹吉祥的策划下,通过“夺门之变”复辟。

说这起政变无意义是因为,景泰帝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而他身后又无子,皇位最终还是会回到朱祁镇手中,也就是说,朱祁镇冒着巨大风险,却只是将本就是他的皇位提前拿回而已。

那么夺门之变最大的获利者是谁呢?当然是石亨、徐有贞以及曹吉祥等“从龙”功臣,它们依靠夺门之变的功劳,成为权倾朝野的顶级权贵。

而对大明有再造之功的英雄于谦却含冤而死,于谦之死,“天下冤之”,这也让曾经在瓦剌“留学”的明英宗朱祁镇彻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于谦手握重兵,扑灭徐、石阴谋易如反掌,他为何不阻止呢?

大明“战神”朱祁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聊聊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正值年轻气盛的年纪,年轻又骤得高位,他渴望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恰逢瓦剌部进犯大明边疆,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

其实对于明初皇帝来说,御驾亲征更像是一个传统,除了仁宗因为身胖体弱,在位时间短之外,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都曾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朱祁镇此次也想效仿父辈,立下不世功勋。

还有一个问题,瓦剌为何要进犯大明呢?原来在年初,瓦剌首领也先派遣两千人使团带着贡马前往大明为儿求亲,为了骗取赏赐,瓦剌虚报使团人数为三千人,王振发现后坚持按照实际人数发放赏赐,这激怒了也先,他发兵四路进犯大明。

在朱祁镇看来,小小瓦剌不足为惧,反而是刷声望的好工具,于是朱祁镇与王振一拍即合,不顾朝廷百官的劝阻,点齐二十万大军就要出征。

可这一次,由于大军准备时间不足,后勤供应困难,再加上朱祁镇和王振的胡乱指挥,导致明军在河北土木堡一带遭遇瓦剌骑兵伏击,结果明军惨败,死伤无数。

王振死于乱军当中,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等一众随驾出征的武将中坚命丧沙场,至于明英宗朱祁镇,在见到突围无望之后,直接下马盘坐在地上等待被俘,北宋末年徽宗、钦宗被俘之殇竟然在大明朝再次上演。

景泰八年(1457年),距土木堡之败发生已经过去八年,而朱祁镇从瓦剌“留学”归来也已经过去了七年,在这七年中,朱祁镇的日子并不好过。

好不容易回到大明,弟弟朱祁钰已经成为皇帝,而他本人却只能顶着一个太上皇的称号被幽禁在南宫。朱祁钰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朱祁镇有一点却令他艳羡,那就是被幽禁在南宫,朱祁镇仍能造出一堆孩子。

于谦非死不可的理由

早在景泰四年,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就病死了,而且朱祁钰的生育能力远远比不上哥哥朱祁镇,在此后数年,不管朱祁钰多么努力,他后宫中始终没有传出喜讯。

自从朱见济病死后,朝中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早定国本,朱祁钰气得肺都快要炸了,明知道他唯一的儿子没了,现在一时半会也生不出儿子,这群大臣还逼他立太子,明显是想逼他将皇位“还”给朱祁镇。

到了景泰八年,朱祁钰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朝堂中暗流汹涌,石亨、徐有贞以及曹吉祥等人趁机拥戴朱祁镇复辟,之后,朱祁镇也开始对景泰帝提拔重用的大臣们展开清洗,于谦也在其中。

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诬陷下,于谦被定谋反罪,判处死刑。起初,朱祁镇对是否处死于谦一事有疑虑,因为于谦再造大明的功绩不容抹杀,杀了于谦会损害自己威望,但徐有贞却进言说,如果不杀于谦,朱祁镇复辟名不正言不顺。

最终,于谦死在了朱祁镇中,史称“天下冤之”。

那么朱祁镇为何一定要杀于谦呢?首先,正如徐有贞所说,为了师出有名。“夺门之变”发生时,合法皇帝朱祁钰毕竟还活着,而朱祁镇是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如何定性这次政变会影响到朱祁镇皇位的正统性。

其次,朱祁镇对于谦也有私恨。于谦主张拥立朱祁钰为帝抵抗瓦剌到底,此举明显是放弃了身在瓦剌营中的朱祁镇,朱祁镇肯投降瓦剌就证明他是惜命的人,当听到于谦放弃他的时候,心中怎么可能不怨恨于谦。

于谦为何不阻止夺门之变

于谦在主张从瓦剌接回朱祁镇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意识到朱祁镇可能对他不满吗?于谦当然知道,但以他的性格和自小受到的“忠君”教育而言,朱祁镇是先帝嫡子,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他必须支持朱祁镇回归。

问题是,在时隔七年之久后,于谦是朝中威望无人能比的功臣,同时也是手握兵权的重臣,他明知朱祁镇复辟对自己不利,为何还要眼睁睁看着这一场政变发生呢?

笔者猜测,原因有两点:

首先,朱祁钰无后。在皇权社会,皇帝无后不仅仅是“孝”的问题,更是关乎国运的大事,皇帝若是无后,皇位都坐不稳,连雄君如汉武帝即位之初也为无后一事头疼不已。

朱祁钰无后,他一旦驾崩,谁来继承皇位?到时候外藩争位又免不了一番腥风血雨的斗争,而大明不久前险些遭遇灭国之祸,实在经不起折腾了,让太上皇朱祁镇复位是最优解。

有人说了,于谦主张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一旦朱祁钰发生不测,就让朱见深继位,这与于谦阻不阻止夺门之变没有关系。但不要忘了,朱见深当时才11岁,即便让他继位,更合适的方式也是请朱祁镇代为治国,这与朱祁镇复辟没有区别。

其次,于谦来不及应对。有一种说法认为,于谦在政变发生之前就获得了情报,只不过于谦在深思熟虑后选择袖手旁观,如此才让朱祁镇复辟成功。

这个说法其实存在很大的漏洞,夺门之变发生当天,于谦还在与礼部尚书胡濙商议上书请求朱祁钰册立朱见深为太子,由于到晚上才拟定好奏折,众人决定第二天递交奏折。

没想到当夜政变便发生了,石亨等人从深夜救出朱祁镇到扶立其坐上皇位不过短短几个时辰而已,等于谦回过神来,朱祁镇复辟已成既定事实,所以不是于谦不想行动,只是来不及有所行动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皇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国母,皇后的身份和意义不言而喻。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贤德淑良的皇后,如...
原创 李...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他最初敢于为民请命,有学问又很正直,还与康熙皇帝...
原创 吕... 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暴亡,死因一直是个谜。 民间传闻,他其实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给割去...
原创 李...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
原创 回... 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皇位的由他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承。 鉴于当时载淳年幼,生...
原创 顺... 历史的误区在于,我们常常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 现代人23岁大多还没结婚...
原创 胡... 胡宗宪靠山倒台后,向嘉靖皇帝献上白鹿,摆脱危机 胡宗宪既是抗倭功臣,又是奸相严嵩的间接党羽。胡宗宪的...
原创 大...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浙江杭州两任知府——马宁远和高翰文,似乎干的都比较失败。前者被利用炸...
原创 明... 前言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获,成为了继北宋末年徽钦二圣被俘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被敌人俘获的...
原创 明... 在明朝的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争不断。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两个名字尤为显眼——李自成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