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的时候,郁达夫为她辗转很多地方去见面,为她写诗,将她奉为自己的女神。其中一首更是被人传诵多时:“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最后郁达夫终于赢得了美人的芳心。两个顺利走到了一个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代表人物。
两个人在一起之后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在所有的人都都会以为两个人会幸福的生活下去的时候,因为性格,年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两个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郁达夫在一次争吵中又发现了王映霞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写给王映霞的情书。夫妻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深。王映霞甚至离家出走来抗衡自己的婚姻。郁达夫在新加坡的报纸《毁家诗纪》详细描述了两个人的热恋情事。因为看到自己的隐私被暴露到了大众的谈笑之中,王映霞最后也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予以回应。两个相爱的人最后只能是“协议离婚”分道扬镳。因为在感情中变得越来越脆弱,王映霞不得已离开了那个让他伤心的地方——新加坡。
在离开的前一天,王映霞陪着儿子看了一场电影,告诉儿子郁飞自己要离开的事实。得知王映霞要回国的时候,郁达夫为她做了一首《南天酒楼饯别映霞两首》饯别,其中一首云:“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忍抛白首盟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差似习家池;山公大醉高阳夜,可是伤春为柳枝?”虽然之后,王映霞并不承认这首诗是郁达夫所作。
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开始越来越思念她。王映霞从新加坡回到内地香港之后朋友分别在香港《星岛日报》、重庆《中央日报》和浙江《东南日报》代登《王映霞离婚启事》:“郁达夫年来思想行动,浪漫腐化,不堪同居,业已在星州五条件协议离婚,脱离夫妻关系。儿子三人,统归郁君教养,此后生活行动,各不相涉,除各执有协议离婚书外,特此奉告海内外诸朋友,恕不一一。王映霞启。”
回到重庆之后,王映霞到外交部担任文书科科员。在1942年,由国民党外交元正廷做媒,王映霞再次身披嫁衣嫁给了他的得意门生钟贤道。因为两个人都有着不错的交际和地位,据说这场婚礼当时轰动了山城。两个人婚后生活非常的甜蜜,王映霞非常的节俭,钟贤道只要出去就会给她带一些小礼品。1980年,钟道贤在上海去世,王映霞给自己的一生非常中肯的评价:‘’如果没有郁达夫,我的一生都会籍籍无名。如果没有钟道贤,我后半生就漂泊无疑。
1986年,王映霞出版了《达夫书简--致王映霞》,还编撰了《王映霞自传》《我与陆小曼》《我与鲁迅和许广平》《我与郁达夫》《我与丁玲》《岁月留痕》等回忆性文字,在大陆、港澳等地结集出版或在台湾《传记文学》发表。在和郁达夫的感情中,王映霞觉得自己太过于计较,于是两个人在每一件事情都是针锋相对。于是让自己在感情中十分受伤,索性自己遇到了钟道贤。他给了自己全部的温暖。第一段婚姻反目成仇,第二段婚姻相濡以沫,这便是王映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