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留学美国幼童,虽然计划有变,仍然产生了这样一批近代名人!
创始人
2025-07-04 10:32:09
0

清末海军将领刘步蟾留学英国时曾说: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当时的清政府为了实现民族自救,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自强求富,于是派遣学生去西方国家求学。

除了刘步蟾这批前往英国的留学生,清政府还选派了120名10到16岁的幼童前往美国留学。这些幼童原计划留学15年,但是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学习了九年便提前返回中国。

看上去这次集体留洋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些幼童中,的确出现了很多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学习刻苦,在美国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在校期间,詹天佑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了奖学金。

回国后,詹天佑在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并考取一等第一名,毕业后前往广东博学馆任教。后来在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下,他到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开始投身中国铁路事业。

之前中国的铁路一直由外国工程师帮助修建,但是遇到了诸多设计上的难题,难倒了很多外国工程师,中国人只有硬着头皮干。

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中国完成了滦河大桥、京津铁路、京张铁路等重大工程,对中国铁路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詹天佑修铁路的原则是“花费少、质量好、完工快”,可以说将工程做到极致。

矿冶工程师吴仰曾

吴仰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回国后进入开平矿务局工作,1886年,他再次出国继续攻读矿冶专业,毕业于伦敦皇家矿冶学院,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办理矿务。

回国后的吴仰曾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一名矿冶工程师,一直到处勘察矿区,先后在热河、南京附近的矿区工作,并硬气的拒绝俄国夺取我国煤矿,捍卫国家的权益。

吴仰曾一生从事矿冶工作,退休后仍然不愿赋闲在家,在天津和武汉创办实业。

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

唐绍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回国后受到了袁世凯的器重,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并被派往朝鲜从事税务工作,是袁世凯的书记官和得力助手,后来升任为清政府驻朝鲜总领事。

唐绍仪注重国家主权,坚持民族立场,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抑制了日本在东北侵略扩张的野心,避免了很多损失。

留学期间,他受到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他后来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积极参与护法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唐绍仪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和财政部长。

公派留学运动虽然整体以失败告终,这些留美幼童只在国外学习了九年,但是他们十分珍惜出国学习的机会,继续刻苦学习之途,回国后报效祖国,做出了诸多贡献,把自己的名字牢牢地刻印在中国近代史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