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和珅说了两点缘由,嘉庆无言以对
创始人
2025-07-04 08:32:13
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时因贵族制度影响,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但因贪腐而遗臭万年的官员们还是少数,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和珅,便是其中之一。

和珅不仅贪钱还贪权,身居高位的他,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了不少钱财。他的权力之大甚至影响了新皇登基。

因而嘉庆皇帝登基后不久就将和珅查办入狱,在和珅家中搜刮出几亿两白银后,嘉庆曾问和珅,贪了这么多钱能否花的完?

和珅大言不惭地说了两点缘由,竟也让新登基的年轻帝皇无法反驳他的话。

其实和珅早年刚入宫为官时,也曾一腔抱负想要振兴王朝,但在官场的争权夺利和钱权的巨大诱惑面前,他还是丢了年轻时的初心,踏入了贪污腐败的不归路。

和珅幼年时,母亲、父亲先后去世,若不是家中老仆和父亲妾室的鼎力保护,他和幼第-和琳早被赶出家门,不知生死了。

不过即便幼年时期生活清苦,和珅依旧饱读诗书,并且能熟练转换多国外语,因他聪明机智深得教书先生喜爱。

虽然参加科考时,并未成功考取功名,但也因机缘巧合进了宫中做侍卫,更是在宫中遇见了他一生的‘’贵人‘’-乾隆皇帝。

在乾隆的提拔下,和珅很快高升,时任户部右侍郎,掌管朝中官员的人员调动。

和珅坐在这个官位上,自然不少想要做高官的有心之人会对他行贿,以求走捷径谋取一份‘好差事’。

彼时的和珅还没有完全被钱财蒙蔽双眼,他虽未收取贿赂,但也愿意给人个机会,他便与上级推举了行贿之人。

天有不测风云,行贿之人刚坐上官位,家中老母便突然去世,可这人不想请长假回家为母亲守孝,他怕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会因长假被撤职,于是便隐瞒了此事。

可当时朝中不少官员,不满和珅年纪轻轻便高升地如此顺利,都在暗中寻找机会,将和珅‘拉下马’。

户部尚书和当时的权臣得知此事,立马联合起来向乾隆弹劾和珅。

令他们意外的事出现了,和珅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奏明乾隆,行贿之人不回乡守孝,让此等不忠不孝之人进入朝中,是他和珅的失察之责。

因而在乾隆收到尚书弹劾和珅的奏折时,心中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便认为和珅只是被蒙骗了,并未苛责于他,只查办了行贿之人。

但和珅也因此事得罪了朝中权臣,让本就被视为‘眼中钉’的自己在官场又多了一大政敌。

不过和珅备受乾隆的信任和喜爱,即便出了受贿之事,乾隆依旧让他去查办李侍尧的贪污案,也正是此案让和珅知道了贪腐可以带给自己的巨大利益,自此一发不可收。

李侍尧案结束后,和珅暗地里扣下了一部分赃款加上破获此案的赏赐,面对多于自己俸禄几十倍的钱财,和珅第一次体会到了贪腐的快乐。

同年春天,和珅长子被皇帝指为十公主的驸马,乾隆对和珅家再次赏赐黄金和奇珍异玩,和珅一族地位再度上升,成为皇亲国戚。

百官们一看和珅势头正旺,不少人赶来送礼。

刚开始,和珅还能抵得住诱惑,随着官员数量越来越多,钱财和宝物数额也越多,到最后和珅也经不住诱惑,开始收取贿赂,结党营私。

和珅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成为朝中新的权臣。于是他开始打击报复曾经弹劾自己的文武百官们。

百官们很快因和珅的诬陷被乾隆惩办,和珅手中权力更大,开始掌管科举制度,考生们需交钱才能求得功名。一时之间,清朝又多了许多碌碌无为,空有官衔之辈。

为了搜刮更多钱财,和珅又盯上了民间富商。他暗地勾结强盗集团,强迫富商们奉上金银珠宝,不然就会被强盗诛杀满门。

在这种强度的搜刮下,乾隆第五次南巡所花费的钱财,国库一分未出,皆由和珅操办。

由此可见,乾隆对于和珅的行为还是知晓的,若和珅清廉为官,又哪里来的钱财支撑南巡所需的庞大费用。

在乾隆的纵容下,和珅的行为变本加厉,甚至在嘉庆登基时,他因权力过大,被戏称为‘二皇帝’。

乾隆在当政60年后选择退位,因为上任皇帝在位61年,他为了尊重长辈选择提前退位。

和珅深知离开乾隆庇佑,自己便时日无多,于是多次劝乾隆晚点退位,可乾隆退位之意已决。

不过乾隆并不是完全放心自己选定的继位人,他虽然退位,但实权仍捏在自己手里。

乾隆命和珅在朝堂上辅助嘉庆议政,但实际上做出决定的还是和珅,嘉庆并没有话语权。

因而在乾隆离世后,嘉庆不过半月就将和珅打入大牢,查封了八亿多白银。

这份赃款的份额比当时清朝国库总额都大,嘉庆看到如此巨额的钱财,也不由想问和珅,贪污了这么多钱,花得完吗?

和珅回答了两点,嘉庆沉默以对。

和珅说的第一点,便是清朝本身的贪腐之风盛行,官官相护,拉党结派,若不用钱打点关系,根本不可能仕途顺利。

第二点,便是为讨取乾隆欢心,这些钱财一半用于孝敬乾隆,不论是修建行宫,五次南巡。当时清朝国库亏空,想要满足皇帝的享乐之心,维护住自己宠臣的地位,和珅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搜刮钱财。

嘉庆也深知当时清朝的各种弊病,他只能以沉默回应,毕竟若想彻底清除腐败之风,势必动摇清王朝的根基。

清朝虽有过康乾盛世,但在繁华表面下,依然有大量贪腐现象和民生问题悬而未决,清晚期贪腐之风更是达到巅峰,最终导致了清朝灭亡。

和珅只是清朝贪腐之风的典型代表人物,嘉庆虽解决了一只老虎,但清朝本身的贪腐问题依然存在,他也深知这一根本问题,所以才没有反驳和珅的自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其... 在当代社会,外卖行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外卖行业的历史可...
一个讲杭州的网红视频号背后,有... “那时候,西湖小学在曙光路上,走路上下学,会路过杭州饭店,常有外国人拉放学的小孩子一起拍照,往事如烟...
原创 谈... 谈三国:如果蜀国不参加赤壁之战,仅凭东吴,结局将会改变历史 文|望梅求止渴 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原创 上... 作者:林淼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便是武则天,她的一生充满着各种传奇色彩,直到如今,人们对她...
德意志和神圣罗马帝国到底什么关... 文/彼得·威尔逊 德意志概念与神圣罗马帝国之分合,其中的博弈和角力,呈现的是欧洲政治发育程度之高,理...
原创 国... 昆仑关战役中,郑洞国荣誉一师郑庭笈团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是配属给戴安澜第200师作战时取得的...
刘春 | 电影《出发》:新主流... 1936年6月,时值中国革命困难重重又孕育着无穷希望的关键时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穿过国民党的防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族是如何得... 雍正五年(1727年)时,清世宗雍正皇帝下旨抄没江南曹家家产以抵国库亏空,而江南曹家正是赫赫有名的《...
原创 孙... 晚清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让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这也让许多忧国忧民之士奋起抗争满清的腐...
原创 康...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几大功绩: 除掉鳌拜 治理黄河 平定三藩 收台湾 平定噶尔丹 尤其是北部隐患很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