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年的抗战史中,平型关大捷一定是不容错过的一页,此战是我八路军出师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1937年7月7日之后最先爆发的一场对日军的大捷。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下旬,当时北平,天津都已沦落敌手,华北陷入严重的危机。在此同时日军也在上海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淞沪会战打得分外胶着,日军叫嚣着3个月内就要灭亡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有这样一次的大捷,无疑是日军的一个打击,以及对我国国民的一个巨大鼓舞。
平型关大捷主要采取的是伏击战的模式,我115师12000人基本都参加了此次战斗,旅长陈光和徐海东,团长李天佑,杨得志,杨成武等未来赫赫有名的战将都加入了这次战斗。而日我们要面对的是日军中著名的坂垣师团,敌方的兵力为4000人。
在战前,115师师长前后三次去平型关查看了地形,他甚至把每个主力团的团长都叫去和他一起查看,最后他们决定将伏击的重点放在了老爷庙和乔沟一带。
战斗打响之后,我方除了在乔沟打响了伏击战,还在腰站对日军展开了阻击战,并且在老爷庙这个公路制高点上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平型关大捷虽然最后是以胜利告终了,但是我们并不能低估日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我们歼灭了对方1000多人,但是却连一个俘虏都没有抓到,当时的日军可以说是士气正旺,凶悍顽强。
此战之后,蒋介石曾先后2次发电报祝贺,英、法、美各国也都纷纷来电祝贺,石家庄和太原等地还为此举行了群众集会,可以说115师这一战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在战斗结束之后,115师上下意气风发,重整待战,115师的师长当时带着几个士兵向阎锡山的防区靠近,当时战事频发,晋绥军在防区周围设置了很多的警戒线和流动哨,那天又是大雾天气,晋绥军的一位班长远远的看见一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黄色呢子大衣的军官正在往他们的防区靠近,他当即下令属下开枪。
这一枪对于这位师长日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就不必多说了,我们可以用阴沟翻船来形容他的这次遭遇冷枪。此时在当时的军队中震动非常的大,卫立煌为了表示赔罪,亲自去看望了林彪,作为赔罪,他带去了一封豪华大礼包:100万发子弹,25万枚手榴弹还有180箱牛肉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