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第一次收到的“群众鉴定”
创始人
2025-07-04 01:31:53
0

毛主席是来自群众的英雄,是天生的领袖。在青年时代,他就是千万人中的佼佼者。

毛泽东在一师求学,就以优异成绩 和出众的才华,蠃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

据1918年编印的第一师范校志记载,1917年6月,该校开展“人物互选”活动。这是一师校章规定的一项群众性活动。目的是考察学生学业与操行,评选优秀分子。考察范围包括德、智、体三大部分。 其中德育又分敦品、自治、好学、克俭、俭朴、服务等项;智育又有文学、科学、美感、职业、才具、言语等项;体育又分胆识、卫生,体操、国技、竞技等项。内容十分全面。

具体作法是,学生每人投三票,每票限选举一人,被选者不以本班为限;选举人将被选人的考语事实详注在选票上。

这次选举结果,全校11个班,400余人参加,当选者34人, 其中毛泽东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六项中当选。即“敦品”11票, “自治”5票,“文学”9票,“官语”12票,“才具”6票,“胆识”6票,共49票,为全校之冠。并且,在当选的34人中,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的,也仅有毛泽东一人。敦品项目得票者4人,毛泽东得票最多。“才具”和“言语”两项有票者,除他之外各只有1 人;而“胆识”一项的选票,则为他一人独有。

这次“人物互选”,是对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一次最好的“群众鉴定”。而青年毛泽东以自己敏锐激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不凡的胆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超群的才智,夺得了第一名,成为全校师生所公认的品学兼优的佼佼者。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恩师杨昌济先生后来写信给湖南名流章士钊说:

“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此二子。”

此二子,即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蔡和森。

这是毛泽东平生收到的第一份“群众鉴定”,足以可见他的领袖气质。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记述了毛泽东鲜为人知的领袖品质以及一批先进分子追随毛泽东的真实历史,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曾经名列中国政治军事畅销书榜第九名(如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