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鳌拜被处死前请求见康熙,等撕开衣服后,康熙为何含泪免其死罪?
创始人
2025-07-04 01:01:47
0

鳌拜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所留下的丰功伟绩是历代帝王所不能忽视的。到了年幼登基的康熙大帝这一代,面对鳌拜这位一揽大权的三朝老臣,不免心中有些忌惮。很快,康熙这位年轻的帝王,就迎来了自己政治舞台上的第一场重头戏:智擒鳌拜,他以强硬的政治手腕扳倒了这位三朝老臣,自此开启了亲政生涯。

在三十桩大罪的陈列之下,鳌拜死罪难逃。在狱中,他不甘地求见皇上最后一面,康熙得知以后,念在其劳苦功高的份上恩准了。谁料鳌拜与康熙见面之后直接撕掉了自己的衣服,康熙见状,竟然含泪赦免了其死罪。那么,康熙赦免鳌拜这样的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机呢?

三朝老臣鳌拜

鳌拜,出身满洲镶黄旗人,家世显赫,且掌握着一门娴熟的骑射技术。早年间鳌拜便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征战四方,战绩显赫,皮岛一战之后,皇太极以首功晋爵于他,赐号“巴图鲁”。取得松锦会战大捷以后,鳌拜更是奠定了清军入关的基础,被晋升为护军统领。

皇太极死后,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弟弟多尔衮为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作为皇太极死忠粉的鳌拜,自然是拥护皇太极亲儿子豪格继位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鳌拜不惜公然与多尔衮对抗,并且密令两黄旗士兵包围了多尔衮所在的崇政殿,在一旁煽风点火助豪格上位。

谁料多尔衮忽然与后来的孝庄太后达成了折中协议,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都不当皇帝,而是立孝庄太后的儿子福林为帝,至于多尔衮,则担任协助幼帝理政的摄政王。多尔衮上位以后,自然会对那些支持豪格的大臣们百般打压,在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鳌拜。所以,鳌拜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受迫害、被打压的阶段,一直到多尔衮死、顺治帝即位,他才重新被重用。

鳌拜十分感激于顺治帝器重他的恩情,孝庄太后病重时,他也与顺治帝一同侍奉太后,可见其忠心耿耿。顺治去世之后,立八岁的康熙为新帝,并指定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为康熙的辅政大臣。

四人虽然都很愿意真心实意地辅佐幼帝,但这并不意味着四人就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其中,资历辈分更深的四朝元老索尼,按理来说最有发言权,奈何他实在是年老体衰、也分不出什么神去处理政事,所以并没有心思参与辅佐幼帝的“斗争”。

至于苏克萨哈,原本和鳌拜站在对立面,支持多尔衮。在多尔衮死后,他又立即落井下石向顺治揭发多尔衮生前的罪行,由此得到顺治帝重用。但在多尔衮麾下的时候,苏克萨哈也没少干迫害鳌拜的事情,所以苏克萨哈与鳌拜互为仇敌、时常因不合发生争论。至于遏必隆,懦弱怕事,也没有太大的主见,因为与鳌拜同属于镶黄旗,因此更亲近鳌拜一些。

在这四人成行的辅政大臣之中,显然鳌拜相比起孤军奋战的苏克萨哈要更占优势,这就使得鳌拜时常因公倨傲、擅权自重,逐渐走上了专权的道路......那么,鳌拜与康熙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权力争夺故事呢?

康熙智擒鳌拜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鳌拜是如何擅权专政的。在与其它大臣议政之时一旦出现意见与其不和的情况,就会给其它反对自己的大臣扣上罪名,改旨将其处死。总而言之,朝堂之上鳌拜容不得一点反对自己的声音,无论大小事都必须要自己说了算,可谓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到了康熙十四岁亲政那年,按惯例来说应当取消辅政大臣,鳌拜却不肯放权。至于与鳌拜一向合不来的苏克萨哈却向康熙主动表示愿意放弃自己辅政大臣的职务,去给顺治守墓。苏克萨哈此举无疑于激怒了鳌拜。因为如果苏克萨哈辞掉辅政大臣的职务,那么鳌拜也没有理由继续占着辅政大臣的位置不走了。

这一次,鳌拜便想故技重施,给苏克萨哈罗织罪名,以此要求康熙处死苏克萨哈。康熙自然是不愿杀掉愿意主动放权的苏克萨哈,所以拒绝了鳌拜的无理要求。谁知这时鳌拜忽然魔怔地走到康熙身边,双手摁住康熙的臂膀,说道“必须要诛了苏克萨哈的全族,还要把苏克萨哈凌迟处死。”

只是康熙虽然已经亲政,但实权却都还在鳌拜的手里,所以康熙也没有实力保下苏克萨哈,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克萨哈被鳌拜杀死。这样大不敬的行为无疑是对于康熙赤裸裸的威胁。要知道,触天子逆鳞向来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而鳌拜显然并未将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在专权的道路上彻底放飞自我,任意行使着康熙皇帝的权威,却没有人敢对他提出质疑。

康熙开始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苏克萨哈。不过,此时的朝廷早已遍布鳌拜的耳目,康熙若贸然发动政变,必定会打草惊蛇,说不定还会激得鳌拜逼宫。所以,康熙表面仍然不动声色,暗自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八旗子弟,以练习摔跤表演为由留在宫中。鳌拜见康熙此举,以为是康熙贪玩,对他的戒心大大降低。

事实上,康熙已经暗搓搓地将鳌拜的亲信全部支到外地出差,并让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戍卫权,随后召鳌拜觐见。鳌拜入宫之后,康熙便故意给他上滚烫的茶杯,鳌拜被烫到之后,条件反射地摔倒茶杯,而康熙则趁势以鳌拜不敬为由,一声令下让那些藏在暗处的身强力壮的八旗子弟们,将鳌拜捉住。

紧接着,康熙便命自己的亲信审讯鳌拜,罗列出三十条罪状,按罪当斩。自此,年少的康熙终于可以做一个掌握实权的真正皇帝了。在狱中得知自己死讯的鳌拜,苦苦哀求见康熙帝一面,见到康熙之后,鳌拜二话不说就解下自己的衣服,给他展示自己身上数不清的伤疤。康熙见状顿时心软,随后赦免了他的死罪。

康熙为何因鳌拜撕开衣服免罪

鳌拜身上的累累疤痕正昭示着他为大清王朝的建立所做的付出与牺牲。鳌拜声情并茂地指着身上的伤疤描述道:“这一条是当年我救你爷爷皇太极的时候被砍的。”“这一条是我那年入关的时候被明军砍的。”

看着鳌拜身上触目惊心的情形,康熙也并非铁石心肠,顿觉不忍。要真的将这么一位劳苦功高的三朝老臣给杀了,这不仅是寒了天下人的心、也更是寒了康熙他爷爷皇太极的心,毕竟鳌拜可是皇太极的心腹马前卒,功过相抵,也就给他免死了吧。

经此监禁,鳌拜对于康熙的威胁也已经完全消除。而留下鳌拜,也能给康熙博得个仁明君主的好名声,以避免自己的政治形象留下污点。更何况,鳌拜顶多只是贪恋权势,对于清朝的统治还是十分忠心的,从来没有过谋逆之心,也不至于将他置于死地。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年少的康熙身为帝王,也需要通过对鳌拜的打压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康熙最终还是将他继续囚禁狱中,革去他的所有职位,并清扫了他的党羽,为自己的掌权之路扫除所有隐患。不久之后,鳌拜在监禁之中郁郁寡欢、病逝而亡。

等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还曾为鳌拜平反,恢复其生前爵位,为他厚葬立碑,以肯定鳌拜为清朝所做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皇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国母,皇后的身份和意义不言而喻。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贤德淑良的皇后,如...
原创 李...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他最初敢于为民请命,有学问又很正直,还与康熙皇帝...
原创 吕... 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暴亡,死因一直是个谜。 民间传闻,他其实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给割去...
原创 李...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
原创 回... 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皇位的由他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承。 鉴于当时载淳年幼,生...
原创 顺... 历史的误区在于,我们常常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 现代人23岁大多还没结婚...
原创 胡... 胡宗宪靠山倒台后,向嘉靖皇帝献上白鹿,摆脱危机 胡宗宪既是抗倭功臣,又是奸相严嵩的间接党羽。胡宗宪的...
原创 大...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浙江杭州两任知府——马宁远和高翰文,似乎干的都比较失败。前者被利用炸...
原创 明... 前言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获,成为了继北宋末年徽钦二圣被俘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被敌人俘获的...
原创 明... 在明朝的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争不断。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两个名字尤为显眼——李自成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