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穷水尽之际,为什么崇祯不和李自成还有满清和谈?
创始人
2025-07-03 17:32:06
0

崇祯,命运悲惨的明朝末代皇帝,在他手上,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最终还是没有起死回生,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得上了吊,大明也走到了尽头。

关于崇祯的很多做法,后人总是有很多的诟病,其实崇祯朝,灾乱频发,内忧外患,面对危局已经无能为力,朝廷基本上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而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崇祯遇到了两次或许可以改变结果的机会,那就是皇太极抛出的橄榄枝和农民军李自成的主动示好,可为什么崇祯既不和北边的后金义和,也不和李自成和谈呢?

松锦之战大败,把明朝最后一点家底打完了,大明眼看就要垮掉,崇祯皇帝焦头烂额。正在这时,皇太极却主动提出来提出议和,一旦和谈成功,可以稳住皇太极,明朝就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农民起义军,省的两线作战,顾不过来。

崇祯皇帝也是想和谈的,所以安排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秘密和谈,结果事情不小心泄露,崇祯皇不得以杀了陈新甲以堵住悠悠之口。

毫无疑问,与清朝的和谈失败是崇祯朝最大的失策,这一政策的失误朱由检难辞其咎。

很多人说清朝议和只是为争取时间,那么明朝又何尝不可以多一点回旋时间,不会比当时的情况更差,可是这种机会被崇祯和一众大臣浪费了。

尽管失去了与大清和谈的机会,但还有与李自成和谈的选择,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旦和李自成谈判成功的话,可以全投入的应对清朝,至少有的一搏。

而李自成也确实在兵临北京之前,想着与崇祯皇帝谈判,条约也很清晰,要求明朝割让西北一带,赔款百万两白银,不用去朝见皇帝,甚至军队还可以帮着明朝进攻大清。而崇祯断然拒绝了李自成的条件。

崇祯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北京城固若金汤,起义军一时半会儿打不进来,而且满嘴跑火车的东林党人也不同意和谈,自大的崇祯根本看不上李自成的农民军。

其实李自成的谈求和真真假假,毕竟已经打到城下,估计还是迷惑成分更大。

如果李自成真的想和谈,那么他确实输的不亏,就这样趁人之危逼着崇祯和谈,即便崇祯同意了,一旦让明朝缓过劲来,李自成岂不倒了大霉。

我们知道单单靠北京城的防御,结果是瞬间就被攻下了,如果争取时间,援军便可进京勤王,崇祯也不至于落得个上吊的下场。

其实想想也是,哪有强者上赶子逼着弱者求和的道理。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可以改变结果的机会,既然是机会就或许会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