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3年的成都,诸葛瞻一身喜袍,骑着骏马走在迎娶公主的官道上。他俏皮的想到,自己和岳父刘禅还真是出奇的相似——刘禅生于207年,当时刘备46岁;自己生于227年,父亲诸葛亮也是46岁。而且他们的父亲:一个61岁发动了夷陵之战;一个53岁还在北伐中原;最后双双病死前线。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他们都是没见过父亲几面的人,但诸葛瞻一度记恨过刘禅——他没有父亲,但他有“相父”;他有了“相父”,自己就没了父亲。在小诸葛瞻的记忆里,父亲的背影是模糊的。母亲黄氏告诉他:“父亲很忙,总是很忙”……
小诸葛瞻不明白父亲在忙什么,能够忙到一年也陪不了自己和母亲几天。但他没有怪过父亲,因为母亲非常爱他,他相信母亲所说的一切。
直到有一天,小诸葛瞻在父亲书房角落中,找到了一本手抄的《六韬》。他一蹦一跳地去找母亲,黄氏轻柔的抚着书皮,满是柔情地说道:“这是你父亲熬夜半年,亲手抄给太子刘禅的《六韬》,除了这本还有《申子》、《韩非子》、《管子》,可惜太子殿下都弄丢了”……
母亲温和的话语下,小诸葛瞻委屈的眼泪如泉水一般涌了出来。父亲他都没见过几面,一直是母亲黄氏教他读书,但这个刘禅却有父亲整套手抄书籍。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对刘禅,比对他这个亲儿子还好。小诸葛瞻嘟着嘴唇,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问问这是为什么。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但丞相下葬定军山的消息,让年仅8岁的诸葛瞻彻底愣住了。他忽然意识到:不仅再也问不清楚了,而且他也没有父亲了。
8岁的小诸葛瞻仿佛突然长大了一般,他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掀开了一本本快要翻烂的书籍;模仿起了父亲的笔迹;在画布上勾勒出了那道模糊的背影……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
数年之后,成都流传起了,“神童”诸葛瞻的传奇。那一章章酷似诸葛亮的文书;一幅幅凝滞着无限深情的背影;一个出口成章的诸葛瞻。让所有思念诸葛亮的人,有了孔明复生的错觉,刘禅也是其中之一。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朝廷只要有利民的条例,不管和诸葛瞻有没有关系,成都百姓都争相传颂:“这是诸葛武侯的儿子诸葛瞻做的啊”!每当这样的流言,传入刘禅耳中时。他不仅不生气,脑海中还浮现出了诸葛瞻的身影。每次与诸葛瞻见面,刘禅总能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
望着17岁的诸葛瞻,刘禅自言自语道:“相父”一别多年,“小相父”终于要长大了吗?刘禅的爱护下,诸葛瞻17岁娶了公主;18岁做了羽林中郎将;而后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
没有任何功绩的诸葛瞻,就这么依靠诸葛亮的光辉,和刘禅的爱护,成了蜀汉卫将军。岳父刘禅的青睐,和官职的年年升迁,却让诸葛瞻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姜维屡败邓艾之手;黄皓一次次乱政;谯周写下的《仇国论》。这一切的一切,令诸葛瞻对蜀汉的前景,怀有深深的担忧。
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
尽管朝政多有弊端,但诸葛瞻还是没有想到,邓艾的到来如此突然。汉中全部沦陷;钟会合围姜维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至景谷道。蜀汉前一刻还在北伐,后一刻成都就告急了。
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
绝境中的刘禅,握着诸葛瞻的手,请求他击退邓艾大军。在刘禅的注视下,成都百姓的欢呼声中,诸葛瞻带着御林军越走越远。没有人怀疑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会败在邓艾手中,只因为他是诸葛武侯之子。
蜀人这样将对诸葛亮的怀念,全部寄托在一个没有打过仗的年轻人身上,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邓艾使者许诺:“你若投降了,我上表奏你为琅邪王”!诸葛瞻没有任何犹豫,斩杀了邓艾使者。
而后,与儿子诸葛尚一道,带着蜀汉御林军发起了冲锋。安逸多年的成都御林军,怎么可能有邓艾边军骁勇?蜀军军阵破碎之后,一个个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心如死灰的诸葛瞻,将利剑按在了喉管上,他碎碎念道:“父亲,瞻儿尽力了,但瞻儿真的守不住成都了”……
艾至城北,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37岁的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一起倒在了血泊中。邓艾的边军,撕裂了御林军的防御,最终兵临城下。接到诸葛瞻战死的消息后,刘禅心中最后的火焰,彻底熄灭。
他绑住了手脚,拉着棺材(榇),去魏营求见邓艾。邓艾亲自解开了刘禅的绳索,一把火焚掉了那口棺材,恭敬地接待了刘禅。他不仅同意了刘禅的请降,还封刘禅为大魏骠骑将军,允许他暂时居住在皇宫之中。
诸围守悉被后主敕,然后降下。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邓艾的礼遇,让本无战心的刘禅喜出望外,他对各处蜀军都下了——止战令。当剑阁的姜维,思考如何救援成都时,刘禅的敕令到了。他说:“蜀军多年北伐无功,劳民伤财,今后再也不用打仗了”!
从刘备打汉中;到诸葛亮五次北伐;再到姜维连年征战。三代人的努力,无数英雄的鲜血,铸造的蜀汉政权宣告破灭。北伐的将士们,拔出腰刀劈砍石头,冲着漆黑的星空发出了不甘的怒吼!但如此不甘屈服的蜀汉,邓艾只用骠骑将军之位,就从刘禅手中换来。
40年前,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出于对刘禅性格的担忧,许诺诸葛亮——不可辅,则代之的诺言成真了。姜维带着三军,仍在死守剑阁之际;刘禅拉着棺材,投降了邓艾。当刘禅再次发出乐不思蜀的欢笑声时,姜维的肝胆已被魏军取下,并与邓艾、钟会同归于尽了。
蜀汉之兴也勃焉,亡也忽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白帝城托孤的刘备;以身许国的诸葛瞻;一计除三贤的姜维……无数人在为这个逝去的政权而奋斗,他们倾尽了毕生心血,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蜀汉虽然破灭了,理想输给了现实,但它仍为无数人所传颂。
没有蜀汉的三国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又是没有神韵的。喜欢诸葛亮,喜欢蜀汉,喜欢三国的朋友们,可以考虑入手一套《三国志》。这套《三国志》纯正版书籍,一共四本,包含裴注,两侧有铁质书立保护,一共69元,性价比超高~
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