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年,54岁康熙带着33岁太子出门打猎。夜里,太子跑去给康熙掖被子,岂料他的手刚一扒开帷幄,康熙瞬间惊醒。
康熙惊醒后发现,身为太子的儿子竟然在外面偷窥,鬼鬼祟祟的,不知道想干嘛。
他吓坏了,是喊也不敢喊,叫也不敢叫,颤抖着躲在被子里,纵然一把鼻涕一把泪,却也不敢弄出动静来,憋屈难受得不行。
好在这太子,发现自己这难伺候的爹像是惊醒了,也就不敢上前了。
要知道白天的时候,康熙可是生了他好大的气。
当时父子俩正玩得高兴时,侍卫突然来报,皇十八子胤祄病重,康熙很是忧心,回头一看太子胤礽异常冷漠,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责其没心没肺。
太子吓坏了,心里暗想:又发什么疯,好歹是个做父亲的,成天横挑鼻子竖挑眼,实在是比宫里的妃嫔还难伺候……看来我以后得对他“温柔体贴”一点!
于是,等到了晚上他就突发奇想,要去给康熙掖被子,好让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比冬天的袄子都暖和。
回头一高兴,也就不生自己的气了。
可谁能想到,他的手刚一扒开帷幄,康熙就惊醒了。
太子温暖没送成,送了个惊吓。
康熙惊醒后,煎熬了一晚上,天亮后,立马传令随行所有人到行宫门口集合。
然后,太子就被康熙一声呵斥,跪在了地上。
接着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目无法度,朕包容了你二十多年,而你不但毫无悔恨之心,竟越发放肆,实不能将祖宗基业交到你手里……
康熙越说越气,因为太过激动,竟昏倒在地。
太子就这样被废掉了。
之后,康熙6天6夜睡不着,脑子里反反复复琢磨这事,不由得想起了太子的生母赫舍里氏,想起胤礽这孩子小时候很乖,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那天,他正琢磨时,大阿哥胤褆来了,进门就说康熙如何英明,这老二就是罪行累累,杀了他都不为过。
康熙本就是个多疑的,听到胤褆这么说,就疑心起了他。
胤褆唠叨完后就退下了,他走后三阿哥胤祉来了,三阿哥带着吃瓜的心来找老父亲。
他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皇阿玛,告诉你个好消息,二阿哥举止反常,那是有人搞阴谋。”
康熙一听就来了兴致,“是谁?”
三阿哥告诉康熙,都是大阿哥搞的阴谋。
原来,大阿哥在牧马场找到个修邪术的蒙古喇嘛,喇嘛接受了大阿哥的委托,在一个写着太子生辰八字的小木人上施术。
接着,人赃并获。
就这样33岁的大阿哥夺嫡失败,从此被囚。
大阿哥被囚后,康熙琢磨明白了,虽说太子不争气,但这三阿哥心眼更坏,他明知大阿哥暗算太子,却事前不报,等太子中招被废,才来演黄雀,企图争皇位,门儿都没有。
如此,三阿哥偷鸡不成蚀把米,也出局了。
不久后,二阿哥又恢复了太子的身份。
只可惜好景不长。
次年,胤礽因策划逼康熙尽早让位,再次被废,从此被禁锢在咸安宫中,一直到死。
其实,胤礽自幼聪慧好学,刚满周岁就被康熙立为太子,此后便被当作继承人培养,长大后文武双全,不只康熙满意,朝野上下也都满意。
若没有意外,康熙退位或身故后,继承大统毫无悬念。
可谁也没想到康熙做了47年皇帝后,纵然已经55岁,却依然康健(我们也知道,在这之后他又做了14年的皇帝),而太子已经33岁了,等接班等得实在煎熬。
于是,为了排解烦闷他开始暴戾不仁、越位行事,比如截留贡品、放纵奶妈丈夫敲诈属下等等,诸事夹杂在一起,引得康熙诸多不满。
但真正让康熙动了废太子念头的,不是别的,就是胤礽想要夺了父亲康熙的权。
【九仙月】
自古以来,做皇帝的,防父母兄弟,防子侄,防外戚宦官,千防万防都是为了坐稳江山。
康熙也不例外。
在他心里,“皇位是我的,就算你是储君是我儿子,在我没传位给你以前,你就不能来分权!”
可胤礽不懂,这才落了个被废被囚的结局。
倘若他能明白这一点,大概会是另一种结局。
那么,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