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韩先楚在望远镜里看到部队进攻受阻,遂将缴获的日军钢盔往头上一扣,子弹上膛,下达命令:“跟我冲呀!”
韩先楚于1913年2月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1930年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直罗镇战役中,韩先楚率部堵住了敌人的去路,协同兄弟部队歼灭据守南山的敌人后,又带队一马当先突入镇内。他被提升为红15军团75师二二四团团长,后再任副师长和师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
1938年春,八路军总部命令徐海东率344旅增援晋东南,配合129师粉碎日军九路围攻。
徐海东旅长率687、688团的第一梯队,由娘子关以西过正太路分两路南下。韩先楚率部迅速转移到外线涉县一带待机。
日军的多路进攻分别遭到八路军的阻击,不得不退回。当韩先楚率团赶到武乡县城后,日军已放火烧了城市,逃离1个多小时。韩先楚率部队帮助群众扑灭了大火,而后和全师4个团兵分3路沿浊漳河两岸平行追击日军。
韩先楚在电话线中断、接到追敌命令最晚的情况下,带领部队疾速跑步前进,终于赶在日军前头,在马庄堵住了敌人的去路。日军一个分队占领马庄下前方一座百米高的小山头,固守待援。
韩先楚奉命夺取此山头,斩断日军左翼,他带领各营连长隐蔽到阵前看地形、观察敌情,进行了战斗部署。
上午10时左右战斗打响,但一直打到下午2时,仍未能攻下山头。日军用轻重机枪以密集的火力阻击,2营牺牲了两位连长,5名排长,伤亡100多人。进攻受挫,韩先楚又着急又心疼部队,下令2营暂停攻击。
韩先楚亲自带着作战参谋张竭诚去侧翼侦察道路,经观察,发现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敌侧后阵地,他们还发现了日军重武器阵地,两人立即返回。
韩先楚派一个连翻越小山沟,迂回到日军后面进攻敌人。
他要求正面攻击部队挑选掷手榴弹远的战士编成一个组,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匍匐前进到敌人阵前,投出手榴弹掩护部队冲锋,敌重机枪手被炸死多人,但部队仍被日军火力压制,攻击一时未能奏效。
到了敌我决胜的关键时刻了,韩先楚在望远镜里看到部队进攻又受阻,吼了一声:“我就不信攻不上去!”他抬头望了一眼日军占领的山头,将吊在背后缴获日军的钢盔往头上一扣,要警卫员把手枪拉开了栓,子弹上膛(因他左手在战斗中受伤残疾用不上力),提枪向2营阵地上冲去。
团部参谋人员和勤务人员见韩团长往前冲,大家都提枪跟随着团长。
韩先楚到了2营,向部队下达命令:“跟我冲呀!”
二营长也向部队大喊一声:“跟我冲啊!”顿时,全营指战员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这时,喊杀声、枪声、手榴弹声、号声,像山崩地裂,韩先楚枪法精准,连续射中三个日军,冲锋在前的战士们展开白刃战,敌人终于溃退了。当敌退到半山腰,又遇到了侧后攻来的八路军。日军前后受攻,又遭两侧攻上来的八路军夹击,除了三四十人逃走外,其余六七十人,都被击毙。
两军鏖战时,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徐向前副师长等正聚集在戴家墩北侧山坡上观察战情。当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到韩先楚亲率689团与日军拼杀时,都为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而感动,连声赞扬“打得好!”
日军被追歼,急电求援,战场形势发生变化,敌人以猛烈的炮火掩护,向马庄东南韩先楚的689团1营阵地攻击。激战了17个小时后,又来了1000余名日军增援。这时师首长鉴于李庄、邢村之敌已基本被歼,再战于已不利,便下令撤出战斗。
这次战斗,韩先楚率部配合129师作战,给日军108师团以沉重打击,为粉碎敌人九路围攻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朱总司令亲自到团里总结战斗经验,并为688团增加500新兵。大家发言:“打仗硬不硬,要看干部硬不硬。咱团能打硬仗、打胜仗,主要是韩团长敢打硬仗。”“团长打仗不怕死,咱就更不怕死了。”
1938年8月下旬,韩先楚奉命率部南下参加漳南战役,建立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历任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
1940年4月,韩先楚担任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这期间,他率部配合129师进行了邯长公路破袭战。
全面抗战胜利后,韩先楚奉命率领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一大队到达东北,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在东北,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在东北解放战争的一系列战役中荣立大功,成为著名的“旋风司令”。他勇挑重担,率先渡海,参加了解放海南岛之战。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6年10月3日,一代名将韩先楚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