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嵬坡兵变,陈玄礼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何不生气?
创始人
2025-07-02 13:32:08
0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美。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她跟随玄宗逃亡至了马嵬坡,在此将军陈玄礼发动了马嵬坡之变,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此被杀害,贵妃也在群臣的逼迫下被缢死香消玉殒,玄宗在这里失去了最爱的宠妃。

然而马嵬坡之变的罪魁祸首陈玄礼最终却得到了善终,这又是为何呢?

杨国忠把持朝政,爆发安史之乱

唐朝在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出现了开元盛世,经济空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富民强,然而这些繁荣在开元末年发生了转变,开元末年,唐玄宗开始改变了,他无心政治,沉迷美色。

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里有一句“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来形容开元末年时期的李隆基,他沉迷美色,宠爱杨贵妃,每天陪伴着她,连早朝都不去了。

此时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民间甚至开始流传起了一句话“生女当如杨玉环”,可见杨家在那个时候有多辉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受宠之后,她的几个姐妹也都过上了好日子,她的哥哥杨国忠成为了当朝宰相。

杨国忠之前的宰相是李林甫,李林甫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口蜜腹剑这个词就是因他而来,他把持朝政的时候,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他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长达十几年,好不容易李林甫下台了,杨国忠又上台了,他能上台完全是因为他的妹妹杨贵妃。

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天下,只有自己,他仗着妹妹受皇帝宠爱将朝堂当成了自己的天下,肆意妄为。

在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起了安史之乱,他们势如破竹,玄宗听信谗言,导致很快叛军就攻到了长安城。

安史大军逼近,带着贵妃一行人逃亡至马嵬坡

眼看着叛军逼近,在长安城的玄宗慌了,他赶忙吩咐人准备出逃,他带着贵妃等亲近之人赶忙难逃,他们一行人南逃到了马嵬坡。

玄宗一行人仓皇南逃,在这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做好要逃亡的准备,衣物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都非常紧缺,随行的士兵们连夜赶路,每天都吃不饱饭。

这让诸多士兵们心生不满,玄宗贵妃等人坐在马车里,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士兵的辛苦,也丝毫不体恤这些士兵。

贵妃、杨国忠等人继续着他们奢侈的生活,有人伺候他们,士兵们食不果腹,而他们依然是大鱼大肉,看着他们这样生活,随行的士兵们怨气是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他们忍不了了。

发动马嵬坡兵变,杨氏一族被斩杀

朝堂上太子李亨等人对杨家一族早已经有了诸多不满,这次安史之乱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他们便怂恿这些士兵发动兵变。

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带领下,士兵们发动了马嵬坡兵变,宰相杨国忠被斩首示众,杨氏家族其他人也都被杀。

杨国忠等人被杀之后,高力士上奏玄宗"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士兵们觉得杨贵妃是祸水,斩草除根,要求玄宗赐死杨贵妃,对于自己的宠妃,玄宗自然是不舍的,但他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下令让人缢死杨贵妃。

就这样,马嵬坡兵变在杨氏一族被诛杀后顺利解决了,后来安史之乱被解决,玄宗回到了长安,他被迫退位给了太子成为了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回到长安的他经常思念杨贵妃,甚至找人为杨贵妃招魂,那么对于发动马嵬坡兵变害死杨贵妃的陈玄礼,玄宗为什么没有处罚呢?反而让他活到了善终。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帮助李隆基诛杀韦后,是李隆基心腹

唐中宗李显以神龙政变复辟后,对于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了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韦后和安乐公主想方设法的除去了一些对于李唐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

后来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杀害了李显,将朝廷中重臣的位置都交给了韦氏一族的人,此时韦后想要掌控朝政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然而没等她发动政变,她就被诛杀了。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起来发起了唐隆政变,两人在薛崇简、钟绍京、陈玄礼等人的协助下,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等乱党诛杀,拿回了属于李唐王朝的政权。

在唐隆政变结束之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被扶上了帝位,也就是唐睿宗,陈玄礼在韦氏叛乱时坚定地站在李隆基这边,帮助了他不少,因此他成为了李隆基的亲信,李隆基经常让他去办一些大事。

后来李隆基登基称帝,一直跟随着他的功臣陈玄礼被任命为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直跟着唐玄宗,是他的心腹,深受信任。

他也是亲眼看着玄宗从一代明君逐渐堕落成为了一个沉迷美色的皇帝,但他仍旧衷心,追随着他。

直到安史之乱,他发动了马嵬坡兵变,后来他去找玄宗,给他说明了原因,也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所以玄宗才没有惩罚他。

二、马嵬坡兵变的真正幕后主使是太子等人

玄宗虽然后面无心朝政,但他曾经也是个明君,心里对有些事情很明白,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他心知肚明,有时候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太子和杨国忠之间的矛盾他早就知道,所以他知道马嵬坡兵变的真正主使并不是陈玄礼,陈玄礼只是一介武夫,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么多,马嵬坡兵变的真正主使是太子李亨等人。

而且此时的玄宗已经失势了,太子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朝堂上已经没有了玄宗的势力,他以后可能还得依靠陈玄礼以及他手中的士兵,所以他不能对陈玄礼动手。

三、杨国忠罪有应得,玄宗选择明哲保身

杨国忠是个出了名的奸臣,将朝政搅得一团糟糕,本来就有很多大臣和百姓对他有了很多的意见,所以杨国忠是死有余辜,杀了他可以平民愤。

爆发安史之乱其实也不能全怪杨国忠,玄宗不可能不知道杨国忠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事情,他选择放任他也就是默许了杨国忠的行为,所以爆发安史之乱玄宗也有错,但他不能给自己引火上身,就需要让杨国忠替他挡剑。

至于杨贵妃,就是被兄长杨国忠和玄宗连累了,而玄宗选择明哲保身,放弃杨贵妃也是可以的,所以贵妃不过是替玄宗的错买了单。

玄宗终究是自私的,贵妃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能也没那么高,所以杨氏一族并不值得他杀掉一直以来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陈玄礼。

陈玄礼在杀掉了杨氏一族后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在回到长安后他还加官晋爵,得到了诸多奖赏。

对于杀掉了自己宠妃的陈玄礼,玄宗没有进行问责和惩罚,原因不过是因为陈玄礼对他忠心耿耿,而且他并不是兵变的幕后主使,玄宗的以后还要依靠他,加之贵妃在玄宗的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玄宗并未惩罚他,还给了他奖励,让他活到了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普通读书人跻身官场的最佳途径。 唐宋很多文人都参加过科...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华夏自西晋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还创造了维持23年的太平盛世-开皇之治,...
原创 倘... 前言 隋朝末年,天下已是乱象丛生,各地农民起义军林立,窦建德就是在那个时代崛起的。他重义气,爱民如子...
原创 宇...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不仅好战还大兴工事,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百姓和士族的愤怒,最终农民被迫...
原创 妄... 大家一看题目都知道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清朝的小说怎么可能有尴尬癌呢?然而作为小说中的隋唐第九好汉,花...
原创 三... 三英战吕布时,整个天下有几人可以挡住吕布80回合?关羽和张飞落榜 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一共18路...
原创 历... 说起古代的皇帝,一般人想到的便是他们龙袍在身,坐拥天下、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之间 虽然君王最要紧的...
刘邦称帝后为了不让父亲给他下跪...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道一直是最为人们所推崇的美德之一。然而,世人对于"孝"有着不同的理...
原创 赵... 说起赵括,就必然会与“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当年的长平之战中,赵括葬送了赵国40多万大军,不仅...
原创 1... 前言: 1983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进京开会。 会议结束后听闻黄克诚生病住院,于是便赶忙赶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