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炮庆祝,就因为他是孔子的后裔
创始人
2025-07-02 13:02:50
0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刚出生的孩子,宛若凌晨四五点的太阳,正准备徐徐上升,照耀大地。婴儿这一词也象征着是希望,是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血脉传承,是一个家庭的喜悦。

但是,同样是出生,有的人却是生来不凡,而他的出生是当时全中国的喜悦。有谁能够想到一个小小孩童的出生,还能让军队前来保护,并且还能够举国同庆,鸣响13礼炮。这个人是谁?为何有如此大的排面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

首先咱们的主人公就是孔德成——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作为孔府第77代传人,其实在他出生时,他是一名遗腹子,因其父孔令贻的妻妾们从未生育。

续弦曾有一子,可惜,不幸早夭。在无计可施之时,只能将续弦陶夫人的贴身丫鬟王宝翠收为侧室。这位王宝翠,也就是孔德成的生母。

在生孔德成之前,王氏为孔门诞下两女儿。真的可以说是求子不易。可能险些孔府就没有男丁了。好不容易,王氏才在当时怀上了孔德成。

在王宝翠身怀六甲之时,当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病危。当时,他自知命不久矣,就立马口述修书给当时民国政府--北洋政府徐世昌以及末代皇帝溥仪,请求如果王氏生男,将衍圣公的位置传承给这位男婴。

交代完没多久,孔令贻就于11月卒于北京。这位男婴,在还未出世之时,就已经被家族寄予了厚望。可能是因为他是孔门唯一的传人。

如果他是一名女婴,那也许,在当时的思想中,孔府就已是后继无人了。好在,老天爷也许并不想让孔门后继无人。

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四,王氏临产,这一天,孔府门庭若市。为了防止孔府传人出现意外或者别有用心之人上演“狸猫换太子”,北洋政府特别安排军队包围产房,还特别安排一名将军坐镇孔府,以保证孔府血脉纯正和孩子的顺利出生。

各个当时的大人物如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等都齐聚孔府,来见证孔圣人传人的诞生。可以说,这名小小的婴儿是受着当时万民的期待而出生的。

孔府的血脉怎是这么容易传承的。在孔德成出生之前,就开始了上天对这位小圣人的考验。王氏在生产时,面临难产的危机。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都还相信着风水传说,所以有人提议,将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正南门给打开。

接着伴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孔府上下敲锣十三下,向大家告知着孔府的小公爷出生了。曲阜全城,聚城同庆,北洋政府的礼炮十三响,响彻全城,可这种待遇,除了当时旧社会的皇帝之外,可能还没有过第二人。

可受万人瞩目的孔德成享受到了这种待遇,我想要是我们现在身临其境于这种环境的话,也许可以切身体会到什么是举国同庆。

这种场面可以说是十分热闹,十分有排面了。但是,他的出生注定让他的肩上有着这一生都无法卸下的担子--学习和传扬儒法。

作为孔府传人,一出生就有着衍圣公的名头,孔德成自然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他出生17天之际,其生母王氏去世。这位小圣人,也变成了失去双亲孤儿。

所以,他只能由嫡母陶氏抚养长大。作为孔门后人,自然要学习过人、样样精通。他自幼学习琴棋书画,从小到大,都跟随名师学习。

但是,在之后,他也不辱使命。在他九岁之时,他的嫡母陶氏也永远离他而去,只能由业师照料他。

所以,孔德成虽有着如此浩瀚的出生排场,可是,他身边的人却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而他的衍圣公,也伴随着民国的成立,不复存在。

在民国二十四年,他主动请求民国政府撤销他的爵号,这也意味着孔德成是最后一位有着衍圣公名号的孔府传人。但是,孔府传人的地位永远都是非常高的,虽不做衍圣公,但是他却成为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儒家思想备受世界瞩目,值得所有人学习。所以,在抗战时期,日本曾派人前往曲阜,请孔德成前往日本,可惨遭孔德成夫妇拒绝。

在抗战期间,战火纷飞,所以当时军阀安排孔德成夫妇连夜离乡,没过多久曲阜沦陷了。在几经辗转之后,孔德成定居台湾,旅居上海。

在2008年,这位当时受着全中国人民瞩目出生的人,也宛若迟暮的夕阳,缓缓落下,他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就充满着传奇的色彩,但是一代传奇人物的故事终究缓缓地落下了帷幕。在他离世后,世界再无衍生公,只有儒家思想永远经典。

孔德成在世期间,一直致力于学习儒学和弘扬儒学思想。无论是在纷飞的炮火中,还是在和平年代之间,他前往各地进行讲座,弘扬儒家学说,宛若他的祖宗--孔夫子一般。

他充分弘扬了作为一名孔夫子后人、一名儒学大家应有的风范,他无愧于孔门,担起了他应有的责任。

如今,衍圣公已不复存在,哪些种种对于孔门后人的封号已不复存在,但是我们对于儒学经典的崇拜依旧存在。

我想,孔门传人之所以如此受万人敬仰,我相信,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华民族对于儒学的认可、崇拜。从古至今,儒学教会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忠君爱国、教会我们勇于担当、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君子。

所以,衍圣公,在当时定不是一个爵位,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信仰。放如今,我们已不需要衍圣公,中华民族早已把儒学思想贯彻到生活方方面面。

孔夫子教会我们的思想理念,需要的不仅仅是孔府后人的传承,也是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传承。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我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儒者行-孔德成先生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儿... 在浙江台州,有一位郑先生,他手中持有一枚独特的丙午户部大清铜币皖字版当制钱十文。这枚铜元不仅承载着历...
回顾隐居非洲丛林的“袖珍”部落... 在非洲丛林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而独特的部落——俾格米族。 这个“袖珍”部落的成员们,身材矮小却敏捷无...
原创 每...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末代皇帝,除了本名,他就只有一个叫法:宣统帝。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历史上有许...
周公馆修旧如故,本月23日重新... 周公馆已进入布展阶段。 又是一年夏天,周公馆藤萝掩映。经过一年多的建筑修缮,思南路上的周公馆进入布展...
原创 五... 单就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来说,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蜀国五虎将可以说是书中的主角团了,加上他...
原创 直... 康熙四十七年,在废太子这场风波里,可谓是伤了康熙父子之情,又揭露了胤禛兄弟间的赤裸斗争。在这样重要的...
原创 笠... 笠子的防御性能非常差,为何宋朝的士兵都要戴一顶? 笠子的防御性能非常差,为何宋朝的士兵都要戴一顶?我...
原创 此... 我们知道,在战乱时期,每个人都活得非常艰难,有句话叫宁为治世犬,不为乱世人,说的就是宁愿在和平年代做...
原创 曹... 众所周知,三国的曹操是位好色之主,为了“享乐”,他还专门修建了“铜雀台”,然后把收集到的天下美女都汇...
原创 他...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中国第一女巨人”后,笔者又查阅了资料,发现人类有记载以来最高的人,足足有2.7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