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差点亡于辽国的北宋,多亏了寇准的一再坚持
创始人
2025-07-02 08:32:02
0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遭到第一次严重危机,如果没有寇准,“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123年发生,宋朝的耻辱,很可能就是“景德之耻”。

开局就不完整,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最危险的缺口,危机终于由此而来。

当初石敬为了一己私利,把中原王朝抵挡北方少数民族最有力的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政权的大辽国,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为悬在中原政权头上的一把利剑。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后续有志者不约而同的目标。

当后周世宗柴荣挥军北上,眼看就要胜利时,不幸突患急病,被迫班师,壮志未酬身先死。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不忘幽云旧土,可惜天不假年,正值壮年,却突然死在斧声烛影之中。太宗携胜利之师亲征,可惜惨遭败绩,乘驴车而逃;之后的雍熙北伐也以惨败告终。

太宗两败,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失败,更主要的是战略上的失败。

一方面,太宗两败让宋朝无论君臣还是平民,都将契丹视为难以战胜的敌人,整个大宋在心理上已经处于下风;

另一方面,契丹的两次大胜,增强了自信心,从此转变对宋战略态势,转守为攻,所谓攻守易势也。

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萧太后萧燕燕摄理朝政,辽朝在萧燕燕的治理下,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强大起来的契丹政权,已经不满足于北方,富庶的大宋,早已经让这个政治野心膨胀的女人垂涎三尺。

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再次携辽圣宗亲征,这一次,萧燕燕已经不满足于两国边境的胜负得失。

宋军坚守不出,攻城屡屡受挫的辽军索性一路南下,直达黄河要津澶州城下。距离北宋都城汴京仅仅300里,而且无险可守,辽军一旦渡河,很快便会兵临汴京城下。

早就对辽朝心生畏惧的宋朝君臣,马上慌了神,朝廷上充满了“南迁”的逃跑言论,有了老爸两次惨败的教训,宋真宗也打算“避避风头”。

这种情况,和123后的靖康之耻何其相似,都是大兵压境,都是君臣慌乱、逃跑言论充满朝堂之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机面前,寇准的刚直,拯救了北宋。

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由于是少数,要想捍卫真理,这个少数人必须坚持不懈,刚正不阿。北宋著名的抗辽大臣寇准,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宋真宗打算南逃,问寇准:“如果南幸会怎么样?”寇准道:“如今天子神武,将帅和谐,如果皇帝亲征,辽军必然远遁而去。怎么能丢弃祖宗的宗庙和社稷而难逃呢?”

在亲征路上,宋真宗又打起难逃之意,寇准再次劝说宋真宗:“如果退回半步,形势将土崩瓦解!到那时,恐怕连金陵都到不了!”

宋真宗最终在寇准的一再督促下,抵达州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再加上辽军统帅、曾经擒获宋军大将杨业的萧挞览被宋军意外射死,辽军士气低落,主动求和,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这场战争最终结束。

可以说,如果没有寇准的坚持,宋真宗基本上会南逃,到那时,宋军士气低落,123年之后的“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发生,北宋早夭,也就不会有后世今百年繁华的经济文化。

而寇准的刚直和坚持,为北宋续命100多年。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具行业报告:近年来市场规模与... 2024年全球茶具市场规模达253.3亿元(人民币),中国茶具市场容量达96.25亿元人民币。报告预...
“星睿科技·百集纪实”第十集:... 当提及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许昌这座古老的城市总会唤起无数人心底的那份崇敬与向往。作为“星睿科技·百...
李大钊故居:从“家风”出发打造... 坐落在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北京李大钊故居,便在进行着这样一种全新实践。从2023年10月开始,每周...
原创 谁...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历来谁是三国第一武将的争论就没停止过。虽有一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
尧都何处?山西将建设陶寺国家考... 传说中的尧帝居于何处?90多岁的知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曾撰文说,联系到“尧都平阳”、“平阳在临汾”的记载...
原创 马... 历史上公认的五大贤后,卫子夫、窦猗房、阴丽华、长孙皇后纷纷上榜,排第一的是马皇后即孝慈高皇后,她是朱...
原创 鲁... 水泊梁山当中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的好汉,不过真正走入大众内心的两位英雄,一位便是行者武松,另一位便是鲁智...
原创 清... 说起清王朝很多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因为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最开始是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最...
原创 民... 一组精心上色的民国时期老照片,如同一段被时光封存的历史记忆,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这些照片经过细致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