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经典历史影剧,开播以来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想要写一个系列来给大家说说我对这部剧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的是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的一个举动,说明了他已经把帝王之术玩得炉火纯青,他才是大明朝的当家人!
在第一次御前会议上,严世藩、高拱等人,正在就当年各部的财政支出进行核算,然后逐一的由户部签字通过,再由司礼监批红,这事就算是通过了。
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的工作,却让一帮人犯了难。这群上了岁数的大官吵来吵去,互相扯皮,甚至都要打起来了。
事件的起因就在于,吏部和工部的年度开支账单,徐阶等人不给签字。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开支超出预算太多,所以他们不敢给签字。
但是严世藩却急眼了,他认为自己辛辛苦苦给皇上办事,吃力还不讨好,让签个字就这么费劲,这是故意和他过不去。
按理说他们双方都没有做错事,钱花超了,但是事情也办出来了。毕竟像购买木料,给宫里建造宫殿,建造船只,护送商船出海,这些都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朝。而徐阶他们掌管户部,谨慎一点,不随便签字,也没什么过错。
而正是因为貌似谁都没有过错,实际上其实谁都错了。因为他们忘记了,皇帝还在边上听着呢。
就在他们争吵的时候,嘉靖皇帝却在后边撒起了尿。撒完尿以后,把马桶盖子狠狠地给盖上了,这是什么意思?说明嘉靖帝心中已经开始不满了。
所以深知嘉靖皇帝心思的严嵩赶紧出来打圆场,斥责了儿子严世藩几句,这才让这会议继续开下去。
这就看出来嘉靖帝的厉害了吧,一句话都不用说,仅仅就摔一下马桶盖,就能把这帮大臣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而这只是嘉靖帝的一个小动作,接下来还有。
而当工部把制造战船造成的三百万两银子的亏空记载了兵部头上的时候,张居正又站出来反对。但是经过严世藩的解释,却说这船是为了给宫里运送木料,给市舶司运送货物,只是暂时借用的。这个时候司礼监吕芳也出来核实了一下,证明严世藩说的确实是实话。
然后重点来了,嘉靖帝听了他们的讨论以后,用磬杵敲了一下磬,意思就是同意事情这样办。
听到磬声以后,严世藩和严嵩明显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一下,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关算是过去了。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张居正、高拱等人,他们的脸上明显流露出来对这么处理的不满,但是却无话可说。
因为磬声一响,就代表经过了皇帝的授意,那么这就不代表某个大臣的意见,而是代表着皇帝的命令。皇帝的命令,又是不可违背的。
而之后关于工部亏空的四百万两银子,也是同样引起了双方的争议。对于处理的结果,高拱等人同样不满,但是嘉靖皇帝敲了磬以后,事情就只能这么办了。
果然磬响以后,吕芳马上提出这笔账可以通过,高拱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签了字。
所以说从两个举动,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嘉靖皇帝对于朝局是有强大的掌控能力的。他不需要说一句话,仅仅通过摔一下马桶盖,敲一下磬,就能传达出来自己的意思,并且还能让大臣们妥协。这足以说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嘉靖帝都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并且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臣们才能准确地了解他的意思。
嘉靖帝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这就是他真正可怕的地方,相比于语言这种直接的方式,通过这些隐晦的方式,更加能够保持一个皇帝的威严。因为这些小动作,皇帝并不明说是什么意思,是完全需要大臣们去猜,但是猜的对不对,最后的解释权却是在皇帝的手中。
这样就让大臣们如履薄冰,从而皇帝就可以占据主动权,对大臣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如果对比一下历史上的汉献帝等皇帝,嘉靖帝的厉害之处,他对权谋之术的玩弄,就显得更加的恐怖了。
这期的讲解就结束了,下期咱接着聊,对大明王朝1566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喜欢笔者文章的也欢迎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