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最欣赏的人是谁?不是魏元忠,也不是李昭德,而是此人
创始人
2024-11-09 09:35:36
0

原标题:武则天最欣赏的人是谁?不是魏元忠,也不是李昭德,而是此人

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女性,在过去男尊女卑的社会体制下,她敢以一己之力与整个时代对抗,可见她的胆识与魄力,她的一生所开创的功业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让世间任何人在她面前自惭形秽。

武则天从临朝称制到建立武周再到最后的风烛残年,在她这传奇的一生里有没有人真正走进过她的世界、得到她的认可、受到她的尊重呢?毫无疑问,绝对有,虽然武则天凶狠、残忍、暴戾,死在她手下的德高望重之士不计其数,但是却有三个人是真正被武则天委以重用并十分器重的。

这三个人分别是魏元忠、李昭德、狄仁杰,其中狄仁杰在武则天心里的地位又远远不是魏元忠和李昭德可比的,如果说对魏元忠和李昭德二人,武则天是爱慕其才,那么对于狄仁杰,武则天则是爱其才、敬其德,对狄仁杰已经到了近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武则天为什么会对狄仁杰如此欣赏、厚爱和信任呢?因为在狄仁杰的身上有一点跟她出奇的相似——爱民如子。

这一点绝非虚妄和吹捧,武则天虽然在对待政敌上面一贯是斩尽杀绝的作风,但是在对待百姓方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不管任何人,只要胆敢鱼肉乡里、欺压百姓,那么武则天收拾起来是绝不含糊的。

当时有一名叫苏安恒的布衣百姓,三次上书要求武则天退位还政李唐,这种言论如果换成文武公卿,可能早就丢了性命,但是对待苏安恒却是极尽宽怀不予追究,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背后是百姓,为了体察百姓疾苦,武则天还下令百姓可以直接对宰相和皇帝上书言事,这些都是她爱戴百姓的见证。

武则天却能够在狄仁杰的身上看到这种爱民如子的品质,抛开神探狄仁杰给我们造成的这种爱民形象不谈,就说发生在狄仁杰身上的真实案件。

当年契丹叛乱,因为战场统帅的无能使得战火由境外波及到了中原境内,魏州刺史为了抵御契丹,让百姓放下耕作,进入城中戍守城池,闹得当地民怨沸腾,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到任后,让百姓返田耕作,一切如常,最后契丹军不战而退。

狄仁杰的一生曾在多地任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百姓的真心拥戴,所以狄仁杰在天下百姓的心中有着特别高的声望。武则天正是看到了狄仁杰身上的这一特质,所以才会对其特别信任和欣赏。

欣赏到称呼狄仁杰为国老,欣赏到不让狄仁杰对她实行跪拜之礼,欣赏到对狄仁杰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只要是狄仁杰推荐的人选,武则天不加审核一律重用,欣赏到狄仁杰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痛呼‘朝堂空矣’。

也正是因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这种重用和无条件的信任,以至于狄仁杰向武则天提出拥立李显为太子,暴露出想要复辟李唐的想法时,武则天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全部采纳。

反观武则天对待魏元忠和李昭德的态度则完全不同,李昭德当年为相时,武则天也曾推心置腹,想要树立明君贤臣的典范,但是因为李昭德强势霸道,打压异己,后被武则天罢官,随后又被冠以谋反罪处死。

魏元忠一生也是为武则天立下了赫赫功勋,虽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也曾三次上刑场,游走于鬼门关之间,如果不是武则天不忍,魏元忠可能也步李昭德后尘了。

唯有狄仁杰,一生除了被冤枉进入一次大牢外,在野则替民谋福,在朝则为君分忧,一生小心翼翼的维护者李唐和武周这两条尴尬的底线,尽己所能,使武周昌盛又不使李唐覆灭,至唐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侵华日军将领山田国太郎中将,曾以第二军司令部情报课长、战车第5大队长、陆军公主岭学校战车教导队长、陆...
原创 蒋... 抗战初期,蒋介石迫于全国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由国民党、共产党、职教社、救国会等十几个党派组成一个咨询...
原创 陈... 在我国的众多开国上将中,陈明仁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在北伐战争和抗战时屡立战功,还曾...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你... 从《金枝欲孽》到红火一时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一系列的清宫戏,后宫嫔妃们是种热衷于宫斗,后宫争宠...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之... 皆知,东吴有四大都督。最牛逼的是周郎,一个赤壁之战,便奠定了三国格局。以至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给孙权写...
原创 李...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都不是一般的人,想要降服众人一条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江作为这些人的头领,下了不少...
原创 从...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皇帝,世人只知道他的老婆武则天如何叱咤风云,而殊不知这位在电视...
原创 蒋... 1955年第一次大授衔时,元帅当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元帅,当年已是69岁高龄,大将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
原创 统... 吴三桂和清朝之间的斗争,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初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以求援为名,这就好比唐肃宗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