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最欣赏的人是谁?不是魏元忠,也不是李昭德,而是此人
创始人
2024-11-09 09:35:36
0

原标题:武则天最欣赏的人是谁?不是魏元忠,也不是李昭德,而是此人

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女性,在过去男尊女卑的社会体制下,她敢以一己之力与整个时代对抗,可见她的胆识与魄力,她的一生所开创的功业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让世间任何人在她面前自惭形秽。

武则天从临朝称制到建立武周再到最后的风烛残年,在她这传奇的一生里有没有人真正走进过她的世界、得到她的认可、受到她的尊重呢?毫无疑问,绝对有,虽然武则天凶狠、残忍、暴戾,死在她手下的德高望重之士不计其数,但是却有三个人是真正被武则天委以重用并十分器重的。

这三个人分别是魏元忠、李昭德、狄仁杰,其中狄仁杰在武则天心里的地位又远远不是魏元忠和李昭德可比的,如果说对魏元忠和李昭德二人,武则天是爱慕其才,那么对于狄仁杰,武则天则是爱其才、敬其德,对狄仁杰已经到了近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武则天为什么会对狄仁杰如此欣赏、厚爱和信任呢?因为在狄仁杰的身上有一点跟她出奇的相似——爱民如子。

这一点绝非虚妄和吹捧,武则天虽然在对待政敌上面一贯是斩尽杀绝的作风,但是在对待百姓方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不管任何人,只要胆敢鱼肉乡里、欺压百姓,那么武则天收拾起来是绝不含糊的。

当时有一名叫苏安恒的布衣百姓,三次上书要求武则天退位还政李唐,这种言论如果换成文武公卿,可能早就丢了性命,但是对待苏安恒却是极尽宽怀不予追究,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背后是百姓,为了体察百姓疾苦,武则天还下令百姓可以直接对宰相和皇帝上书言事,这些都是她爱戴百姓的见证。

武则天却能够在狄仁杰的身上看到这种爱民如子的品质,抛开神探狄仁杰给我们造成的这种爱民形象不谈,就说发生在狄仁杰身上的真实案件。

当年契丹叛乱,因为战场统帅的无能使得战火由境外波及到了中原境内,魏州刺史为了抵御契丹,让百姓放下耕作,进入城中戍守城池,闹得当地民怨沸腾,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到任后,让百姓返田耕作,一切如常,最后契丹军不战而退。

狄仁杰的一生曾在多地任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百姓的真心拥戴,所以狄仁杰在天下百姓的心中有着特别高的声望。武则天正是看到了狄仁杰身上的这一特质,所以才会对其特别信任和欣赏。

欣赏到称呼狄仁杰为国老,欣赏到不让狄仁杰对她实行跪拜之礼,欣赏到对狄仁杰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只要是狄仁杰推荐的人选,武则天不加审核一律重用,欣赏到狄仁杰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痛呼‘朝堂空矣’。

也正是因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这种重用和无条件的信任,以至于狄仁杰向武则天提出拥立李显为太子,暴露出想要复辟李唐的想法时,武则天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全部采纳。

反观武则天对待魏元忠和李昭德的态度则完全不同,李昭德当年为相时,武则天也曾推心置腹,想要树立明君贤臣的典范,但是因为李昭德强势霸道,打压异己,后被武则天罢官,随后又被冠以谋反罪处死。

魏元忠一生也是为武则天立下了赫赫功勋,虽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也曾三次上刑场,游走于鬼门关之间,如果不是武则天不忍,魏元忠可能也步李昭德后尘了。

唯有狄仁杰,一生除了被冤枉进入一次大牢外,在野则替民谋福,在朝则为君分忧,一生小心翼翼的维护者李唐和武周这两条尴尬的底线,尽己所能,使武周昌盛又不使李唐覆灭,至唐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 其实这是一个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问题,中国的封建王朝超不过三百年,绝非巧合。 与中国相比,古代的西方王...
原创 清...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不仅能便捷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丰富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民... 好的,我会保持原文的意思和字数差不多,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来丰富内容。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 --- ...
原创 李...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通过一系列军事征服,成功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君...
原创 毛...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按照你的要求进行改写,保持语义不变,字数差异不大,并加入一些细节描写。 ---...
原创 清... 在中华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清朝的兴衰宛如一场梦幻般的旅程,每个朝代都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光彩。...
原创 汉... 楚汉之争终于以刘邦的胜利落下帷幕,标志着汉朝的崛起,也意味着分裂的时代走向了统一。刘邦通过自己的智慧...
原创 朱... 1938年8月,活跃在华北抗日战场、表现出色的344旅旅长徐海东因病倒下。多年来,他一直带病坚持作战...
原创 汉...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但总字数不会有太大变...
原创 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经过改编成立了新四军。新四军成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