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国存在五千年的历史,那么这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事情发生。在明朝时期就有很多故事,关于皇帝传承,我们一直认为都是子承父业,由皇帝的儿子继承,可是在明朝时期,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有由朱元璋的孙子继承皇位,朱元璋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自己的孙子,这件事情让很多人不理解,难道不是应该交给儿子吗?
其实刚开始,朱元璋属意自己的儿子朱标当皇帝,不过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所以他只能选择其他人,也因为爱屋及乌,所以才比较看重朱允炆。在朱元璋攻打南京的时候,当时朱标出生了,也因为朱标出生,让朱元璋获得战争胜利,所以他觉得这个儿子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对自己的儿子朱标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物。
毕竟长子在古代的时候都受父母重视,不像现在的人,都比较看重最小的儿子。那么身为长子,朱标身上就肩负了很多责任,朱元璋总是给他安排很多课程,让他好好学习,希望以后能够治理好国家。在学习过程中,他表现非常优秀。而且是一个非常仁义的人,朱元璋也以为他以后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因为受到朱元璋的影响,所以其他的儿子也都能够听从哥哥的话,他们都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和哥哥朱标相比。朱标在世的时候,也参与了朝政。当时有很多大臣支持他,可以说他当时已经羽翼丰满,如果继承皇位的话,也能够稳定局面,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将士都愿意服从朱标。当时还有一个大臣提醒朱标,说他的弟弟朱棣不是一个善茬。
不过朱标并不在意,他比较仁慈,觉得只要有他在,弟弟们不可能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他觉得弟弟对他很恭顺,可是与他相比,朱棣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在用兵上就能够看出来他的策略,能够战胜很多敌军将领。所以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知道,如果朱标继位的话,那么他不会对自己的弟弟赶尽杀绝。
朱棣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他或许不会起兵反叛,毕竟没有削藩,就不会影响他的势力,朱棣这个人也很聪明,他又怎么可能自取其辱。毕竟谋反的事情,最后的结果都是成王败寇。所以那个时候,朱棣确实也没有非分之想,他觉得大哥朱标在,他就愿意听大哥的话,而且不当皇帝,朱棣也可以逍遥自在地活着,当一个闲散王爷也不错。
当时朱棣还生了很多孩子,他有五个女儿,四个儿子。从他这样行为就能够看出来,他就是想要做一个闲散王爷,享受生活。不过后来在朱标去世以后,朱棣就有了其他心思,他觉得大哥没有了,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完全有机会可以继承皇位。所以他不再想当一个王爷,而且当时他的侄子朱允炆实力不如朱标,并且他也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如果朱棣起兵反叛,成功率非常高。也就是因为看懂这样的局势,所以当时朱棣决定起兵反叛。当时在朱标手下,还有几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完全就可以打败朱棣,所以朱棣自然不可能反叛,明知自己会战败,在朱棣手下,能够任用的人才比不上朱标,朱标具有绝对的威望,有很多大臣都觉得他是正统。所以朱标在世的时候,朱棣不会反叛,也没有反叛的心思,那样他就会老老实实做自己分内的事情。
结语:他可能会为了朱标去镇守边疆,或者是守着自己的封地好好生活。过着惬意的生活,繁衍子嗣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所以朱标如果没死,他是不会削藩的,而朱棣不是不敢造反,是不会造反。可见历史中的事件有很多都是注定的,万事没有如果,朱标就是因为意外去世,才有了后来的事情。历史的发展不能改变,那么这些历史事件也能够说明,很多人注定是会成就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