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称帝后,是如何处置朱标一家的,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竟是这个
创始人
2025-06-29 19:32:35
0

古代历史上没有一次远洋航海旅行能如郑和下西洋一般规模宏大,郑和下西洋相信各位看官小时候都在课本上有学习过,但是郑和此行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不少喜爱历史的看官肯定就会说,郑和这一行,肯定是为了像世界各国展示大明朝的国威,好让周边的小国,俯首称臣啊。毕竟在当时,大明朝的经济实力可谓是世界前列啊。但小编最近在某些书籍记载中才发现,原来郑和下西洋其实背后还有着这样的一个大秘密。郑和当初竟然是为了追捕朱允炆!这到底是真是假呢?且听小编细细说来,咱们接着往下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郑和乃是明成祖朱棣心腹宦官,十岁就开始跟随着朱棣,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的时候主动请缨,而且作战英勇,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得名郑和,当时人称“国姓爷”。而郑和下西洋,却始于一场大火,正是那场大火烧了南京的皇宫,让当时的建文帝不见了踪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野史中曾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是化妆成僧人逃离了皇宫,在寺庙里孤独终老。也有的记载说,朱允炆逃到了海外。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答案。这对于刚刚发动军事政变夺取皇位的朱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眼中钉。他也没有答案。而他特别需要这个答案。于是,他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他这位生死未卜的侄子。这一切也只为了让他的统治不再受威胁。

但提到朱棣,他的确是明朝皇帝中很有作为的皇帝,修撰了《永乐大典》,还亲自带兵杀入漠北,致使北元再无还手之力。作为皇帝,他是一位极好的君王。但却算不上一位好家人,他对于同室宗亲的冷漠和残酷,也是让后人对他颇有争议。但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皇权只有拿鲜血来牢固。皇位自古就是散发着血腥味的高台,通往高台的路上倒下了无数的人,只有那些足够坚韧,甚至冷血的人才能有资格通向最高处。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对自己对手从来没手软过,哪怕他是自己的亲人。

建文帝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登基以后,尊奉自己的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母亲吕氏为皇太后,封自己的兄弟们为王。而在朱棣夺取大明帝国的控制权之后,这些虚名朱棣也不愿放过,先是剥夺了大哥朱标的封号,又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朱标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夺去爵位贬为庶民,甚至还将他们软禁起来。最后只剩的朱标的小儿子朱允熙,朱棣大概是亲情的作用,亦或是对杀戮的厌倦,只是将朱允熙改封,并让他去为朱标守陵。可后来,朱棣还是起了杀心,连同朱允熙的生母一起赶到朱标的陵园,而朱标的陵园也是莫名失火,一场大火后也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包括看守陵园的朱允熙和他的母妃。这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自然也不用多说了。

而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的死活一直是如鲠在喉。无数个夜晚,他都想找到这位侄子,所以他派出密探四处搜索,而郑和也是其中的一支。而这样做的原因显而易见,倘若日后一旦是有人假冒着建文帝名号出来闹事,或者建文帝又要夺回皇位,对他统治的一次重大挑战。从皇权的角度来说,找到建文帝,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历史数千年,历代王朝更迭,总是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小编今天讲的大明朝朱允炆的故事也只不过是大明朝数百年历史中的一小段。而至于朱允炆最终去了哪,至今仍是个谜团。而朱莉登上皇位后,对于同室宗亲的屠戮,至今也是颇受争议,各位看官你们是怎么看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到这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
商鞅变法后的政治危机:秦惠文王... 商鞅的车裂之刑,根本原因在于他功高震主。在古代皇族中,皇室成员往往难以脱离“出头鸟”的命运。从秦孝公...
原创 王... 周王朝的衰败让中国有了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终结了诸侯国战火纷飞的时代。这一次的大统一为日后...
原创 商... 我们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关于商鞅变法的很多制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
原创 刘... 刘邦,大汉王朝的缔造者,汉族的称呼由他创造的王朝而来。韩信,历代敬仰的兵家之仙。韩信得刘邦授权后可以...
原创 原...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14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共和国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当...
原创 战... 文|飞鱼说史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所在,迁都之举关系重大,甚...
原创 管... 周朝到了春秋的时候,国家的权力已经日益衰微,再也没有能力能够掌控日益强大的诸侯国了。诸侯们国强大肯定...
原创 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收藏了众多从当地出土的青铜器,宝鸡因此被称为“青铜之乡”。其中作为镇馆之宝的逨盘不...
原创 了... 了解历史——商朝,商朝怎么就灭亡了,任真的全在纣王帝辛吗?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