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去病之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难道真与汉武帝刘彻有关吗?
创始人
2025-06-29 18:02:07
0

冠军侯霍去病虽然英勇无敌,但体质并非绝佳,起码幼年时体弱多病,否则也不会取“去病”的名字。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他为何会在二十几岁时就突然辞世,个中包含着诸多的隐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他是西汉武帝时期成功的军事家和“不成功”的政治家,与卫青一起并称为“帝国双壁”。

霍去病成名很早,他善于进行长途奔袭和骑兵作战,深入贯彻执行了武帝刘彻提出的“大迂回”和“大穿插”的战争思路,多次有效击退了匈奴的进攻,还主动出击并扭转了西汉以来对于匈奴的长期战略守势。

不过,处于人生巅峰的霍去病却在元狩六年时就突然辞世,仅仅二十三岁。为了彰显霍去病的不朽功绩,汉武帝下旨追封他为景桓侯。据《史记》记载:

去病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而在《汉书》中,也有对他的详细记载:

去病薨。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史记》和《汉书》作为权威正史,对于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青年将军,一个用“卒”字,一个用“薨”字,言语何其简单。而与此同时,对于武帝刘彻如何去祭奠霍去病却进行了详细记载,让人费解的同时,感觉到其中的欲盖弥彰之意。

不难发现,史料是在有意隐瞒一些事实,那就是霍去病的真正死因。

关于这个疑问,后世已经存在了多种不同的声音。比如,死于瘟疫、死于疾病或者死于外戚的卫氏集团。

一、死于瘟疫

霍去病在远征匈奴时,多次进行了长途奔袭和纵深作战。这种战法,虽然能起到出其不意和攻其不备的效果,逼迫匈奴一退再退甚至远离了汉朝的疆域。

但是,长途奔袭作战有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没有供给,没有后勤保障,完全都是取食于敌,即取即食。说白了,在攻击匈奴时,只能依靠抢夺敌人的牛羊马匹和粮草水源来完成自身的给养。

眼见霍去病攻势凌厉,匈奴人只能使用歪招儿,把得瘟疫而死的牛羊故意丢到水源中。不明就里的霍去病军团,在饮用了这些水源后感染了瘟疫,最后因此而亡。

不过,这一说法的漏洞很多。第一,如若真是瘟疫,那感染者绝不是霍去病一人,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必然会大面积传播。但是,史料并没有关于这段时期西汉发生瘟疫的记载;第二,霍去病是在大战后第三年才死,任何瘟疫也不会有这么长时间的潜伏期。

二、死于疾病

这是目前关于霍去病死因流传最广的提法,也是被官方所推崇和认可的一种。据褚少孙所编修的《史记·建元已来侯者年表》记载:

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

插一句,司马迁过世后《史记》遗失了部分内容,由褚少孙进行了具体的补充和修订工作。在补充的内容中,他以霍光的口吻承认霍去病是死于疾病。

霍去病幼年身体不好,为了驱病才故意起了一个贱名。比如,汉宣帝刘询在流落民间时,就曾经取名叫刘病已。

长期的军旅生涯,终于诱发他旧疾复发,而且霍去病的儿子霍嬗也是患病早逝,相当于为霍去病早逝提供了一些佐证。

三、死于外戚

伴随着卫氏的崛起,卫青出任大司马大将军,迎娶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为妻;卫子夫则被汉武帝册封为皇后,并且还诞下了太子刘据。

一向嗜权的汉武帝自然心知肚明,他担心外戚崛起会乱政,更担心自己的儿子刘据被外戚架空。因此,他开始逐步重用霍去病,希望制约卫青的势力。据《汉书》记载:

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领五万骑,步兵及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所斩捕功已多于青。

在汉武帝的倾斜下,卫青已经被霍去病逐渐赶超。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

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

这种情形,在漠北大战后更加明显。对此,生性谦和的卫青或许还能容忍,但卫氏集团的其他成员却越来越将霍去病视为了障碍。

虽然说,霍去病属于卫青的外甥,但在家族利益和皇位传承等众多因素下,太多人都可能会出手,置霍去病于死地。比如,平阳公主、卫皇后、卫伉等人。

除了以上提法外,笔者个人认为,还有一个人拥有最大的可能,那就是汉武帝本人。

“封狼居胥,禅于姑衍”是霍去病军事生涯的最高峰,他本意是为了祭拜天地,宣誓大汉王朝的主权,也为了震慑匈奴残余。但是,这种封禅和祭天仪式,绝对不是谁都可以进行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有资格进行封禅的只有帝王,而且还得是像尧、舜、禹、汤这样的帝王。

霍去病事前没有请示,自己擅自就敢代表汉武帝进行封禅。这是一种逾越,是对皇权的蔑视和窥探。

霍去病封狼居胥发生在公元前119年,而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又亲自到泰山进行了一次封禅。可见,即便已经时隔了九年,但汉武帝还是要通过自己亲自进行封禅来抹去霍去病当年封狼居胥的历史影响。

由此看来,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已经触犯到了汉武帝的逆鳞,只是他当时引而不发罢了。

汉武帝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促成霍去病的崛起,目的就是为了制约卫氏的外戚集团。可霍去病却没有领会深意,或者说他已经领会到了,但还固执的维系着自己与卫氏的亲情关系,终遭到了汉武帝的彻底清算。

元狩六年,也就是霍去病去世前的几个月,极少参与政治事务的他却联同了丞相、御史大夫、太仆、太子少傅等高级官员,他们共同上疏武帝请求“册立三王”。据《史记》记载:

今臣去病上疏,昧死请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

皇子封王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对于卫氏集团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皇子们一旦封王就要远离长安而前往藩国赴任,刘据的太子之位就会更加稳固,避免其他人争储。说白了,“请立三王”表面看起来是为了册封三位皇子,实际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卫氏集团。

尽管极其不情愿,但朝臣依照祖制上疏,汉武帝只好把刘闳、刘旦、刘胥分别册封为齐王、燕王和广陵王,并安排他们出京就藩。

此后,武帝刘彻强烈感受到了外戚卫氏的威胁,感受到了他们的结党营私,甚至感受到了两个大司马大将军之间的共进退。为了稳固军权,霍去病已经到了不得不杀的地步。

这一事件没过多久,霍去病就突然莫名其妙地去世了,甚至都没有征兆。个人大胆猜测,霍去病很可能是被刘彻秘密赐死的。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史料对于霍去病之死闪烁其词而欲言又止。

说到底,霍去病只是政治斗争下的一个牺牲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
商鞅变法后的政治危机:秦惠文王... 商鞅的车裂之刑,根本原因在于他功高震主。在古代皇族中,皇室成员往往难以脱离“出头鸟”的命运。从秦孝公...
原创 王... 周王朝的衰败让中国有了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终结了诸侯国战火纷飞的时代。这一次的大统一为日后...
原创 商... 我们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关于商鞅变法的很多制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
原创 刘... 刘邦,大汉王朝的缔造者,汉族的称呼由他创造的王朝而来。韩信,历代敬仰的兵家之仙。韩信得刘邦授权后可以...
原创 原...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14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共和国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当...
原创 战... 文|飞鱼说史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所在,迁都之举关系重大,甚...
原创 管... 周朝到了春秋的时候,国家的权力已经日益衰微,再也没有能力能够掌控日益强大的诸侯国了。诸侯们国强大肯定...
原创 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收藏了众多从当地出土的青铜器,宝鸡因此被称为“青铜之乡”。其中作为镇馆之宝的逨盘不...
原创 了... 了解历史——商朝,商朝怎么就灭亡了,任真的全在纣王帝辛吗?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