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不韦为何要明知故犯,即使你看懂了,为什么做事还是会重蹈覆辙
创始人
2025-06-29 18:02:01
0

吕不韦为何明知道自己功高盖主,还要继续的看轻嬴政,独断专行呢?这种心态或许很少有人能够懂得。现代人看懂了,总是在说吕不韦这个人思想有问题,但是现代的自己看懂了,为什么有的时候做事还是会重蹈覆辙呢?

吕不韦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活虽然很好,不愁吃穿,不愁将来,但是对于当时对于身份低贱的商人来说,能够跻身上层主流圈里,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也是他一生的梦想。特别是对于自己身负才华,而且才华在自己的手里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既然正在实现又有几个人能放手呢?

吕不韦总是用大王还小为借口,其实就是现在嬴政亲政前把自己想做的事情给全部做了,这样即使是身死,也无憾了。这一点在《大秦赋》中吕不韦和李斯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并不是他自己不知道,也不是没有人给他说过,只是他自己在装聋作哑而已。

李斯的忠告虽然很是刺耳,但是作为丞相的吕不韦,不仅没有生气,还把他引荐到了嬴政的身边,从这一点来看,吕不韦并不是完全不像让嬴政学到东西,或者说他只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梦想而已。

吕不韦想要编撰一部书,也就是后来的《吕氏春秋》,这部书按照吕不韦的说法,就是大秦统一之后的治国典范,嬴政什么都不用干,只要按照这个去做就行了,从这点上来说,吕不韦确实有点过了,而此时他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还是高于嬴政的,这一点他坚信不疑,所以在别人对于他提出质疑的时候,他总是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在当时可以看到吕不韦做的事情完全是为了大秦一统之江山而努力,但是他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当时自己的权力和梦想交织而成的一种对于现实掌控的一种快感。这一点在现实中我们也有,就是在自己认为自己能力很强的时候,做事情游刃有余,对于别人的建议总是不屑一顾,殊不知自己已经走在了吕不韦的老路上。

在古代,吕不韦的结局不是太好,在现代,职场上升职无望,家庭中则无所谓和睦,事业上肯定会止步不前。因此来说,总是要低调做人,不要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很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任何一个人,地球都可以照样转。不能明知自己是错的,还要再错上加错,那么结果或许真的不会太好。

不知道你对此观点是否认同,欢迎评论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
商鞅变法后的政治危机:秦惠文王... 商鞅的车裂之刑,根本原因在于他功高震主。在古代皇族中,皇室成员往往难以脱离“出头鸟”的命运。从秦孝公...
原创 王... 周王朝的衰败让中国有了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终结了诸侯国战火纷飞的时代。这一次的大统一为日后...
原创 商... 我们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关于商鞅变法的很多制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
原创 刘... 刘邦,大汉王朝的缔造者,汉族的称呼由他创造的王朝而来。韩信,历代敬仰的兵家之仙。韩信得刘邦授权后可以...
原创 原...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14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共和国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当...
原创 战... 文|飞鱼说史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所在,迁都之举关系重大,甚...
原创 管... 周朝到了春秋的时候,国家的权力已经日益衰微,再也没有能力能够掌控日益强大的诸侯国了。诸侯们国强大肯定...
原创 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收藏了众多从当地出土的青铜器,宝鸡因此被称为“青铜之乡”。其中作为镇馆之宝的逨盘不...
原创 了... 了解历史——商朝,商朝怎么就灭亡了,任真的全在纣王帝辛吗?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