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满清朝廷的掘墓者慈禧太后的一生恶贯满盈,她一生沉迷享受,骄奢淫逸,完全不顾王朝以人民,当年在八国联军联合侵华的情况下,她依然没有放弃享受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质量完全没有任何的改变。
后世之人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大部分都是不好的,甚至是谩骂的,但是慈禧太后一生也留下了许多的疑云,比如她的尸身为什么不腐?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去世时间是一前一后,光绪皇帝早于自己太后前一天去世,因此光绪皇帝的去世原因也被后世之人诟病,很多人认为是慈禧太后派人毒杀了光绪皇帝。
由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政见不同,所以慈禧太后很担心自己死后,光绪皇帝掌权,对自己不利,因此为了杜绝隐患,一劳永逸,所以慈禧太后决定在自己死之前把光绪皇帝带走。虽然这一说法只是民间的流传,但是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自古以来,帝王的下葬都是有礼仪制度的,甚至于很多的帝王在生前都开始修建自己死后的地宫,可是光绪皇帝不一样,光绪皇帝应该属于满清历史时期最悲催的一位帝王了。
他空有救国之心,但是却手中没有权力,甚至自己生前根本没有修建过死后地宫,他匆匆忙忙的走了,导致根本就准备不充分,所以在仓促之下修建好了崇陵,此时光绪皇帝才算是有一丝安寝之地。
相比较光绪皇帝的寒酸,那么慈禧太后就算是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也是轰轰烈烈,慈禧太后的陵墓修建非常的豪华,相传当年慈禧太后死后的陪葬品中,有一个硕大的夜明珠。
夜明珠是分成两半的,当它合二为一的时候就会发出光亮,即使在黑暗的陵墓内也能够看见头发丝,正是因为这颗夜明珠诱惑力巨大,所以才让孙殿英铤而走险,盗取慈禧皇陵。
从慈禧太后去世到她下葬足足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因为陪葬品实在是太多,所以只能够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再下葬。所以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必须要做好防腐的处理,曾经高高在上的太后,死后也要享受最好的待遇。
据说当年孙殿英能够顺利地找到慈禧皇陵的入口,还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内侍李连英的帮助。当年李连英帮助安葬慈禧太后之后,他便把这一系列的经历写成册,交给了他的侄子,而此时的孙殿英无意之间得到了这本地宫的秘籍,所以就出现了后续的事情。
很多人把自己太后口中的夜明珠神化了,认为是夜明珠拥有防腐的功效,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可以证明夜明珠根本没有防腐的能力。因此慈禧太后当年尸身不腐,并不是夜明珠的缘故。
慈禧太后的棺椁是由金丝楠木做成的,金丝楠木是专供给皇室所用的木材,由于其密闭性,所以非常的珍贵,基本上在明末时期就已经濒临灭绝了。但是慈禧太后的棺椁由金丝楠木做成之后还经过了许多的工序,导致这棺椁根本就密不透风,与空气隔绝,所以金丝楠木棺椁是慈禧太后尸身没有腐烂的根本原因当金丝楠木被撬开之后,空气流通进入直接导致了尸身氧化,腐败。
同时为了保证自己太后的棺椁是干燥的,所以又放出了许多奇珍异宝以及名贵的香料,所以结合以上两点原因,是慈禧太后尸身能够保存长久的根本原因。而慈禧太后当年去世的原因,是因为得了痢疾,经过半个多月的腹泻,渐渐的也就离世了。正是因为这一场病,使得慈禧太后的身体基本上掏空了,因此基本上杜绝了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总结:既然防腐功效已经做得如此之好了,为什么自己太后下葬的时候,仍然会有臭气熏天的现象呢?由于自己太后的棺椁是金丝楠木制作的,所以纵然是尸体腐烂了,也不可能有异味传出。
但是因为太后去世,送葬队伍很长,一路车马随行,路上会有许多动物排泄出来的粪便,所以很大一种可能是这些动物粪便的味道。既然是如此长的送葬队伍,他们必然要做好提前准备,所以动物随处排泄粪便的可能性并不高。
但是仍然有臭气熏天的现象,这就可以证明慈禧太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恶劣的,大家对她是痛恨的,纵然她死后排场很大,但是她仍然受到了万世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