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松锦之战:明朝国运的转折点,一场毫无意义的悲剧
创始人
2025-09-15 16:32:52
0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场对明朝命运影响巨大的战役 —— 松锦之战。这场仗啊,真可谓是明朝国运的转折点,还被不少人认为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悲剧呢。

明朝末年,局势那叫一个乱。关外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势力越来越大,对明朝虎视眈眈。明朝这边呢,在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开始构筑关宁锦防线,想着能挡住后金的进攻。这防线啊,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中间还修了好多堡台,就像一个个小据点,相互联防。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从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从宁远经连山、塔山、松山、锦州,一直到大凌河,每段都差不多 100 公里长。北段主要是赵率教负责修建的,后来明军靠着这条防线,在宁锦之战中让皇太极无功而返。

皇太极称帝之后,那野心更大了。一方面,他不断派大军入关,深入明朝腹地,把明朝的有生力量打得够呛;另一方面,在关外宁锦一线,也和明朝展开了激烈争夺。锦州,可是明朝在辽西的重要军事重镇,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都设在这里呢。

早在明崇祯四年,祖大寿奉命在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结果城还没修完,城墙雉堞都没弄好,皇太极的大军就杀过来了,把大凌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城里的将士们吓得不轻,祖大寿也试着突围了几次,可都被金兵给打了回去。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十天后,就开始劝祖大寿投降。祖大寿后来实在是弹尽粮绝了,在让皇太极对天发誓不杀将吏兵民后,开城投降了。皇太极那时候为了收服祖大寿,可下了不少功夫,又是派人把祖大寿的族人软禁起来但还优待着,又是和祖大寿一起登坛发誓祭天,之后还设宴庆贺。可没想到啊,祖大寿这是诈降。后来回到明朝那边,明朝又派重兵驻守锦州,加固城池,就想把锦州打造成阻挡清兵西进的坚固堡垒。皇太极心里清楚,要想入关,就得先打通这关宁锦防线,而锦州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到了明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吸取了之前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想出了个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他让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去修筑义州城。这义州城位置可好啦,在广宁与锦州之间的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地还肥沃。在这儿筑城屯田,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攻锦的前哨阵地,而且要是打锦州,这里还是绝佳的后勤补给基地呢。同年六月,皇太极就指挥清兵来到锦州,开始了这场持久战。他把围城的清兵分成两班,一个月轮换一次。清兵还把锦州城外的庄稼都收割了,把明军在锦州外围的据点也都扫荡干净,彻底切断了锦州明军和外界的联系。第二年三月,皇太极又进一步行动,在锦州城外筑起好多座营垒,环城排列,营垒外深挖壕沟,还树起栅木,各营之间又有深壕相连,这下锦州被围得那叫一个严实。明军守城主将祖大寿,他带的军队里有不少蒙古人。城被围久了,这些蒙古人就起了叛心,偷偷和济尔哈朗联系。祖大寿知道后想抓这些叛军首领,可行事不密,被叛军抢先和明军交战了。济尔哈朗知道后,趁机攻城,里应外合,祖大寿没办法,只能退到内城坚守。

崇祯十四年三月,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投降清朝,清兵顺利攻占锦州外城。这下,清兵算是完成了对锦州城的包围,把护城河都填平了,城墙也毁坏了,明朝想给锦州送外援和补给都送不进去了。祖大寿赶紧向明廷报告说:“锦城的粮米就够吃一个多月了,喂马的豆连一个月都撑不了。要是清兵再急攻,宁锦两城可就危险了,松、杏、锦三城也就岌岌可危啦。”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赶忙命令洪承畴带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这八总兵,带着十三万步骑,赶紧出关,到宁远会合,去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从北京出发去锦州,他可不敢贸然前进,先驻扎在宁远,观察锦州的形势。他还向朝廷表示:“大敌当前,这战事太凶险了。想赶紧解锦州之围,可这兵马形势又不允许太急。战死的士兵刚埋了,受伤的战士还没好利索呢。半个月之内,再下令决战,才能缓解锦州之急。” 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因为兵多粮饷紧张,主张速战速决,一个劲儿地催洪承畴进军。崇祯帝也诏令洪承畴 “刻期进兵”,还派马绍愉、张若麒去督促决战。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带着八总兵、十三万人出发了。七月二十八日,大军到了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明清双方在这儿就开始打起来了,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清朝的兵马死伤不少。初战的时候,清兵失利,差点就溃败了。洪承畴还把吴三桂列为首功,说他 “英气勇略,两年来,以清廉和英勇大大振奋辽东兵马的勇气,作战气势更足,这次作战战功尤其多”。二十九日,洪承畴让总兵杨国柱带着部队攻打西石门,结果杨国柱中箭身亡,只能让山西总兵李辅明代替他。那时候明军士气正高呢,可把皇太极给急坏了。

八月,皇太极带病急忙支援锦州。据说当时皇太极正流鼻血呢,可他顾不上自己的病,昼夜兼行 500 多里,赶到了锦州城北的戚家堡。皇太极登上山岗,观察明军的阵势。他一看,洪承畴把阵势布置得挺严整的,忍不住感叹:“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还真是这样,我们的兵将可得小心了。” 他看了好久,想出了破敌的办法。他发现明军 “重兵集结在前,但是后队疏漏很大”,就跟诸将说:“洪承畴的兵阵‘有前权而无后守’,能攻破。” 于是,他定下了掘壕围困、断敌粮道的法子。这壕沟挖得可深了,有八尺深,上面宽一丈二尺,下面特别窄,只能容下脚趾,马过不去,人也不好登。要是掉下去,都没地儿落脚,根本出不来。二十日这一天,清兵拼命挖壕沟,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过松山、杏山之间的通道,一直挖到海口,一连挖了三道大壕沟,把明军包围起来,切断了明军和后方的所有联系,还有粮饷供应。二十一日,洪承畴带兵进攻,双方打得很激烈,可明军没能冲破壕沟。

后来,洪承畴和清兵在松山、锦州地区决战。皇太极还秘密下令让阿济格突袭塔山,趁着潮落的时候,把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十二堆粮草给夺走了。这时候,论兵力,双方人数差不多,明军火器还比清兵多,本来是有机会决一雌雄的。而且明军后路被断,按道理说应该拼死厮杀,才能死里求生,处于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可谁能想到,这八大总兵官却没有督兵奋战。十几年来,明朝连战连败,朝廷又腐朽无能,调度没个章法,有功不赏,有过也不怎么罚。这些将领们都害怕了,也没了斗志。

松锦之战,最终以明军惨败告终。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也再次投降。这场战役之后,明朝在关外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了。松锦之战,真的可以说是拉开了明朝败亡的序幕。明朝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大厦,在这场战役的冲击下,更加风雨飘摇,离崩塌也就不远了。

朋友们,历史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和无奈。松锦之战的教训,也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要是明朝当时的决策能更明智些,将领们能更有斗志些,这场战役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这也只能是我们的一种假设了。好啦,今天关于松锦之战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点历史知识。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发财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雷雨大风+山洪预警!11市有大... 山东省气象台于9月15日16时00分继续发布 陆地大风蓝色预警 :预计16日下午到17日,东北风,东...
国家统计局: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撰文 | 董鑫 9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
1小时后,降雨回波将移出,北京... 北京天气实况 我市大部分地区已出现雷阵雨天气,局地伴有7~9级短时大风。15日11时至13时全市平均...
新生吐槽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宿...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10号宿舍楼环境差。据该网友发布照片显示,宿舍内分上下铺,床架...
深圳一菜场拥堵逼顾客绕圈!社区... 街尽全力 城市治理的末梢在街巷,创新的活力在基层。奥一网“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调研”子栏目“街尽...
中美第一天会谈结束,美财长态度... 在西班牙马德里,中美双方又一次闭门谈判,时间长达6小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来时眉头紧锁,显然,这场...
【中国那些事儿】欧洲媒体:从加... 中国日报网9月15日电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文化、游戏等产品风靡世界,尤其是各种潮玩更是引领了全球流...
西贝发文道歉:多款菜品调整为门... 大象新闻记者 李玮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近日,西贝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这场风波中,我...
来啦~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 来源:德宏州网信办 编辑:刘正谷 审核:余颖 户育崩
请注意,风雨来了! 01 天气实况 今天早晨赣榆和东海等地有雾, 最低气温22℃左右 午后最高气温30℃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