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家,爱新觉罗家族和赫舍里家族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之间有着难解难分的联姻,和无法分割的政治关系,索额图原本是康熙时期的忠臣,是皇帝的心腹。但是最后却因为两件事情招到康熙的厌烦。第一件就是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党派之争。第二件就是干预康熙立太子的事情,这是索额图倒台的关键。
索额图并不是嫡出,所以他父亲死后这爵位和他并没有多大关系,他没有权利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在他的父亲索尼去世之后,索额图才正式踏入官场。康熙八年到康熙四十年,在这三十二的时间里,索额图担任过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位。曾参加过很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像擒鳌拜、平三藩、从征葛尔丹、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都有他的参加,当时他被称为索相。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立太子这件事大费周章。胤礽的母亲是孝诚仁皇后,她在康熙十三年的五月初三的时候,因为生胤礽难产而死,当时她才21岁。索额图是胤礽的外叔公,是皇后的亲叔父,为了家族的利益索额图当然很愿意扶持胤礽登基。
虽然康熙很看好胤礽,但是胤礽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很是失望。最让康熙生气的事情就是索额图居然公然参加到了储君之位的争夺中,甚至还有篡位的意思。
在康熙四十二年的时候索额图在德州为皇太子侍疾之后,在公元1703年的5月,康熙正式和索额图撕破了脸,之后索额图被圈禁于宗人府,在9月21日的时候被饿死。
索额图是权臣这一点是没有办法质疑的,但是索额图同时也是一个忠臣。圈禁在清朝是很常见的,圈禁至死也很常见,就是这圈禁之饿死到是头一遭。至于索额图的饿死和康熙有没有关系这个是没办法确认的。大家都知道,皇上说句话都是拐弯抹角的,万一是下面的人理解错了皇帝的意思,这可不能算到皇帝身上。
康熙可能因为和赫舍里之间的渊源,并不能直接杀掉索额图,所以这能圈禁。但是在宗人府待了四个月的索额图居然被饿死,这里面的蹊跷明眼人一看便知。在宗人府那种地方,饿了不给饭吃,渴了不给水喝,或者病了不给就医,这种事情很常见。底下人都是很会看颜色的,对于皇上的喜好他们是一清二楚。在这种环境下已经67岁的索额图是活不了太久的。
在索额图死后的几年里,康熙对索额图所作所为还是耿耿于怀。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岁大臣们列举了胤礽的种种恶毒的行为,并附上了这段话: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政治家是不会给政敌留太多的情面,但是康熙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就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了。在太子胤礽被废后,索额图的同党大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索额图的子孙也没有逃过这场灾难,其中索额图的两个孩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
康熙在位的时间确实太长了,胤礽这个储君当的有点窝囊,有的时候进退有一点不对,都会被骂。活的可以说是战战兢兢的。
大家对于指责政治斗争失败者的套路都是类似的。康熙在晚年的时候,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的军政大事,全面的进行了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这番话,可能并不是康熙处于客观的位置说出来的,他对索额图的评价并不能信。不过对于康熙伟大的政治家也不需要真实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