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些学者为何称康熙为千古一帝,不为别的,只因他“自毁长城”
创始人
2025-06-29 05:31:42
0

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皇帝,他8岁登机,14岁亲政,亲政之后现实铲除了鳌拜,然后又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一举消灭了三藩和明郑政权,让清朝的政权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集中,也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外,他击败了沙俄,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他三次出征噶尔丹,将西北地区稳定了下来。

在经济上,康熙重视漕运,注意休养生息,他废止了圈地。轻徭薄赋,实行垦荒免税的政策。在文化上,他注重西学,尊儒尚孔,他本是就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大家,他亲临山东曲阜拜谒孔子,创办博学鸿儒科,笼络汉族学子,但是也制造过11起文字狱。

有学者认为康熙是具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素质的,除了以上的这些正确正政策之外,康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多民族的统一和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691年,康熙率诸大臣,皇子和内蒙王公召开了一次史称为“多伦会盟”的大会,这个大会不仅标志着喀尔喀的归顺,还将漠北一举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自此北部和西北都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统一,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蒙古问题也正是宣告了解决。对此,康熙皇帝曾高兴的说过: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在这次多伦会盟之后不久,当时镇守古北口的总兵蔡元上报朝廷,说古北口一带长城已年久失修,希望朝廷可以拨款修缮,但是康熙却拒绝了他,他认为,长城还是废弃了的好,要它根本没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长城在历史上很少能起到阻挡游牧民族的作用,曾经那位被奉为“天可汗”的李世民也曾公开提及过这一点,认为长城作用并不大。

其次,康熙一生奉行的都是他的爷爷皇太极,他的父亲顺治所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思想,这个思想后来在康熙这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而长城的存在,户无疑问会将北方的游牧民族隔绝在外,就像曾经的柏林墙一样,这是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的。没有长城的话,满汉和“三北”的少数民族才能真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没有了内外之分。清朝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康熙说,历代都注重修建长城,但是都无一例外的灭亡了,可见长城修好了也没多大的用,只要让百姓富足无忧,才是真正的治国安邦之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1949年,解放军突破了长江防线,向成都逼近,局势愈加危急。胡宗南看到形势无法挽回,急忙把烂摊子甩给...
理论中原|李庚香 宋淑芳 栾俊... □李庚香 宋淑芳 栾俊毓 文字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而今,随着数智时代的...
原创 开... 改写后的文章: 在我军的历史档案中,翻开开国将帅的传记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在1000多位...
原创 七... 1942年,时局动荡不安,日本的铁蹄已经踏入了中国的领土,战火四起。为了抵御日军的侵袭,杜聿明将军奉...
原创 袁... 好的,我会帮你保持文章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这... 这张照片展示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与著名流体力学家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的合影。照片中的两人穿着朴...
8000余斤猕猴桃被盗 周至警... 近日,西安市周至县公安局通过多警种协作,成功侦破两起系列猕猴桃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某、闵某某等...
原创 曾...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波澜壮阔的岁月里,涌现了大量的仁人志士,他们或投身革命,或为国捐躯,许多人在这个过程...
原创 “... “得传国玺者得天下”,这一传言曾让无数帝王将相为之疯狂。然而,这方承载着至高权力象征的传国玉玺,却在...
原创 日...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最让人难以释怀的国家便是距离其不远的日本。历史上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的三十万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