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时候,因为石敬瑭想当皇帝,自己实力又不够,于是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让契丹人帮助他当皇帝。就这么的,战略要地就成为契丹的地盘。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经过他和他弟弟赵光义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基本统一中国。但因为是基本,赵匡义便想着要真正统一中国。
于是北汉就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其实在赵匡胤时期,他就找北汉打了好几场架,但都是因为契丹,也就是辽国的帮忙,导致赵匡胤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只能调转枪头,想把南方的势力都灭了。也正是因此,宋朝和辽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谁都对方不爽。
公元979年,赵匡义带着手下大军,准备先把北汉灭了,然后再把辽国暴揍一顿,再怎么说也要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北汉很好解决,没花多少时间就被赵匡义所灭,但这辽国不好对付,因为燕云十六州在他手中,辽国进可攻退可守,最严重的是,辽国越过燕云十六州后,便是一片平原。中原地带一向是以步兵为主,北方少数民族一向是骑兵为主。燕云十六州多山脉,只要我们控制住燕云十六州,少数民族的骑兵就无法越过山脉,抵达中原内部的平原。
但此一时彼一时,谁让石敬瑭这个千古罪人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这下宋朝的军队就悲惨了,步兵要在平原上用血肉之躯和辽国的骑兵作战,不管是机动能力,还是战斗力,都很难与之相抗衡。
战争乒乒乓乓的持续到982年,赵匡义见实在是无法取胜,便只好撤退。等986年趁着辽国换了个新老大,赵匡义赶紧叫人跟辽国再打一架,但最终还是失败,宋朝也因此国力衰微,由攻转守。这下辽国高兴了,立马派兵主动进攻宋朝。十多年的战争打下来,宋朝连连败退。要不是1004年寇准逼着宋真宗亲临前线,令军队士气大振,说不定在这个时候北宋就要变成南宋。
虽说这场战役结束后,宋朝和辽国达成和解,最终签订澶渊之盟,但是再怎么说,双方谁都想把对方给灭了。毕竟这场持续25年的战争,双方死伤无数,都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此大的代价,双方的怒火和仇恨,可不是一纸盟约就能消除下去的。
时间好不容易过去一百多年,这个时候在辽国的北边,女真人崛起了,随着完颜打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辽国便处在灭国的边缘。其实依靠金国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把辽国灭掉的。但金国觉得,如果可以群殴,为什么要单挑呢?于是他就找到北宋,说他俩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把辽国给灭了。到时别说是燕云十六州了,整个辽国的土地都可以平分。
要不是打不过辽国,北宋早就出兵发动战争了。现在有人邀请他一起对付辽国,北宋高兴都来不及,没多想出兵进攻辽国。
就这么的,一个从北进攻,一个由南进攻,在这种两面夹击的情况下,1125年,辽国终于无法继续两线作战,只能亡国。辽国灭亡后,北宋很高兴,毕竟终于把自己的仇人给灭了,可谓是一雪前耻。然而北宋没注意到,实际上这是与虎谋皮,因为这个金国,也不是啥好货色。
果然,辽国被灭后,没多久金国就发兵进攻北宋,到1127年占领开封,制造靖康之难,北宋至此灭亡,这场靖康之耻,也成为汉族历史上的耻辱。
其实吧,如果北宋没有帮金国灭掉辽国,再多存在个一二十年,是完全没问题。但可惜啊,北宋自己把自己的屏障给消灭掉了。时间又过去一百五十多年,已经有北宋的前车之鉴,但南宋还是没有吸取教训,继续与虎谋皮,导致南宋也成为历史。
因为靖康之耻,所以南宋一直以来都把金国当做仇人,时刻都想着要把金国灭掉,但无奈于实力不够。
这回的剧情跟北宋时期的剧情就很像了。同样的,金国北边的蒙古崛起,一直从北边进攻金国。蒙古也过来找南宋,说一起把金国给灭了,而南宋也答应了。历史惊人的相像,1234年,在南宋和蒙古的联手下,金国灭亡。从此南宋和蒙古相接壤,南宋就得直面来自蒙古的威胁了。
金国被灭后的第二年,蒙古就进攻南宋。要知道,宋元战争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持续最久的战争,南宋军民们用血肉之躯来抵抗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硬生生的让蒙古直到1279年才将南宋灭掉。
但不禁会想,如果南宋不帮助蒙古灭掉金国,南宋是否可以再多存在个几十年?北宋和南宋的初衷很不错,就是想趁仇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把他给灭了,一雪前耻。但无奈最终都是在与虎谋皮。旧的仇人刚刚被灭,很快就又多了个新仇人,甚至还加速自己的灭亡,不得不说是真的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