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何狠心赐死弘时?弘时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
创始人
2025-06-29 00:02:20
0

引子:雍正恨透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弘时,弘时比他的父亲雍正,他的叔叔阿其那(八爷)、塞思黑(九爷)心肠更黑、更狠。弘时为了夺嫡不顾一切,但所用的方法比起他的父辈们却是拙劣不堪,他甚至要谋害自己的父亲雍正和自己的弟弟弘历其用心之歹毒可想而知,雍正迫不得已,忍痛赐弘时自尽。

雍正是从那个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中走出来的,他有着深切的体会,他知道夺嫡的残酷,父子相疑,兄弟相疑,君臣相疑,参与“九子夺嫡”所有兄弟们结局都不怎么好,大阿哥、废太子被康熙永久圈禁,三阿哥后来也被雍正圈禁,八阿哥、九阿哥结局悲惨,十阿哥、十四阿哥相对结果好一些,十三阿哥被圈十年,十年当中熬坏了身体。

雍正不想看到这种夺嫡的惨状发生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但只要是帝王的儿子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个想头,弘时表现的太强烈了,尤其是和他父亲最痛很的八爷、九爷勾勾搭搭,最过分的是他想要谋害父亲和弟弟。

雍正登基以后改革弊政,推行利国利民的新政,权贵阶级大都持反对态度,因为雍正破坏了他们都既得利益,别人还自罢了,自己的亲儿子弘时居然跟别人合起伙来搞什么“八王议政”来反对新政,雍正想要开科取士,录用一些有真才实学,一心为了国家的新人,儿子弘时却带头搞破坏,故意泄露考题,事情败露以后导致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做了替死鬼。

弘时的种种劣行终于暴露了,他买通江湖人士半路劫杀弘历,弘历的运气好,再加上有李卫和图里琛的保驾,最后被雍正知悉,这也是他最直接的死因,促成弘时被赐死的主要人物有五个:

1、十三爷,他临死前说的那番话很重要,十三爷也不像看到他们这一代的悲剧发生在下一辈身上;

2、弘昼,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他没有任何夺嫡的心思,他和十三爷都知道是弘时想要害死弘历,最后他对父亲雍正说了实话;

3、李卫,狗儿李卫对雍正是最忠诚的,显然他也知道弘时要害弟弟弘历,雍正问他这种事情怎么办?李卫说这个奴才真的不好说啊,这句话暗示了弘时该死;

4、弘历,雍正早已内心定的继承人,他知道自己的亲哥哥想要害他,他了解父亲的性格,他知道父亲最痛恨这类事情,但他假装这事情没有发生,对父亲表现了他的心胸宽广,雍正就跟容不得弘时了,他不想让弘时对弘历再造成任何威胁,所以弘时只有一死了之。

5、八爷,是八爷挑拨起了弘时的夺嫡心思,他没有实现的理想,想在弘时身上实现,他利用了弘时迫切夺嫡的心思,使弘时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

让我们来看,弘时究竟做了那些蠢事,导致雍正不得不赐死他。

一、泄露考题却让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做了替罪羔羊

雍正登基以后的第一次开科取士,他非常重视,选了张廷璐做主考,张廷璐被选为主考后,弘时就找上了,威逼利诱张廷璐,让张廷璐在考场了营私舞弊,张廷璐迫于压力和利益出于无奈答应了。考前雍正召见主考副主考时,雍正特别叮嘱道:

抡才大典要公平取士,不在心怀偏私,为国家取士,讲究一个‘公’字,并不见得不纳贿、不收钱就算完差。有一等人,不看文章好歹,只管捡着贫寒的取,那受恩的自然感恩就深,恨不得扒出心来报效老师,收名于当前,取利于尔后,这也叫‘偏私’。朕怕就怕你们犯这个毛病儿。

今年的题,是朕亲自手书,亲自密封,亲手交给你们的。只要记住朕方才的话,这一科必定能取几个像样的人才。只要记住朕方才的话,这一科必定能取几个像样的人才。朕的话从来只吩咐一遍,没听清,现在问还不迟,日后休说朕不教而诛!

结果考试还没开始,伯伦楼就有人卖考题,被微服出来的副主考李绂碰到了,他起先没注意,以为是骗子,但那他想见识见识这考题,于是出钱买了一份,等到考试开始那一天,他发现出的试题居然跟自己在伯伦楼买的考题一模一样,他太吃惊了,最后请李卫带兵控制了考场,并搜出很多作弊者。

事情让雍正知道后,雍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经过调查,雍正处死了张廷璐。张廷璐受弘时之托科场行舞弊,张廷璐被定了很残忍的腰斩,弘时一直待着雍正身边,却没有为受他威胁的张廷璐的说过一句话。

二、联合八爷九爷以及几个旗主王爷反对自己的父亲雍正搞“八王议政”

雍正登基开始,立志要刷新吏治,改革弊政,推行利国利民的新政,但这却遭到大多数亲王贝勒、大臣、士绅们的反对,但雍正一心想要做下去,不顾这些人的反对,硬着头皮也要做下去。

于是,八爷九爷十爷联络了一大帮既得利益者进行反对,趁着雍正外出河南考察之计,提前秘密的联络了几个旗主王爷,并策反了隆科多,还有大部分朝臣,弘时也参与了,而且这些旗主王爷都是弘时秘密联系的,因为八爷给他画了一个很圆的饼,他梦想着推翻了老爹雍正自己做皇帝。

我们在《雍正王朝》里面的这段戏里可以看出,逼宫的过程非常紧张刺激,雍正一个面对众人的攻击显得很落寞,幸亏十三爷关键时刻出现挽回了局面,这也是八爷他们闹的最凶的一次,也是他们最后的挣扎了,之后,八爷、九爷被改名“阿其那,塞思黑”,后来抄家圈禁,隆科多也被关了起来,他十六书永禄也受到了牵连,被削去王位回家读书。

弘时表现出了他凶狠的一面,隆科多一个位极人臣的上书房大臣被关在马房里,差点被弘时派的人害死,幸亏雍正提前几天来看来隆科多,而隆科多也多雍正说了实话。雍正让弘时抄八爷家的时候,弘时表现的很无情,雍正并没有要求他赶尽杀绝,只是限制八爷,但弘时做的很过分,八爷对他说:弘时你够狠,你比我狠啊。弘时确实够狠,怕隆科多揭发他下令闯宫的事,所以弘时叫隆科多背土布袋。怕八爷情急之下把他的丑事张罗出来,所以遣散八爷的家人,故意不给八爷治病!宁肯让他的父亲雍正背上屠弟杀功臣的恶名,实在是太歹毒了。

弘时被关起来以后,从雍正和他的对话可以看出雍正有多生气,雍正说:“八王议政一案,你充的什么角色?你和允禄十六叔都说了些什么?还有永信、诚诺!陈学海你接见没有,说了些什么?”弘时先听“八王议政”还觉得这是陈年老账,虽然心慌,并不惊悸,见雍正摆出了自己密地接见的人,才知道这件事情也不小。脸上顿时一红一白,期期艾艾说道:“时日久了,儿子记不清爽……”雍正一口截断了他的话,说道:“‘祖制就是八王议政,闹一闹给万岁提个醒儿也不是坏事。’可是你说的?还有,说‘先帝和当今都是圣明天子,万一后世出了昏君,有个八王议政,能主持废立的事,于江山社稷还是有好处的!’”

弘时没想到这最隐秘的话,也都给人兜了出来,顿时背若芒刺,硬着头皮说道:“这是儿子当时一点蠢想头,想着恢复祖制是堂堂正正的事,圣躬独裁,遇上明主还好,遇上昏君就会坏了江山。皇上不说,儿臣至今还没有觉得错误……”“巧言令色!”雍正沉闷地说道,“你和朕打马虎儿!你私调他们进京,又调唆他们这些话,你心心意意怕弘历立太子,自量德力不够,要控制八王,亲掌上三旗,坐定了摄政王地位和弘历平分秋色!你妒忌弘历,是么?”

三、弘时想要谋害雍正和他的弟弟弘历

随着雍正对弘历的好感越来越强,弘时觉得自己的机会不多了,便开始了极端的手段。

雍正派弘历外出办差,弘时暗中买通江湖杀手一路追杀弘历,但没有得逞,事后,把雇佣的那帮杀手灭口了,但有个关键人物谢师爷知道他所策划的这一切。

十三爷临死前对雍正说他不想看到上一代的悲剧在这一代重演,并给雍正说了弘时暗害弘历的事,十三爷死后,雍正觉得是时候处理这件事了,经过秘密的调查,然后把弘时给关了起来,在抄弘时家的时候,搜出了他诅咒雍正和弘历的法器。

雍正在跟弘时最后一次谈话说道:“八王议政,朕只是觉得你暧昧,心地阴暗,想和这群污糟猫王爷分一杯羹。隆科多搜园,朕对你已经十分警惕,还想着你毕竟是儿子,能包容就包容了,也许是你不掌权,想着好比一只狗,喂饱了也就不咬人了。孰料你进而要杀人,杀你的父亲,还杀你的弟弟。你可以说是古今天底下最恶心的衣冠禽兽了!”

但处死自己的儿子这事儿不能交部严议明正典刑,因为这事关皇家的尊严、隐私。

他对弘时说:“你弑父杀弟,欺君灭行,依着《大清律》,除了凌迟,没有第二条刑罚。”雍正幽然说道,“朕思量,把你交部,又是哗然天下一件大案,不但你死,还要带累多少人,家丑也外扬了。所以朕一开头就是密地捕你,为的不招众议。你的罪犯在十恶,断无可恕之理,但朕与上书房军机处等人商计,不能把你交部议处。一是国家禁不住大案迭起,二是朕也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你除了自尽没有第二条可以恕心谢罪的路!”

之后雍正走了,弘时哭着喊着骂着,他悔恨啊,骂自己的愚蠢,骂雍正的绝情,骂八爷挑唆他,嘴里喊着“阿其那,阿其那,八叔”,他悔恨不该听八叔的挑唆,但为时以晚,如果让他重新走的话,生在帝王家的他还是会那样做。

写在最后

雍正赐死弘时实属无奈,他经历过残酷的夺嫡,他不想让这种事情在儿子这里重演,他最害怕最讨厌这类事情,最主要是弘时做得太过分了,居然要害死雍正和弘历,这对于经历过九子夺嫡的雍正是不可想象的,他们竞争那么惨了,也没想过要害康熙,所以无奈之下,只有秘密的处死弘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阿... 五代十国最能打的皇帝是谁,不是登基三月就敢硬杠北汉,尔后一年后夺取后蜀关西四州,关西平定后旋即南征,...
原创 明... 今天向大家介绍顾鼎臣,他既是明朝的一位状元,又当过内阁首辅(宰相),但是相比在历史上的名气,他却远不...
原创 他... 前言 1967年的盛夏,简直热得让人“窒息”。北京多所高校的学生或主动或被迫,卷入了一场披着“革命”...
原创 1... 后汉书中曾经说过:“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中国近代的历史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一位人物。作为非我党的...
原创 他... 时间回到了1954年,当时刚好马文瑞被任命为了第二任劳动部的部长,没多久之后马文瑞就在北京饭店参加了...
原创 张... 明朝的覆灭被认为是内乱导致的,尤其是农民军的起义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这场内外交困的战争中,农民军的两...
原创 王... 唐朝有一位特别牛的诗人,虽然他只有6首诗流传下来,却足以称霸盛唐,每一首都是“天花板”级别。 为什么...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 国家文物局12月26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四川省广汉...
原创 数... “期期艾艾”这个成语源自两位历史人物,周昌和邓艾。邓艾,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他口吃的特点成了这个成语...
原创 朱... 在古代中国,长子继承制是皇位传承的常见方式。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明朝的合法继承人。因此,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