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给人们的印象都是弱小的,你说清朝末年十分软弱无能,但是人家前期还是开疆拓土,打了很多漂亮仗,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就算是在清朝最困难的时候,左宗棠依然率领大军收复了新疆。相比之下宋朝好像没有打过几个出色的战斗,更不要说去开疆拓土了。当时宋朝根本打不过辽国,为此只能签订条约给他们赔款。
1004年的时候,辽国经过养精蓄锐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之后他们就开始把目标对准了宋朝,准备干掉宋朝。1004年他们接口收复瓦桥关率领大军大举进攻宋朝,此时的辽军战斗力一如既往的强悍,宋军根本无力抵挡,辽国大军一直达到了定州。这个时候辽国虽然占据着优势和主动权,但是他们居然主动提出议和,不过这个请求却被宋朝皇帝拒绝。
于是乎辽国决定全力进攻宋朝,最后辽国三路大军包围了澶州,眼看这座城池也要完蛋了。这个时候辽国人再次提出议和,宋朝皇帝经过先前的事情也知道,他想要抵挡也是很困难的,不如破财免灾,答应议和。不过宋朝皇帝也不傻,他表示赔钱可以,但是割地是不可能的。辽国也答应了这个要求,最后双方经过协商,宋朝每年缴纳岁币10万两白银,这个事件史称“澶渊之盟”。
通过这个条约咱们可能认为宋朝是吃亏了,事实上要是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吃亏的未必是宋朝。首先宋朝并没有丢失土地,就算是打仗每天花费的也不仅仅是10万两白银,对于这些赔款皇帝显然认为是划算的。更重要的是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真是的什么都缺可就不缺少钱。宋朝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辽国是游牧民族国家,他们要想生活必须和宋朝进行贸易。
不过在贸易中他们也处以弱势地位,因为他们向宋朝买进大量的茶叶等商品,但是宋朝却不需要从辽国买东西。这一点和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和英国的贸易很相似,清朝不需要进口英国的商品,而英国则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所以英国人才会恼羞成怒,向中国输送鸦片,想把白银再赚回来。当时的宋朝和辽国也是这种关系,宋朝赔偿的白银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又回到了宋朝,而且还刺激了宋朝商业的发展。
咱们知道后来辽国灭亡了,他灭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经济也是其中之一。游牧民族要想在中原立足可没有那么容易,经济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所以咱们看到虽然宋朝每天赔款但是一直苟延残喘,而看似强大的辽国却突然之间就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