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唯一被写进正史的乞丐,并非朱元璋,而是被称为“千古奇丐”的他
创始人
2025-06-28 21:02:39
0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因生活贫苦曾经做过乞丐。但朱元璋很快就迎来了人生转机,人们提到他第一反应还是“皇帝”,不是乞丐。中国唯一被写进正史的乞丐并非朱元璋,而是清朝的一位无名氏,他虽然无名,却被称为“千古奇丐”。此人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乞丐也是一门职业,俗语称“讨饭的人”,用“乞丐”称呼他们,是从宋代开始的。古时候人们的生产条件落后,每逢饥荒年,乞丐人数就会暴增,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潜在危机,清朝对乞丐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地方甚至有官方“丐头”,负责分管众多乞丐。

武训出生于1838年,晚清时期山东人。武训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他后来获得的赐名,他在家中排行老七,人们习惯叫他“武七”,这根本不能算一个正儿八经的人名。武家是贫困农家,所以武训没有上私塾启蒙的机会,从小只能看着其他孩子上学读书,羡慕不已。

武训才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情况更艰难,没办法,武训开始了自己的乞讨之路,他想拜师求学,却因为拿不出束脩,无人肯收他为徒。多次被拒之后,武训打算通过做工先赚一笔钱,然后再去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谁知,武训的打工之路也坎坷不已。因为武训不识字,雇主又欺负他年少,在账面上做了手脚,谎称给武训发了工钱,实际上武训半个子儿也没收到。武训吃了大亏,争辩不利还被毒打,他更加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决心帮助其他贫苦孩子入学,不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文盲。

于是,从20岁起,武训就开始四处走动,行乞为生,他穿衣吃饭都很粗劣,乞讨得了好一些的衣物食物,武训都会把它们卖掉换些银钱,然后一点一点存起来。那时候的人们常常能看到武训一边行乞,一边哼着歌谣,歌谣的内容就是说:我这乞丐将来要修个义学院。

兴办义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大量的银钱做支撑。但武训坚信积少成多,自己总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他白天乞讨,晚上做些简单的活计,还为人跑腿当信差,为人保媒,去富贵人家做工。怕钱放在身上不安全,武训找到本地一个名声好的举人家里,将钱托给他保管。

时间一长,武训真的买下了230亩天地,并且存下了一笔数额可观的钱财。1888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武训,终于在家乡办起了首家义学,他下跪求举人们去当老师,求乡亲们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不收学费,所有支出都从自己的储蓄中拿。

后来,武训的义学规模越来越大,办了好几家,为了节省开支,武训坚决不娶妻,也不肯把钱给自己的亲族兄弟。山东巡抚听说后,将武训的事迹报上朝廷,朝廷为了嘉奖他,为他赐名“武训”,送给他一块“乐善好施”的匾额,他也成了人们口中的“千古奇丐”。办起第一座义学8年后,武训就去世了,为他送葬的人有数万,至今当地还有他的祠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