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战场上用于啄击的兵器“戈”为何远比用于刺击的“矛”流行
创始人
2024-11-08 17:42:14
0

原标题:春秋战国时战场上用于啄击的兵器“戈”为何远比用于刺击的“矛”流行

春秋战国时的华夏世界,正处于从早期广域王权国家向大一统王朝过度的阶段,无论是夏商时期的方国制还是西周推行的分封制,都已经明显不再适应急剧变革下的时代需求。没有了权威扫地的周王室的压制,诸侯中的强者不断吞并周边小邦,如果说春秋时国君们还对旧的仪礼等级体系有所顾忌的话,那么自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些公然篡逆的行为发生并得到周天子背书后,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就来临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各诸侯国的组织力度、动员程度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过不论是战争和遵循一定礼仪的春秋,还是肆无忌惮的战国,国与国之间不断爆发的战争始终是此时的主流。

为了战胜对手,诸夏诸侯对武器装备的研发制造,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军队编练、战略战术都非常重视,这导致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各种武器研发和军事理论进步最快的时期。当然热兵器的诞生还为时尚早,当时最大的进步可能是金属武器的全面普及和成熟,春秋时期还主要以各种青铜制品为主,到了战国铁器也逐渐成为了主流。在单兵武器方面,用于远程攻击的各种复合弓和威力惊人的强弩都已出现;长兵器主要是戈矛,短兵器则以剑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长柄兵器中的戈在诸夏任何一个诸侯国中都是绝对的主流,其装备的比例之高远远超过其他枪、矛、戟、殳等。

戈的攻击敌人的招数是啄击,用其前端一侧伸出的锋利横枝杀伤对手,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攻击方式在效率上似乎比用于突刺的长矛要低下得多,而且显得非常别扭、不顺手,而对手要避开也相对比较容易。实际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构成古典军队标准军阵的中坚几乎都是密集的长矛:训练有素的士兵手执长矛、前排有长盾遮蔽、侧后有弓箭掩护,排着整齐的队列缓缓推进,这样的阵型如果士兵训练有素、胆气十足且人数也足够的话,那几乎就是不可战胜的。使用长戈的步兵也可以排出这样的密集阵型,但在威力上无疑要小得多,而且无法做出整齐划一的战术动作。

其实春秋战国时以长戈为长柄兵器标配的主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此时军队的核心突击力量是马拉战车,而战车的对手只能是对方的战车,敌对双方驾驭着飞驰的战车相对而冲击时,车上的弓手不断射出箭矢干扰对手,而作为主攻的战士则横戈挥舞,用长长的横枝将阻碍的步兵一扫而空,战车交错时或啄或挥给对方驭手或战士以致命打击。而步兵至少在春秋时期还只是战场上的陪衬,起到是辅助作用,也没有能够对抗战车的坚强步兵方阵,他们配备长戈就纯粹是为了统一武器制式,因为主将根本没有将他们视作攻击力量。

但到了战国就不同了,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灵活机动的骑兵逐渐代替战车之后,戈虽然由于历史的惯性还是在军队中配备不少,但是不少将领已经发现了长矛、长戟等其他兵器的作用,特别是在对抗骑兵猛烈冲击时,只有依靠密集的长矛和强弓硬弩。也就是说,戈是伴随着马拉战车而成为华夏战场的主流的,当战车本身被骑兵淘汰后,戈就变得不合时宜了起来,也必然面临被取代的命运。当然,从兵器的古老来看,石器时代就有了尖端锐利的长矛出现,戈则是金属时代的产物,而矛重新将戈逐出战场,其实也是一种历史的回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尼泊尔前首席大法官就任临时政府... 尼泊尔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苏希拉·卡尔基12日晚在总统府宣誓就任尼临时政府总理,成为尼泊尔首位女总理...
济南莱芜突发山洪灾害 当地紧急... 中新网济南7月23日电(沙见龙 周艺伟 祁建月)7月22日0时至5时,山东济南莱芜区大王庄镇石屋子村...
原创 曹...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物,历史上给予的评价有褒有贬。一些人认为他“善于谋划,智勇双全”,而另一些人则称他为...
成都一名奔驰女司机接娃把车停在... 9月9日,四川成都,一名女司机开奔驰到校门口接娃,停在路中间锁车走人,致整条路堵车十几分钟,路人大爷...
原创 刘...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国家的兴衰、皇权的更替常常伴随着尔虞我诈和血腥的冲突。而每当一方战败时,...
青帝只差一把就能晋级2100!... 青帝只差一把就能晋级2100!没想到碰到了同样晋级赛的鸭梨! 青帝大战鸭梨 内容启发搜索
原创 商...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项深远影响的改革措施。若评选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改革,商鞅变法无疑稳居第一。...
原创 朱... 导语:明朝在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紧接着又面临瓦刺大军的围攻。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亲自指...
武汉“饺子哥”张潇:把三餐生意... 清晨,武汉鲁磨路街灯还没灭,张潇已把卷帘门抬到一半。 一辆冷链车靠边停稳,测温、扫码、签字,三箱面皮...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崛起与一朝帝王之路 提起朱元璋,谁会想到这个曾经的放牛郎,最终会逆袭成为一国之君?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