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四人才是大中华最可敬的英雄,若没有他们,恐“汉族”已不存在
创始人
2025-06-28 16:32:14
0

纵览上下五千年,雄主将星层出不穷,朝代更替也成了自然之事;但历史上的大浩劫却显得格外醒目,其中“汉人”就曾几度差一点被灭绝。在今天看来,“汉族”人口似乎占到了全国大部,同时“大团结”的号角也将56个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但在战乱纷争的那个年代,“汉族”却数次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浩劫。

好在出现了四位英雄人物,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化解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几近灭族”的大危机;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冉闵”、“隋文帝”和“朱元璋”。这四个人咋一看似乎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是很好,尤其是秦始皇更是以“暴君”著称;这里要说的是,历史只是呈现给我们真相,看某人某事需要辩证的去了解。

第一位大英雄——“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的一生在这里不再多加累述,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已经将这段内容了解的十分透彻;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确是犹如杀神一般,引秦军南征北战,死在他刀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辩证的去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诸侯混战,各国混战,或许战事都不算大,但是以百年、千年来计算呢?其实诸侯混战中死的人更多,因此说“秦始皇”的暴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以战止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中原北陲的“突厥”已成燎原之势,如果此时“汉人”仍旧互相内斗,那么外族“突厥”势必趁虚而入,到那时中原是何惨状,想必不言而喻。

而对于中原大多数“汉人”来说,秦始皇更是做出了不朽的功绩。“秦始皇”是位真正的英明雄主,他的战略眼光早已超越了“秦王扫六合”,在天下一统后,他再次发动了浩大的战事;而这些浩大的战役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保护中原百姓。在中原一统后,“秦始皇”便派遣“赵佗”率军50万灭掉了“南越”,同时首次将“秦岭”以南归入中原版图。灭掉了“南越”之后,秦始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北边的“突厥”;此时秦王又派出了“蒙恬”率军30万北击突厥,逼胡羌大举北撤,甚至数十年不敢再窥视中原。

虽然秦始皇此举只将北方威胁平息了数十年,到了汉朝“胡人”再度成了严重威胁;但是正是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为以后“汉武帝”灭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秦始皇”也剑指西南,将河套、川滇、两广、江浙等地区统统收入中原,也为大中华打造了一个牢固的保护圈;只可惜“秦王”太过暴虐,被世人口诛笔伐的太多,以至于淡化了他的卓越功勋。

第二位大英雄——“冉闵”。

提起此人就引出了“汉人”内心最深处的痛,晋末“五胡十六国”之害差点将中原绝姓;也正是司马家族的内乱,北方鲜卑、羌、匈奴等趁机南下,这段黑暗又称“五胡乱华”。在当时中原“汉人”悲惨到什么地步,说出来甚至用“恐怖”都不足以诉说,尤其是胡羌铁蹄踏过北方,沿路“汉人”几乎灭绝,其人口只能用“百”来计算;而且在当时胡人眼中,所谓的中原百姓根本不是人,而被称之为“两脚羊”,其作用竟然是充当“军粮”。

就在“汉人”处在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横空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冉闵”,也正是他率先斩杀了五胡之一的石冲,并率领中原百姓建立起了第一个“汉人”主宰的冉魏政权;好在有“冉闵”率领为数不多的中原汉人南征北战,在“胡人”林立的中原地区南征北战尤其是他的三道“杀胡令”更是给了胡人致命的一击。据史料记载,“冉闵”一生征战,所杀胡人不下五十万之众,强大的战力致使氐、羌、羯、匈奴、鲜卑等数百万军队退出中原,有的甚至直接消失,诸如匈奴和羯人;可毕竟“五胡十六国”在中原的势力太大,“冉闵”终究寡不敌众而被俘,这位英雄临死前仍留下萦绕千年的豪言壮语“尔等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乎!”

第三位大英雄——“隋文帝”杨坚。

冉闵一死,中原再度陷入空前灾难,“汉人”再次挣扎与生死一线;但此时也适时出现了另一位大英雄——隋文帝“杨坚”。提起此人恐怕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他的儿子“隋炀帝”更加有名一些;其实不然,“杨坚”在世界历史上地位极高,甚至有“圣人可汗”之称,在外国人看来,能出“杨坚”左右的中原皇帝实在不多。其主要原因则是“杨坚”继承了冉闵未完的事业,在未建立政权之前就四处针对胡羌外族南征北战;再到他坐上了皇帝位,中原以北最大的威胁就只剩下再度崛起的“突厥”。

严格的说“突厥”并非某一族胡人,而是一个混成的外部势力;在南北朝时期,还有北齐和北周也投靠了“突厥”,这也至此中原再度面临着胡人践踏的重大威胁。这一时期内“杨坚”面临着内忧外患,“突厥”铁骑踏入中原烧杀抢掠屡见不鲜,甚至中原北部人口锐减,其惨状不亚于当年的“五胡乱华”;正是在这种危机关头,“杨坚”派出杨爽率数十万大军北击突厥,同时又成功离间了“突厥”的内部势力。

可以说“杨坚”最得意的功绩就是离间了突厥内部势力,致使其分裂成东西两部;然而“杨坚”只是陈兵不动,眼看着东西突厥互相厮杀,就是有“突厥”想来中原避难,杨坚也一律不准。当然,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东西突厥”互相消耗,最终将其消灭;杨坚致使“东西突厥”连年征战,也为中原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甚至可以说让整个“东亚”局势都趋于一段难得的平静之中。虽说隋朝时间太短,但这段时间也为以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自“李世民”开启了天朝上国开始,一直奉行着世界大融合的政治主张;再到李隆基时代,其实所谓的“大唐盛世”埋下了太多隐患。“大唐盛世”的繁华诱使了太多羡慕、嫉妒的眼光,到了唐末时期,中原周边再度陷入了外族肆虐的环境之中;甚至宋朝用了300余年都未能扭转颓势,这不得不说是“大唐盛世”养肥了这些一直窥视中原的外族势力。尤其是后唐“儿皇帝”石敬瑭,更是为了利益将中原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拱手割让,也正是蒙古有了“燕云十六州”,这才得以长驱直入灭掉了宋朝。

这中间掀起的腥风血雨致使中原再蒙大难,尤其是“崖山之败”后,北入的蒙古鞑子更加疯狂的屠杀本土“汉人”,甚至还宣称要杀尽赵、王、张、李、刘。一眼就可看穿,这几个姓氏都是汉族大姓,将这些人杀尽其实就等同于屠尽“汉人”。而就在这个危机时刻,中原再度出现了一位救世英雄——朱元璋!

第四位大英雄——朱元璋!

正是“朱元璋”的揭竿而起,联络中原各方义军抗击蒙古人,这才最终将这些嗜杀成性的外强赶出中原,也终结了这场“灭族之祸”;同时“朱元璋”时代也掀起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人口大迁移运动,正是这次大迁移使“汉人”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花繁衍,其中著名的“山西大槐树”就是朱元璋功绩的有力见证。

当然朱元璋做出的功绩还不止这些。自从当年与“陈友谅”鄱阳湖一战后,朱元璋深刻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再经过明朝数位皇帝的建设,一支威震世界的海军横空出世——大明水师!“大明水师”有多强?简单的举个例子,大明水师在东亚海上收了数百年的保护费;还有郑和的船队并非普通商船,仅是“大明水师”的一小部分,但是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降,寥寥数言就可见“大明水师”之威武。

细翻历史,泱泱中华并非静如止水,其中“汉人”的血泪史可圈可点;若不是有这四位大英雄,恐今天的“汉族”早已不复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格力独家回应“小米空调线上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8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转发一条“小...
深山野韵的馈赠:张家界龙须嫩芽... 当第一缕晨雾漫过武陵山脉的峰峦,那些生长在砂岩缝隙间的野生藤茶嫩芽,正悄悄凝结着北纬30°的神秘能量...
华为麒麟芯片,大消息!余承东谈... 据财联社,近期有部分华为Pura 80系列用户反馈,系统升级后可在设置中查看麒麟芯片信息。这是时隔4...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安徽、贵... 据《安徽日报》8月18日报道,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将《安徽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
原创 预...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唱衰”美国,预测苏联,强调美国狂妄嚣张,未...
原创 卓... 前言 1954年,两位具有不同领域的伟人在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中相遇。 一位是周总理,他致力于我国...
原创 此... 众所周知,刘邓大军最初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8年改称中原野战军。 对于司令员刘伯...
原创 洛... 前言: “快看,那不是在街头卖豆腐丝的老杨吗!怎么和鬼子在一起?” 1944年5月,洛阳沦陷后,日军...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生前开疆拓土、修长城、建帝国,死后却留下了一个令后人无法...
原创 商...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普通百姓获取爵位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存在相应的上升通道。 途径主要是军功 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