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佗明明有着角逐天下的实力,为何却选择偏安一隅在南越终老?
创始人
2025-06-28 13:32:22
0

秦朝末年,先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各路诸侯兴兵灭强秦,再之后楚汉争霸,汉朝一统天下。那是一个百姓凄苦,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哪个云诡波橘的大时代里,却有一个名叫赵佗的小人物创造了一段大历史,当然严格来讲赵佗也并不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在哪个英雄辈出争霸天下的时代里,赵佗为何明明拥有着角逐天下的实力却选择偏安一隅在南越终老呢?

一、赵佗与南越

在高考必考经典古文里面,有个叫贾谊的人写了一篇名篇《过秦论》,记载“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往前去取百越之地的将领就是赵佗。当时赵佗任副将,带领着五十万大军去平定百越之地,也就是如今的岭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当时的赵佗意气风发,深受朝堂信任,不仅领兵亲征,还被秦始皇委以重任,让他在攻打下来之后全权负责岭南地区的一切事务,包括军政大权。这也让他充满动力,尽管当时已经连续三年战败,主将被杀,赵佗也没有放弃,继续进攻,最后在公元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这个时候的岭南还有另外一个权利比赵佗大的人,叫做任嚣,是赵佗的老首长,他们关系还行,不过任嚣寿命不长不久之后便病死了,将南海郡托付给了赵佗。除此之外赵佗还实行了任嚣临终前的最后一道命令,以兵力隔绝五岭通往中原的道路。从这之中也可以看出来任嚣赵佗这对官场老搭档已经把南海郡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资产!

乱世出英雄,也出占山为王的枭雄。秦二世时期,各地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只因苛捐杂税沉重,刑法极严,农民起义一爆发各地纷纷响应,前有在秦朝压榨下苦苦求生的无数农民,后有秦统一六国后剩下的六国旧贵族推波助澜,整个天下一夜间再度成为乱世。在陈胜吴广起义被镇压后,又再次有数路大军起兵攻打咸阳,其中刘邦、项羽最为出名,最后楚汉相争,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我们今天不讲楚汉相争的历史,只讲一下在大历史的洪流下冲击出来的小小支流,南越国。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严格来说,赵佗也赶了一波历史潮流,他吞并了旁边的桂林、象郡,最后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 从时间上来看,赵佗建立南越国是公元204年,那个时候项羽和刘邦还在争霸,尚未决出胜负。而比较赵佗在南越国的实力综合来看也并不是不能和刘邦项羽抗衡一二,那么为什么赵佗就是不出兵北伐角逐天下呢?

二、赵佗不从南越国兴兵的原因分析

岭南之地自古以来被称为蛮夷之地,在秦朝没有南下攻打百越之地之前,岭南各地还是以部落酋长为主,并没有像秦朝一样一统天下的君主政权,是秦朝的入侵才给岭南各地带入了郡县制。而在部落群居生活的时候相互之间并没有像中原大地上征伐不断,反而相对来讲保持着平衡稳定,百姓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纷争。

并且和中原地区饱受强秦的压迫和侵害不同的是岭南地区的百姓因为距离秦朝的行政中心咸阳较远,加上赵佗在入侵南海郡之后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让岭南的百姓受到压迫,反而处在一个想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百姓没有起义的理由。

特别是在赵佗一统南越诸地之后,他和汉朝一样实行的都是郡国并行制,并且加上中央的统治力度,保证了赵佗的有效统治。最为重要的是赵佗并没有实行以中原人统治当地越人的方式,反而在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由中原人统治的话越人必会相争,影响南越政权的稳定,因此广泛招募当地越人之中的有威望有能力的首领进入中央,掌握权力,这样一来,赵佗一下子便收买了绝大多数的南越人,将分裂的矛盾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这上面,最能体现的一件事就是在后来汉朝建立南越称臣之后的自称“蛮夷大氏老”。从这上面其实也可以看出赵佗的心思不在北方,而只想在南越做自己的帝王。

志不在北方的赵佗之所以只占据南越一国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南越有江河山川为界,易守难攻,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而且虽然赵佗最终没有去和刘邦角逐,但他在后来的表现里却对自己有着格外的信心,并不认为自己比刘邦差,反而认为如果自己当初起兵出南越未必不能和刘邦一样。

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陆贾代表刘邦出使南越商讨南越和平归顺汉朝一事,陆贾曾指责赵佗“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以郡,王何乃比于汉!”赵佗听后不卑不亢的说“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从这句回答中便可看出赵佗自认为不输刘邦只是没有起兵而已。

仔细分析看开,从出身、能力上来看赵佗其实并不输于刘邦、项羽,彼时刘邦是沛公,只在沛县当一小头目;彼时项羽正起兵,武功高强但却智谋缺乏;彼时赵佗还是一将领,手下掌有不多的军队。后来项羽败了,刘邦建立汉朝,赵佗建立南越朝,两人各自实施的政策都促进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增强了国力。从这上面来看赵佗似乎并不比刘邦差,倘若赵佗出兵,历史也可能只是曲折了一段便回到正轨,也有可能就成了另外的样子。

三、结语

不过赵佗比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幸运的是他得以善终,并且活到了103岁的高龄,这也能够看出来赵佗的高明之处吧。在刘邦建立汉朝后的那些年里,赵佗先后两次向汉朝称臣,而刘邦和后来的文帝都对南越实行的是仁政和平的政策。赵佗这个人算不算是在历史奔涌着的浪花中激流勇退的呢?应该算是吧,毕竟相比于无数人的黄土埋忠骨,赵佗的善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祁庆富,西南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8... 1986年8月,秦基伟和代表团一起访问朝鲜,一番交谈过后,金日成询问秦基伟还想去朝鲜哪个地方。秦基伟...
原创 我... 欢迎阅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烧火炕的人,为此升官,还保住了一条命》 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娘...
原创 包... #历史开讲# 想必大家对于包拯再熟悉不过了,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可就是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历...
原创 此... 自古以来,草原游牧民族一直对中原江山虎视眈眈,时不时就会侵犯边疆,一有机会就会大举南下。因此汉族和草...
日本希望到美国驻军,谁给他的胆... 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日本竟然想到美国去驻军!难怪石破茂热脸贴个冷屁股,想去见特朗普,碰了个软钉子。 日...
原创 “... 中国古代能人异士辈出,功臣良将不绝,还有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这些人的一生所作所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元青花瓷壶,在海底盘了“新发型... 青花瓷,闻名遐迩 元青花,达到顶峰 今天要认识的这件元青花 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它好像追上了什么潮流 ...
他是隋唐杀力最强,一人屠尽1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现在站在你面前...
原创 当... 三分天下的前提,是必须有三个水平相差不大的牛人,如三国时虽然英雄辈出,但最终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还是...
原创 刘... 刘邦建立汉朝的班底,是沛县的那帮老弟兄,像曹参、周勃、樊哙等人,都是不错的军事人才。 其实,与其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