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有三国时代最响亮的外号,为何投奔刘备后无所作为、郁郁而终?
创始人
2025-06-28 07:32:16
0

三国时期可谓英雄辈出、星光璀璨。在他们当中,马超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拥有三国时代最响亮的外号,在战场上曾经大杀四方,让一代枭雄曹操失魂落魄,却在投奔刘备后无所作为,年仅46岁就郁郁而终,成为历代史家和读者觉得最憋屈、最可惜的三国人物。

毫无疑问,马超在汉末乱世无疑是一个精英人物。他出身名门,又有一身高超的武艺,羌胡之人给了他一个极其响亮的外号:“神威天将军”,其作战之勇猛也确实让曹操胆战心惊。

然而,马超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勇力有余却谋略不足,在与曹操的争战中最终败北,白白丢失了祖辈在凉州积攒下的家业。无奈之下,马超被迫退走到汉中,投奔到张鲁手下,从此寄人篱下。可是张鲁一无雄心二无智慧,根本不是一个好老板,马超空有一身本事,却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心情非常悒郁。

马超多次向张鲁提出,希望由他带兵杀到凉州去,收复被曹操夺取的地盘。对于张鲁来说,能扩大地盘当然是件好事,他的确拨了一些兵马给马超,让他去收复失地。可是马超运气实在太差,出兵却并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

本来马超并不急着离开汉中,可有一点他没想到,汉中诸将中妒贤嫉能之辈太狠了。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一个叫杨白的人,多次准备加害马超。马超自知没办法再待下去了,只好再度踏上逃亡之路,跑去投奔素有仁厚君子之称的刘备。

找到刘备这个新老板之后,马超的政治前途好像又有了新的转机。一个明显的佐证就是他的才能得到了蜀汉君臣的广泛好评。

比如说,诸葛亮在给关羽的一封回信中就曾称赞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认为他是“一世之杰”,既可以跟黥布、彭越等汉初名将相提并论,也能与当世猛将张飞“并驱争先”。

在刘备眼中,马超当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马超刚来没多久,刘备就封他为平西将军之职,让他总摄临沮一带的军务。后来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又给马超加官晋爵,封其为左将军。

马超的才能、名望同样受到文武百官的敬重,就连野心勃勃的彭羕也曾对马超说:你主外我主内,靠咱俩就能平定天下了!虽然这里面不无吹捧的成分,但彭羕无疑是对马超的军事才能心服口服的。

按理说,在各方人士纷纷点赞的情况下,马超在蜀汉应该能活得挺滋润,然而事实上却绝非如此!到底什么情况呢?简单来说,马超不但没能充分施展其才华抱负,而且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简直活得有些战战兢兢。

这根马超的一段经历有关,那就是他曾在关中叛乱。要知道马超勇武过人,连曹操这种一等一的军事家都非常忌惮他,在蜀中根本尚浅但为人又心机极深的刘备怎么可能不对其加以防范呢?刘备担心,一旦马超这样的人作乱,自己很可能根本制不了他。为此,他给马超的爵位虽高、封赏虽厚,实际上并没有授予他实权。

马超并不傻,也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尴尬,为此他处处谨小慎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彭羕来劝马超一起谋反时,他毫不犹豫地把彭羕给告发了。

历代史家对这件事也是争议颇多的。有不少人就认为,彭羕对马超所说的一番话,的确是谋反言论。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彭羕是极为信任马超、对他真心相待的,否则决不会随随便便劝他参与谋反。可是马超并没有晓之以大义,劝说彭羕做个忠心事主的好员工,不要抱有不臣之心,而是在彭羕说话时保持沉默,等他离开之后便来了个检举揭发,以求得自己的明哲保身。

当然,对马超这种做法到底厚不厚道,我们不好评价。这只能说明马超当时在蜀汉的处境是非常复杂微妙的,否则他不会做这种不讲义气的事。

同时,在群臣推荐刘备为汉中王这件事上,马超也表现得非常积极,第一个在进位表上署名。可以说,他是在极力彰显自己对刘备的忠顺之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能反映出马超在蜀汉政权中的郁郁不得志,那就是他的临终遗愿。在这封写给蜀汉君主的奏疏上,马超措辞非常诚恳地说道:我马氏一门两百多口人,几乎都被曹操这个奸贼诛杀殆尽,现在我也要死了,只剩下我堂弟马岱,可以作为我马氏祖辈的血食之继,现在我把他托付给陛下您,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由此不难看出,马超身负血海深仇,不但在自己有生之年报不了,还要把自己的堂弟托付给蜀主,这位曾经名震天下的猛将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实在令人吹嘘不已!

总而言之,马超在本该建功立业的壮年流寓多方,在蜀汉君主手下逐渐消磨了雄心壮志,只能时时处处小心行事,以求得自身的平安,根本不存在什么政治抱负了。这样一位一代名将,竟然落得个年仅46岁就郁郁而终,个中原因到底是时势所然,还是他自身性格的原因呢?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话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堰新发现4处史前遗址 湖北日报讯 (记者余宽宏、通讯员罗毅、吴世平、姜谷平)长期以来,十堰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最近...
开屏时光机|昆明人的“拓东记忆... 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春城晚报》,已经和云岭...
原创 楚... 刘邦的最后得天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一副“厚脸皮”的架势无人能比;以侠义之心,加上“厚脸皮”的能力恰当...
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本报记者 任姗姗 赵偲汝 今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正式开馆。众多展陈中,一幅照片吸引人...
原创 溥... 1644年,清军入关之时,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制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清朝一代男...
原创 曹...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人们对于三国这段历史也有较多的了解,而其中一支势力更是受到了人们的...
原创 宁... 面对利益要懂得适当的取舍,一味的取,那么只能是在平淡无奇,甚至浑浑噩噩的现实中结束自己,但是如果取舍...
原创 非... 对于非洲这起“1746 名村民在家中暴毙”事件,可以从科学和其他角度综合来看: 1. **科学角度的...
原创 他... 大家一定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吧,是中国第一本历史的章回体的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之间...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末代新尼德兰总督史岱文森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改写新尼德兰命运的并非来自印第安部落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