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比刘邦更能吃苦,比勾践更会隐忍,最终成一代霸主,彻底扬名
创始人
2025-06-28 03:02:38
0

从古至今,许多成就伟业的帝王都曾有过低迷甚至屈辱的岁月。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本是个受人白眼的地痞小官,却能在劲敌项羽的手下偷生,并最终成就不朽功业。而另一个更被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践,则在身为俘虏受尽百般侮辱嘲弄的岁月里咬牙坚持,最终不仅歼灭了敌国,还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佳话。

除了他们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少年时受母亲厌恶,即位后又被亲兄弟谋害。若论吃苦,他比刘邦吃过的苦还多,若论隐忍,他又比勾践更能忍。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史称郑庄公的寤(wù)生。

公元前757年,寤生出生在周天子统治下的郑国。他的父亲是郑国的君主郑武公,母亲则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

据传,武姜在生下时遭遇了难产,因此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连给取的名字都带有贬义,翻译成白话就是“逆生”的意思。

在之后,武姜又生下了一个小儿子,取名为叔段。武姜虽不喜欢大儿子,却对这个小儿子百般宠爱,甚至几次三番请求郑武公直接越过,立叔段为太子。所幸郑武公并不像自己的妻子一样偏心,寤生是他的嫡长子,自幼勤慧聪颖,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于是在郑武公的坚持下,公元前744年,即位国君,开始了自己为期四十三年的统治。在即位后,武姜并没有因为大儿子成为了国君而有所忌惮,反而想方设法为叔段谋取封邑。面对母亲的坚持,别无他法,只好如母亲所言,将郑国极重要的位置赐给了叔段做封地。不想叔段在达到封地后竟得寸进尺,勒令郑国西边与北边的边邑都要由他管辖。

寤生的臣子们对此都担心不已,纷纷劝阻寤生说:武姜不会满足,趁野草没有丛生,不如尽早铲除。

但却并没有听取臣子们的建议,面对母亲与弟弟出格的行为,他一再隐忍,内心也对亲情留存着向往。不想叔段见他如此,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后来甚至自称京城太叔,所作所为,当真与后世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的日子,一忍就是二十年。到二十年后,叔段终于不甘只有个“太叔”的名头,开始修筑城墙、武装军队,打断趁不备直接偷袭都城,夺取王位。而武姜呢,此时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打开城门迎接小儿子的准备。

到了这样关键的时刻,多年来的暗中筹谋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处。他通过线人提早得知了叔段的起兵之日,并提前率军前去讨伐。

凭借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短短几个回合,叔段便在的进攻下落败,最后只能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叔段后来逃到了共国,但在的追杀下还是落得了自杀的结局。而武姜因受到此事的牵连,也被发配到襄城,在与武姜分别时,痛心疾首地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母亲武姜多年来的偏心给寤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在郑国内部的叛乱终于平息,一切都逐渐回到正轨之后,寤生像全天下每一个孩子一样,又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可话已经说出口了,身为一国之君,他又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为此,很是苦恼了一番,后来在臣子颍考叔的建议下,寤生听取了“掘地见母”的主意。颍考叔于是就在襄城与都城之间挖了一条地道,与武姜顺着地道往前走,最终得以相见。再相见时,与武姜二人抱头痛哭,母子二人自此总算重归于好。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到去世时五十七岁,一生功绩卓著,带领着郑国在春秋乱世中屹立不倒。他曾吃尽亲人所给的苦头,面对兄弟的步步紧逼也再三隐忍,沉舟侧畔,柳暗花明,他有着最为坚毅的心性,也凭借着这份心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十年前他能动用私刑杀了我父亲,我们如今跟着他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个说话的男子...
原创 唐... 在我国封建时代,似乎只有学好历史、经学等文科知识,才是踏入仕途及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今天向大家介绍的...
原创 朱...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加...
原创 9... 古希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伊索曾说过:“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上个世纪末最为重大的历史...
原创 起... 在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之中,陈明仁的名气很大,毕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他是强悍的劲敌,后来他率领...
元代孤本《孝经直解》的前世今生 1938年春,“七七事变”之后,已经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的北平城,琉璃厂的古旧书店也大多凋蔽,唯有来薰...
原创 民... 全国市区的上海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呼叫做“东方夜巴黎”,在近期的热播影视剧当中,有一个电视剧叫做《民国奇...
原创 她... 在清朝统治时期,满洲统治者努尔哈赤曾通过利用汉人的帮助推翻大明,然而,在这过程中,努尔哈赤对汉人实行...
原创 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伟大皇帝。他不仅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
原创 东... #深度好文计划# 东汉末年的军阀与权臣董卓,恶贯满盈,朝廷文武官员大多不敢反抗,此时有一名叫王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