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靠造反当上了皇帝,为何在他之后,再没有藩王能造反成功?
创始人
2025-06-27 07:02:29
0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起兵靖难,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之策。如果建文帝不急于削藩,将朱棣逼上死路,那朱棣也不敢造反。但朱允炆做错了么?其实并没有,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对诸王的分封确实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即便是朱棣上了台,同样面临着削藩的问题。但从朱棣之后,明朝再没有藩王造反成功。那朱棣又用了怎样的手段削藩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招,温水煮青蛙,让诸王放松警惕。建文帝当年削藩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政策太过于激进。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便拿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开刀,将其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建文元年,建文帝又一口气将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了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大同。岷王朱楩被废为庶人。

一时间,藩王人人自危,兔死狐悲。所以朱棣起兵靖难,才会有人跟随。如果朱棣也学建文帝的这一招,岂不是逼着其他兄弟造自己的反?从这条路走上来的朱棣,自然不会这样做。他在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建文帝废掉的周王、岷王等人恢复了爵位,同时对跟随他起兵的亲王大加赏赐,让他们觉得自己没跟错人。而就在诸王兴高采烈地准备享受胜利果实时,朱棣已经展开了后续手段。

第二招,南北对调,将藩王互换封地。朝廷之所以会对藩王产生担忧,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封地内拥兵自重,势力盘根错节。一旦封地被他们完全掌控,便会割裂当地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而朱棣想出的办法便是,将边塞的藩王调回中原地区,南方的藩王软禁在京城。比如在朱棣继位的当年,谷王就从宣府被迁往了长沙。永乐元年,宁王也从大宁迁到了南昌。永乐二年,辽王则被迁到了荆州。边塞重地,都让朱棣换成了自己人。

第三招,削减藩王护卫人数,让他们手下的士兵不足以对抗当地的军队。朱棣本人当年在北京就藩时,就在暗地里私蓄兵甲,打造兵器。所以对于藩王们那点小心思,他一清二楚。在朱元璋时期,为了让各地藩王防备蒙古人的骚扰,允许他们在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当时势力仅次于朱棣的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叔伯兄弟,朱棣自然也不放心。所以在永乐元年六月,他便以代王“上违《祖训》,下虐军民,无君无兄,大逆不道”为由,革去了代王的三护卫,仅给了他三十名随从。宁王迁到南昌时,原先隶属于他的营州左中右三护卫也未跟随,朱棣将南昌左卫改成南昌卫,给了宁王。宁王手中的兵力,瞬间便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人还是派来监视他的。至于对其他藩王的处置办法,也大抵如此。

第四招,禁止藩王干预地方政治、经济。在朱元璋时期,藩王有权管辖封地内的军事和政治。这一点,有点像汉朝刘邦的郡国并行制。但朱棣不允许藩王插手地方政治,所有的政事,均由中央派去的官员处理。藩王手中无兵无权,只能关起门来生孩子。所以在明朝灭亡时,朱家子孙多了几十万。而这几十万人,全是国家在养。但对于统治者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已经不算问题了。因此,从朱棣之后,再没有藩王能够造反成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山打造防控“三件套”,筑牢健... 近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茶山打造防控“三件套”,即...
【7月29日凤冈信息网二手信息... 点击下面菜单栏进入 凤冈好物好店 ...
江苏海仓申请无机轻质陶瓷微珠材... 金融界2025年7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海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无...
*ST松发:公司原陶瓷制造相关...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最主要的产品领域除了餐饮、酒店、家庭还有哪些领...
原创 中... 1963年5月1日下午2点钟,中南海西花厅的周总理办公室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
伟大时代呼唤英雄,努力同创辉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对英雄的渴求与塑造上,而英雄辈出也正是国家和人民事业兴旺...
原创 韩... 张良足智多谋,为何吕后诛杀韩信时,他却不愿出手相救? 中国的封建君主制绵延了两千多年。纵观古代的帝王...
原创 闲... 前一篇文章我们提到赵孝成王执意接纳上党郡的原因以及他们准备用来应对秦国问责的手段——与秦国打持久战。...
原创 海... 江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这几千年历史的潮流发展中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因此,江西也是个具有丰...
原创 韩... 文|飞鱼说史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当秦始皇的病故的消息被昭告天下的时候,六国遗贵再也无法淡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