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皇族姓氏“爱新觉罗”哪去了?
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他是满族人,满族有姓有名,先姓后名,“爱新觉罗”是姓,“溥仪”是名。可是,在当代满人中,我们已很少听到有姓爱新觉罗的了。“爱新觉罗”哪里去了呢?
原来,它已演变成了汉姓。清朝皇室自辛亥年起,不仅失去了谋生手段,而且遭到一场大屠杀。
光绪年间,广州有八旗兵3万,到辛亥事变后仅剩1500人;1911年10月,在河南等地,革命人士把砍下的旗人头扔进井里,填得满满的;1911年12月,革命军将荆州2万旗人杀得只剩三百余人。
那时的旗人早已丧失血性,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清皇室纷纷改成汉姓。
居于北京者,以“金”、“罗”为姓;居于辽宁新宾县者,除姓“肇”外,还有姓“罗”、“依”;居于辽阳者姓“海”;居于沈阳、抚顺者,改为“德”、“洪”等汉字姓。
新中国成立后,满族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享有了平等权利,以前隐瞒身份的皇室改回了身份,其中不乏剃发垂辫,身穿马褂者。
皇族的历史,也是从封建帝王制向民主共和制进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