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珅,几乎是人人知晓,和珅靠着“贪”出名,在乾隆在位期间,和珅所贪得的钱是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在他去世之后,嘉庆帝派人抄了他的家,一共搜刮出的东西家钱财大约在8-11亿两白银,可想而知和珅是多么的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珅也在慢慢的被洗白了,其中就有人说他虽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但是有3种钱他不贪,是什么让他不敢贪呢?
第一种就是科举考试的钱,在古代,寒门子弟唯一能够出人头地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机会光耀门楣,成为国之栋梁。但是和珅并不是因为可怜这些人,而是另有目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些人成为了和珅的得意门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逐渐被重用,和珅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虽说和珅是为了自己,掌控他们,但也是给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机会,入过贪了这笔钱,对他自己反而有害无益。
第二种他不贪的钱就是赈灾的钱,和珅是个聪明人,赈灾的钱是非常重要的,掌控不好就会引起暴乱,百姓们食不果腹,自然就会引起战乱。和珅本身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如若不是父亲的偏房和老管家保住他和弟弟,他们恐怕早已经饿死街头了,对于赈灾的钱,和珅自然也是不想贪的,就算贪了,肯定会被逮到,既然如此还不如做做好事,除此之外,他还会跟手下的人说不要贪这些钱。乾隆帝有一次派他去赈灾,前来领粮食的人非常多,和珅知道有人是冒充的,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粥里加入很多沙子,不一会儿,人就少了很多,因为他知道真正需要救济的人是不会嫌弃食物质量的,和珅的这一举动也引起手下的钦佩和后人的赞赏。
第三种他不贪的钱就是他没信心办成事的钱,和珅的官职很大,从小小的一个平民变成御前大臣,自然少不了很多人前来寻求帮助,和珅就是那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人,只要他有把握、有信心能干成的事情,他就会收下那笔钱,如若事情太大,会连累或者牵扯到他自己,他无法处理,他是不会收下钱的,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和珅是比较守信用、有原则的人。
以上这三种情况的钱,和珅是不会贪的,和珅是个聪明人。和珅的一生也算是幸运的,当然这些幸运都是他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得来的,晚年的和珅参与很多触犯条例的事情,正好赶上嘉庆帝上位,这个本来就不喜欢和珅的帝王原本就想除掉他,再加上旁人的举报,和珅也算是栽了跟头,再也上不来了。在乾隆帝去世后的第15天,嘉庆帝就命令他自尽,死时才49岁,一代大贪官也就此陨落,但是他的事情仍然被后世所铭记,通常被当成反面教材来教育,不得不说,和珅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