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鞅那么厉害,为何还是被杀?史学家:得罪这3个人,商鞅必死
创始人
2025-06-26 15:02:10
0

说千古一帝会想到秦始皇,就像说变法能臣会想到商鞅。秦始皇建立的功业,往早了说,与商鞅给秦国带来的改变脱不了关系。商鞅入秦之前,秦国存在感极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商鞅入秦之后,通过变法“为秦开帝业”,使贫弱落后的秦国焕然一新。

商鞅那么厉害,为何还是被杀了?从后世史学家对商鞅的记载评价里,可以发现:得罪这3个人,商鞅必死。司马迁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而在《资治通鉴》里,我们能找到更多商鞅之死的原因痕迹,一开始,商鞅怀着满腹法学,跟立志变法强秦的秦孝公一拍即合:

秦国积贫积弱,贵族垄断了仕途高位,百姓有功无赏,对外作战积极性不够高。商鞅针对秦国的情况,相继推出了《垦草令》、《连坐法》、《二十级军功爵制》等,要知道秦人悍勇,民间私斗之风盛行,而禁止私斗、奖励军功、有功进爵,百姓就会“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然后就是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获得奖励;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推行小家庭制度,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焚烧儒家诗书等等。同时商鞅还确立了“连坐”法令,一人犯罪全家甚至邻居都要追责,除非事先告发,知而不报的严惩;爵位要靠杀敌立军功获得。

贵族的世袭地位被打破了,百姓有了向上的机会,但变法的结果,真的是一方喜,一方忧那么简单吗?根据史书记载,民间对商鞅的怨言也不少:“商君……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鞅厉行法令,轻视教化,为了立威令行,主张轻罪重罚。

所以商鞅并没有得百姓民心,他得到的主要助力来自一国之君秦孝公。作为法家弟子,“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这一点被商鞅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商鞅顶着重重压力变法的时候,自然而然得罪了贵族势力:太子、公子虔、还有公孙贾,公子虔被削去鼻梁,公孙贾被施黥刑。

太子到底犯了商鞅哪一条新法令?没有详细记载,但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大哥,公孙贾是旧贵族势力代表人物,与甘龙等人可算作一派,他们与商鞅分庭抗礼,商鞅固然是能臣,但他同时也是孤臣;太子犯法,不能加刑罚,结果这罪过只能加给了昔日风光的贵族们。

公子虔、公孙贾、太子,全都丢了脸面,公子虔甚至闭门8年不出,这8年里他都在想什么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可秦孝公又不能一直活下去,他一死,太子即位,局势瞬间发生了转变,不管是为了当初的私仇,还是为了安抚秦国的暗潮,新国君都会把商鞅给灭了。

秦孝公死了,老世族又开始针对商鞅,双方势不两立。新秦君无法凭一己之力与所有老世族对抗,杀了商鞅才是最简单省事的办法,而商鞅也就那么轻而易举地死了。他死后,新法继续推行,可见新君一定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他并没有全盘否定商鞅。只是商鞅作为一柄乱世的利剑,最终还是走到了必死之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朝时期,商朝最高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为帝,但到了周朝后,周朝最高统治者或称王或称“天子”,没有使用...
原创 秦... 每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所有人都觉得秦始皇残暴,破坏...
静待下一个百年,邢台天宁寺中殿... 金函入脊 10月24日下午17:00,文旅集团在天宁寺文化园举办了金函入脊仪式,天宁寺中殿顺利完...
原创 “...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成语宝库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句优美的词藻常被用来形容相...
从下汤走来 向万年而去 10月26日,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浙江...
原创 古... 不管是在古装小说当中,还是在电视剧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军交战之时,都会先派出自己阵营当中的将士先去...
原创 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族传承的人,无论是家庭贫富,都必须生出男子来延续香火。 ...
原创 秦... 引言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元、……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只不过秦朝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如果往前追朔秦朝...
原创 意... 公元1488年,明朝弘治元年的正月十七日午后,浙江布政司台州府临海县的海岸边牛头外洋,一艘破烂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