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陵武则天墓为何不能挖?为什么无人敢盗?诡异的武则天墓
创始人
2025-06-26 11:32:02
0

唐朝武皇年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深感末世将至,便写好遗嘱,将皇位传于儿子李显。而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李显按照母亲的嘱托,将其和父亲唐高宗李治合葬一处,埋到提前选择好的风水宝地——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北部,并将其命名为乾陵。

自此,乾陵成为中国历史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

为避免他人的觊觎,皇帝在入土为安后,知晓陵墓位置的人都会神秘地失踪。

武则天则偏偏反其道,她的墓穴所在地,世人皆知。

有大臣劝谏她,为避免去世后坟墓遭人偷盗,最好效仿秦始皇,对世人永远保密具体的位置。武则天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自信没有人能够找到墓道口的具体位置。

何以武则天能有这样自信的呢?原来乾陵的所在的地方,乃是一处浑圆且没有任何裂缝的山体,武则天只需要命打通一条渠道,运送陪葬品和尸体,待万事俱备后,即可封闭。

唐代典籍有着明确的记载:乾陵严阙,门以石闭塞,以铁汁浇缝。

武则天和历代帝王都有着类似的幻想,唐朝在自己治理下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顶峰,她相信唐朝定然可千秋万世传承下去。

却不知天地之间自有兴衰的规律,即使睿智如武则天,也不过是茫茫时空里的一只蝼蚁。

唐僖宗年间,黄巢起义席卷大半个大唐王朝,唐朝统治岌岌可危,各路诸侯并起,纷纷与之抗衡。

黄巢南征北战,尽显枭雄的风范。然而,就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他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困顿。随着部队人数的增加,粮草的需求迅速地飙升,沿路所收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满足士卒们日常的开支。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手下人建议开挖乾陵,以陵墓的巨额财富来做为部队的支出。

恰巧部队就在咸阳附近,便带领着百万雄狮来到了乾陵。

矗立在黄巢眼前的是一座巍峨的山峦,山峦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经过工匠的勘察,发现此地岩石坚硬,不宜挖掘,且当地村民也提醒黄巢,山中有神灵,妄动帝陵会招致怨怒。

黄巢生性狂傲,当年入长安城考试,科举未中,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那时候的他在内心告诉自己,必须推翻这个腐烂到根部的王朝。

此时,成功就在眼前,为了走向成功,解苍生于倒悬之中,他敢于冒犯一切不敢冒犯的事物。据闻当年曹孟德为筹集军费,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自己又何惧什么魑魅魍魉。

百万大军开始了挖掘工作,黄巢以为自己定然可以成功。

结果却令所有人感到失望,数百万竟然没有发现墓穴的入口。黄巢不信,以为是方向发生了错误,命令部队换个方向继续挖掘。

结果如出一辙,依旧是以失败而告终。

战事紧迫,长安城就在目前,各路勤王的诸侯也正在路上。他不能在此耽误太多的时间,无奈,只能放弃了挖掘,转而走向了长安城。

或许是挖掘皇陵激发了士卒们对财富的狂热,黄巢的军队发疯似地抢夺财物,以至于诗人韦庄在目睹这一场景后,悲痛地写道: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堆。

而乾陵里休息的唐高宗李治,还有女皇武则天,看不到唐朝日薄西山的一幕。若是他们地下有灵,眼见着繁华的都市长安城变成如此模样,不知会不会甘愿献出墓穴中财物?

这仅仅是一个假设,无法成为历史的事实。

也是因为这个事件,乾陵附近的村庄又流传起另外一个传说,乾陵有山神护佑,挖不得,黄巢本来有帝王气象,就是因为触犯了山神,致使玉帝褫夺其了帝王的桂冠。

黄巢起义最后确实以失败告终,与故事的结局不谋而合。到底是故事先于结局?还结局先于故事,今日已不得而知,但故事本身的存在,对盗墓贼就是一种无形的威胁。

因此,黄巢之后许多年,乾陵附近几乎没有盗墓贼的出现。

但是巨大的财富毕竟诱人,世间还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为了财物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个人就是五代的温韬,温韬在此前已经挖掘了唐朝十七座皇陵,从陵墓中获得了数不尽的财富,最后他将目光定向乾陵。

这是一座从未被人盗过的墓穴,墓中的奇珍异宝定然多如牛毛。

他带领着数十万人来到了乾陵的附近,由于来的时候天色已晚,他们并没有马上动工。可就在当天晚上,战士们遇到一件诡异的事情。

每当他们即将入睡时,总能听到女人啼哭的声音,这声音忽远忽近,还夹带着一些含糊不清的呼唤。

而当战士们睁开眼睛之后,声音又奇怪地消失了。起初,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幻听,直到后来,他们发现同伴全都听到了声音,不约而同地从帐篷中走出。

夜风微冷,深山中时有乌鸦啼鸣,使得夜色更显凄惨氛围。温韬也听到了声音,不过,他并不在乎,而是勒令战士们尽快休息,以保证体力的充沛。

战士们不得不回到帐篷之中,只是他们睡得极不安稳,耳旁总是传来怪异的啼哭声。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大地时,战士们已经吃完早餐,准备开始挖掘工作。村中老人特意来告诫温韬,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被温韬乱棍打死。

接下来发生了更为奇怪的事情,当战士们开始动工之后,忽然之间,天色大变,狂风席卷着乌云从远方如浪潮般汹涌而来,之后便是如长蛇般的闪电。

闪电过后,就是倾盆大雨。可是方才明明是晴天,怎么突然之间会变了天色?

日常生活中倒是出现过这种情况,大家都没有在意,而是返回帐篷,等待着风停雨止。

返回帐篷没多久,艳阳天再次出现,温韬命令将士们再次出动。

可是就在他们马上就要动工时,狂风暴雨紧随而至,乌云遮蔽了整个天幕,人间宛若炼狱一般,有几道闪电甚至击中了地上的树木,数百名战士不幸去世。

古人向来迷信,昨日的啼哭声,今日老人的警告,再加上今日的奇怪景象,由不得他们不相信。他们再也不敢动手,纷纷逃进了帐篷之中。

温韬以为不过是一种奇怪的天象,即使他们动怒又如何?也不敢把自己如何?他告诉将士们,谁愿意与自己进入坟墓,愿与他们共享墓中财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倒还真有数万人愿意与之共进退。

第二天,他们整装待发,本以为这次会无比的顺利,结果昨日的景象再次重现,甚至比昨天还要眼中,天幕上的乌云似乎距离自己非常低,如同一块乌黑的生铁,似乎要快要坠落似的。

温韬不信邪,直到连续数十日都是如此,他才不得不罢手,不敢再进行挖掘。

有了温韬的经历加持,乾陵的安全系数又提升了不少。

从五代到清朝年间,再也没有人敢提议挖掘乾陵。直到民国时期,一位军阀首领的出现,这位军阀首领的名字唤做孙连仲。

他认为古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没有强大的技术做为支持。如今,炸药技术已经在全世界推广,任是再坚硬的石头,也逃过炸药的威力。

他带上足够吨数的炸药,带上数万军队,浩浩荡荡奔赴乾陵。

由于不知道具体的位置,他便在山体的东西南北中皆买上了炸药,接下来便是一顿狂轰滥炸,他相信一场轰炸之后,陵墓的入口会自动出现。

硝烟过后,数万军队在山间寻找入口,结果却是毫无收获,只看见满目的疮痍。

孙连仲不信邪,继续埋下炸药,下一轮的轰炸很快拉上帷幕。而乾陵处了更添出疮痍外,其余毫无收获。

有人还是提出质疑,难道武则天学习的是曹操,这个地方不过是疑冢,目的是混淆世人的视听,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陵墓。

毕竟,如此狂轰滥炸都无法寻找出口,这一种解释似乎非常合理。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七傍晚,另外一件事情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假设。

那一年国家要修建公路,以方便山中居民的生活。沿路的障碍山体颇多,为了破除障碍,一位名叫贺社社的年轻人负责轰炸。

那天,与往日并无多大差别,红色的日轮在地平线上摇摇欲坠。他如往常一般点燃炸药的引信,引信发出“呲呲”的声音。

他并不知道这个声音过后,一个寻找了千年的出口将会出现。

待烟雾散去后,他来到碎石处,发现这个地方的石块与他处不同。天然的石头与人工的石头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

明显这次的石头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而且石头上还有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汉字。

当时,他知道这个地方或许有古墓,并不知道就是乾陵的入口。

这个消息很快被传到了陕西文物局,文物局立即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员会。毋庸置疑,这次发掘定然会震惊全世界。

世人谁不想看看,中国唯一女皇帝的墓到底是什么模样?

可是等专家组来到乾陵后,他们并没有展开挖掘工作,而是展开了一场探讨,即是否应该现在挖掘?

当时,新中国的各项技术均处于落后阶段,一旦保护不周,就会致使文物损坏,最后,他们一致同意保持原样,且建议国家专门派军队前来保护陵墓。

也正是因为这个建议,至今,世人仍旧对陵墓内部充满向往。

既然如此,乾陵是否值得人们一去呢?当然值得。

乾陵的外部也有众多值得观赏的地方,比如炸药炸出的石条,一根石头据估能达到2吨,而且石条之间用铁汁浇筑得极为严密。

还有黄巢当时挖掘的沟渠,如今成了当地的一处风景,被景区的工作人员命名为黄巢沟,经过时间的冲刷,黄巢沟的表面,如鸡蛋一般光滑。

最吸引的人的两处则是无头石像与无字碑。无字碑矗立在南北轴线的道旁,与之相对的是武则天亲自为丈夫李治书写的《述圣石碑》。

至今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无字碑上不着一字,关于这个的解释层出不穷。

有人说武则天本想亲自写一篇文章,记述自己的生平,可是还没有动笔就驾鹤西去;

有人说武则天做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不知如何凭借自己的是非功过,便立下一块无字碑,意思是自己的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评价。

至于理由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无字碑除却碑面上无字外,还有另外一项奇特之处,即整块石头浑然一体,如此吨位的石头不知前人是如何移到此处?

有人说可能就是山间的一块凸石,匠人便直接在石头上开始镌刻。若是山间凸石,难道能与道路另一边的石碑左右对称吗?

由此,可见古人技艺的高超。

经过无字碑,再往前走,就会发现一群奇怪的雕像,雕像全部没有头颅,只有身体矗立在道路旁边。

有人说从乾陵建立之初,雕像本就没有头颅,目的是吓唬盗墓贼,告诫他们若敢触犯帝尊,必将和这些无头雕像一样。

还有人说,起初雕像皆有头颅,只因某年某月某日,此地来了一个外国人,此人见自己的祖先的雕像屹立期间,他认为替人守陵墓对后人不好,就想着毁坏雕像。

可当地有专人保护,他又不能贸然出动。于是,便自导自演了一幕戏剧,他晚间装神弄鬼,以吓唬当地村民,而后告知村民,全是雕像在作祟。

此地本来就发生了诸多怪异的事情,村民相信了他的话,拿着斧头砍去了雕像的头颅。

以上两种说法,到底那个正确?已经不可考证。而这些恰恰是乾陵吸引人的地方——神秘而又玄妙。

试想,陵墓外的文物都如此令人不可琢磨,陵墓内的文物不知又会掀起怎样的争论?将来若有机会进入陵墓内部,相信全世界的人必然会趋之若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就此上位?王大雷再次染红于金永... 直播吧08月02日讯 中超第19轮,山东泰山客场1-2负于成都蓉城。在首发门将王大雷第59分钟被红牌...
原创 除...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贵族血脉,纯粹依靠自己在群雄逐鹿的世道创出一片天地的人。朱元璋草根出...
原创 项... 众所周知,项羽在鸿门宴会上有机会杀死刘邦,但他白白错过了这个机会,导致了他后来的失败。为什么项羽没有...
原创 打... 打败俄罗斯难于登天?为何蒙古能轻易征服俄罗斯但德法却不行 俄罗斯民族号称“战斗民族”,战斗力不是一般...
时光的刻度:从客厅挂钟到腕间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晨光透过纱帘,在实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墙上的挂钟秒针无声滑过,像一位优雅的舞...
原创 朱...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高温→降雨→降温!西安预报:可... 这几天西安最高温度 持续保持在35℃以上 今天16时 西安各监测站 实时气温在36.4℃~39.4℃...
原创 赤...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创 中...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领700多人组成的使团,以给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实际上是想敲开中国的...
原创 同...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太平御览》记载,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