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国后专门打造了一面铁牌,悬挂在宫门之上。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可以说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很多人都知道太监专政带来的弊端。
可讽刺的是,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称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明中后期皇帝大多不理政事,从朱祁镇开始,王振成为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不仅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还鼓动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全军覆没,皇帝也被敌军俘虏,使明朝元气大伤。
从那以后,明朝又出现了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等等众多著名的权宦,这都是从王振开始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掌控了整个天启朝的大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
魏忠贤只是个街头流氓出身,可以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因为巴结大太监和傍上了皇帝的奶妈,才得宠。当然,像魏忠贤这样,能从底层混到这个位置,肯定是浑身的心眼,手腕权谋,自然不差。
此人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竟然在一夕之间就被少年皇帝崇祯灭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可不像原来的天启皇帝一心的只玩木匠活儿,他还是希望能有一番作为,想把权力回收回来,他也实在是太了解魏忠贤的为人,深知此人祸害不浅。因此,对于魏忠贤,便一直想要拿下。
魏忠贤的权力来自皇权,是靠皇帝宠幸。细细品味,权力其实还是在皇帝手里,只是皇帝懒得管,让魏忠贤暂时帮着干活而已。一旦皇帝察觉不对,要将权力收回,魏忠贤就变得一文不值、不堪一击。
可以说他只是个打工仔而已,皇帝说开就把他给开了。
不管是天启皇帝还是崇祯,其实都一样,想要控制魏忠贤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在了解了这位新皇帝崇祯的心思后,朝野上下可谓人心浮动。他这样的人生平得罪的人肯定不少,除了巴结他的,估计都是恨他的,放眼看去,满朝皆敌人,连曾经的亲信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更何况还有一批只知道满嘴仁义道德,却不干任何实事的东林党,他们正希望崇祯皇帝打倒自己政敌。
此时的魏忠贤“树倒猢狲散”,没有谁帮他,谁也不可能为了他跳出来跟皇帝作对,最终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在一家驿站里上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