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初这一言官,向朱元璋大胆建议要常换边将,老朱认为其说法不妥
创始人
2025-06-25 18:32:18
0

冯坚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究竟是哪个地方出生,只知道他最初的时候是在朝中担任南丰典史,后来便做了一个言官。

纵观其一整个为官生涯,其做过的最大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在洪武二十四年的一天里,向朱元璋大胆上书,陈述九事。

其中,第一件事为养圣躬。自从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之后,便废除了已经被历朝历代所沿袭了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代价就是很多政务无论大小,都需要朱元璋来亲自审批,十分劳累,长久以往对于其身体肯定会造成损坏。

所以冯坚朱元璋清心省事,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皇帝在大事上抓好就行了,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就交给底下的大臣来自主处理。你老把身体养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件事情便是择老成。当时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大多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年轻力壮大的他们正处于容易受到旁人蛊惑的年龄段,由此冯坚向朱元璋建议,赶紧择取一些老成之臣过去辅佐他们,使得直言正色,以图匡救。

第三件事情为攘要荒。也就是建议朱元璋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备荒,屯戍边圉,以备不虞。

第四件事情为励有司。也就是建议朱元璋去多加奖励并重用那些廉正有守之士。第五件事情为褒祀典。也就是建议朱元璋去派人去挑选,那些历朝历代的忠烈大臣,给他们追加谥号,让当朝的文武大臣有个榜样可以模仿。

第六件事情为省宦寺。也就是建议朱元璋裁剪掉一些宦官和其他冗员的数量。因为这些人和陛下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语往往是动听但却又具有危害的,很多时候都已经养成祸患而不自知。

第七件事情为易边将,也就是建议朱元璋要定时去更换驻守在边疆的大将。因为这些人长期远离京城,手中又握有兵权,如果不经常更换的话,恐怕将来会成为一个祸患。

第八件事情为访吏治。也就是建议朱元璋多派些耳目去监察底下的官员,因为有很多廉干之才,会出于被上官所忌或被僚吏所嫉等等缘故,而得不到应该的重用,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大损失!

第九件事情是增加关防。也就是建议朱元璋增加一个部门,用于去管理在边疆驻守的官兵,让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上报,以免他们过度地捞油水,或者劳累无辜的老百姓。

对于冯坚所提出的这九条意见,朱元璋基本表示同意,认为其知时务,达事变。然而唯独对于第七条建议,也就是关于是否要经常更换守边大将一事,表示明确地不同意。

老朱所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他觉得如果经常更换守边大将的话,无疑会大大削弱守边军队的战斗力,一旦出现紧急军情的会,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所以守边大将是不可以被经常更换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代人赚下家产!收藏艺术品的回... 许麟庐,新中国画廊鼻祖,“和平画店”创始人。许麟庐去世后留下字画估价达到20亿以上。许麟庐儿子许化迟...
原创 韩... 引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定义文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不但是...
原创 雍...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统,纷纷开始结党。最有实力的是太子党,八爷党和雍正的四爷党...
原创 刘...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 那么,刘邦...
原创 细... 十九、釜底抽薪 释义: 原指从锅底抽掉柴火。兵书中指不与敌人力拼,而从源头上切断补给,敌势自消。 演...
原创 一...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一帅无谋、挫伤万师。”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丢了街亭的马谡,...
原创 难... 导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四民——“士农工商”,商贾之家地位都不高,商贾之家的女儿想嫁到有地位...
原创 还... 要说这还珠格格中,谁是最大的赢家,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令妃,因为到了最后,她可是打败了皇后,而且她的儿...
原创 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从1945年8月中旬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末...
原创 韩... 韩国首都的这块石碑,就是著名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它让韩国百姓感觉到耻辱,甚至还有激进分子在碑上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