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一曲满腔愤懑、铿金霏玉的《满江红》道尽了南宋臣民对靖康之变的愤懑,道不尽家国之间的血海深仇。
靖康之变,相信学历史的人都对这个事件并不陌生。在影响力上,它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和明末的“甲申国难”齐名,一定程度上都对当时的政权造成了严峻的打击。
在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被俘,京城沦陷,经济发展甚至优于盛唐的北宋一朝覆灭,偌大的宋王朝从此偏安一隅,蜗居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臣民有多恨金国?当年京朝沦陷,除了两个皇帝,上至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下至平民女子,皆被俘北上。
靖康之耻横亘在每一个南宋人的心中,多少能人志士为“北定中原”燃烧了一生!时有陆放翁绝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此,南宋一百多年的“抗金”之路拉开序幕。
靖康之耻何能为?
北宋,作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堪比唐朝的封建王朝,商品经济繁荣,中央集权空前,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科技,放眼世界,都少有能与北宋相抗衡的。
这么强大的北宋,为何会被金军一击即溃?这得从北宋的外交政策和金国的实力两方面讨论。
从北宋方面来说,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北宋是一个有名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被部下们“黄袍加身”才当上的皇帝,因此身性多疑,一招“杯酒释兵权”,亲自送走了一批跟随他的初代的骁勇善战、能征善斗的将领;
又一招收地方精兵归于中央,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藩镇割据的现象,但也极大地打击了地方军队和整体宋军的战斗力。
其次,北宋在对外军事上持消极避让态度。经济上,在海外贸易之时,面对舶来品,宋朝往往自持大国风范,回的金钱价值远超舶来品的实际价值。在军事上,仗着经济繁荣,面对打不赢的仗,北宋往往都是和谈、赔钱了事。
兵久则力屈,这种消极抗争的行为,不仅挫伤了北宋军队的实力和行军的经验与积极性,还养虎为患,养叼了周围政权的胃口,也养肥了他们的军队,为后来的靖康之变埋下了祸端。
从金国的实力来说,金国有骁勇好伐的渔猎民族——女真族所建立。在漫长的以征伐为主的历史中,金国先是联合北宋军队灭掉了当时与金、宋三足鼎立的辽国,后在合作的过程中,看出了北宋军队外强中干的孱弱,又发兵一举攻入汴京,灭亡了偌大的北宋王朝。
严格的作战纪律、以一敌百的将士以及丰饶的战马资源,让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向披靡。
可惜会打仗不等于会治国,没有自己的文化归属的金国,在不加辨识一味的汉化后,政治败坏,民不聊生,大金的国祚也逐渐衰落了下来。
靖康耻,何时雪?
公元1234年,在宋蒙两军的合击之下,金哀帝一败再败、退而又退,苟延残喘龟缩在了蔡州,但最后同后世明末崇祯帝一样自缢殉国。
当年靖康之变,据不完全统计,金人北虏宋人十万余人。一百多年的深仇大恨,一朝得报,可以说凡宋军过境,无金一活口。
金哀帝自缢前紧急将自己的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将领完颜承麟,让完颜承麟成功成为了历史在在位最短的皇帝。中国有句老话叫死者为大,但在仇恨的支配下,金哀帝很显然没有这种待遇。
当年宋徽宗赵佶被金兵俘虏后,被折磨至死,妻儿也无一幸免。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及其妻儿以及当时宋朝的皇室其他成员有多惨,金国皇室成员便惨于十倍。
为了回去复命,金哀帝的尸体被南宋和蒙古的将领一分为二带回各自的朝廷。但仅此如何可以抚慰百年家国大恨?
金国的王室成员要么被宋军无情杀害,个别幸运者沦为奴隶。至于金国的妃嫔的遭遇就如同靖康之乱当年妃嫔的遭受凌辱,可以说是一报还一报,孽力回馈了。
然而宋军的复仇之路不止为此。多年怀揣着一雪前耻的愿望,一朝得报,人人都杀红了眼。
宋兵和蒙骑所过的金国之境,烧杀抢掠乃至屠城,当年金国对北宋和蒙古所做的一切,都被一样一样甚至更残忍地还回来了。
强悍如金,何致败?
金国虽然一直在作战能力上很强大,但是它的落败并非偶然。导致金国落败的原因有很多个,败坏的吏治、自满膨胀的当权者、对蒙古和宋朝贪得无厌永无止境的压迫……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压垮了这座骁勇善战的庞然大物。
在吏治方面,金国统治者在制度甚至服饰上全面汉化,在前期确实是巩固了金国的朝纲。但遗憾的是,由于汉化时不加遴选,再加上金国皇族权臣刻意谋权下,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等等压倒了一众金国的百姓,致使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没有税收的支撑,加上民不聊生,金国的作战能力大大下降。
自满膨胀的皇帝也是金国覆灭的重要原因,在败而又败甚至无路可退的情况下,金哀宗依然做着“即便丢中原亦可纵横江淮”的春秋大梦。
在蒙骑的攻伐之下,金哀宗一边向南宋求救,一边计划攻打南宋四川一块的领地作为退路,最后逼得南宋彻底“联蒙抗金”!
最后回归在金国本身,作为一个在战马上建立的国家,金国与宋朝积怨已久,靖康之乱不过只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积怨点。而蒙古曾经作为金国的附属,却惨遭金国杀戮,美其名曰“控制人口”。
在金国贪得无厌、永无止境的压迫和抢掠下,南宋和蒙古的反抗是必然的,金国的下场,只能说是咎由自取吧。
小结:杀戮带来杀戮
金国军队抢掠宋人、杀戮蒙古人,最终遭到了宋军和蒙骑的联合屠城。纵然我们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仁慈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杀戮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杀戮,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忽然想起不知从何看来的一段话,大意是:除了反抗,任何恃强凌弱的战争,都是要收到谴责和诅咒的。或许,金国的灭亡,就是一个诅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