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时期蕃镇节度使在大唐的权力如何?了解起源和诞生
创始人
2025-06-25 18:02:24
0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无论当初殊荣多盛,最终也难逃倾覆的命运。而每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灭亡根本都相差无几。

总有一个较大的事件或者因素成为这个王朝的导火索,潜伏在国家上下,待到时机成熟,由各种矛盾点燃,颠覆王朝。像我们熟知的汉朝,强悍如它,也会因为外戚势力的增强而被各种问题所压垮。

再如宋朝,经济实力强悍,最终也灭于自己武力值过低的事实。而我们最为好奇的唐朝,其各种矛盾根源于什么地方呢?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唐朝在历代王朝中做得极好,它拥有汉朝一般强大的武力值,拥有宋朝那样稳定的国内环境,可以说,唐朝的发展最为稳定且繁荣。

但是,在唐朝建国之初就为其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藩镇。随之发展来的藩镇节度使让整个唐朝陷入了争权的漩涡中,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唐朝后期时根本无暇解决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亡国。让人不禁好奇,这个节度使在唐朝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呢?

第一、藩镇制度的起源

藩镇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唐朝的一种兵制。大家都知道,唐朝在国家建立之初使用的是府兵制度。府兵制度就是一种将农耕与战争相结合,利用农耕的间隙训练府兵。

在农忙之际干农活的高效率合作模式,将府兵的训练最大效率化。当时的府兵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歇息在田地里,一边忙农活,一边进行军事训练。这个制度很好地为唐朝政府节约了许多成本。

府兵制的发展跟不上唐朝不断征战的速度,在当时,所有的府兵需要自己准备参战的工具,包括兵器马匹等,随着参战工具成本的日渐增高,府兵自己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增高。

百姓身上的负担重了,民间哀声哉道的声音也会多起来,于是政府开始转变军事制度,为了适应高强度的征战活动,在边境建立藩镇制度成了当时之势。

第二、节度使得诞生

藩镇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在需要打仗的地方设立一些防守军镇,比如当时唐朝的边疆地区市场发生战争,这些军事重镇成了最主要的对抗地点。

那么,这些藩镇不能没有领导吧,针对这个问题,唐君主又在各个藩镇上设立了节度使,使用节度使制度来管控它们。

也不用担心节度使得权力会过度膨胀,唐朝采取了轮换的模式,一个地方的节度使不能长期掌控这个藩镇。

但问题就在于,在边疆藩镇上待的日子够久,帅兵打仗的经验够多了以后,这些节度使仗着天高皇帝远,于是将手中的权力越握越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节度使手握旌节,身上肩负着朝廷赋予的权力,是朝廷在藩镇中的代言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初期显现出来的一系列好处都在发生着变化。藩镇制度如此,节度使制度也是如此。

第一、培养亲信部队

随着府兵制度向募兵制度的转换,节度使拥有了自主招兵的权力。他们作为一方土地的生杀父母,掌握了许多流民的身家性命,让这些流民听信于自己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

在藩镇中,节度使招募的士兵来源广而复杂,多数为流民。征召流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人什么也没有,但是如果能获得军功,还能实现爵位世袭的的奖励,让节度使得私军团格外强大。

第二、手握军权、财权和政权

节度使在掌握了地方上的军权后,朝廷又将财权交付到了节度使手中。当时节度使虽然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是没有朝廷长期地供给后勤供应,军队很难实现大的宏图。

就在这时,朝廷下令让各个藩镇自行管理军用屯田,这可让节度使们高兴不已。

后勤供应问题的解决,也给节度使带来了稳定财政收入的来源,让节度使掌握了一部分财权。拥有了军权和财权的节度使在一定意义上就等同于拥有了政权。

第三、藩镇割据的形成

自古以来,皇帝都在防范地方力量的过大,导致与中央对抗局面的形成。在唐朝,这个问题最终被节度使制度引发。

本身力量格外强大的藩镇在节度使得带领之下,对中央朝廷发起了进攻。人的野心逐渐膨胀,导致唐朝真正意义上的藩镇割据的形成。

都说事物逃不过“由盛转衰”的结局,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再不复从前。这一切都是初时藩镇制度掩埋下的隐患没有被朝廷重视,而又逐步给予节度使权力的原因。

唐朝的节度使得出现在整个古代史中具有独特性,唐朝独特的政治特征孕育了这个制度。所以我们面对唐朝节度使能够掌握如此多如此巨大的权力时,并没有感到非常吃惊,甚至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代人赚下家产!收藏艺术品的回... 许麟庐,新中国画廊鼻祖,“和平画店”创始人。许麟庐去世后留下字画估价达到20亿以上。许麟庐儿子许化迟...
原创 韩... 引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定义文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不但是...
原创 雍...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统,纷纷开始结党。最有实力的是太子党,八爷党和雍正的四爷党...
原创 刘...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 那么,刘邦...
原创 细... 十九、釜底抽薪 释义: 原指从锅底抽掉柴火。兵书中指不与敌人力拼,而从源头上切断补给,敌势自消。 演...
原创 一...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一帅无谋、挫伤万师。”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丢了街亭的马谡,...
原创 难... 导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四民——“士农工商”,商贾之家地位都不高,商贾之家的女儿想嫁到有地位...
原创 还... 要说这还珠格格中,谁是最大的赢家,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令妃,因为到了最后,她可是打败了皇后,而且她的儿...
原创 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从1945年8月中旬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末...
原创 韩... 韩国首都的这块石碑,就是著名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它让韩国百姓感觉到耻辱,甚至还有激进分子在碑上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