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一心伐魏,司马懿为何却不伐蜀?30年后司马昭道出真相!
创始人
2025-06-25 13:32:29
0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这个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狠“毒”角色,说他狠是因为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隐忍十几年不动声色,以至于曹操都没能看出来,了能够得到曹氏的信任他将自己粉饰成一个鞠躬尽瘁的忠臣,尽管不受待见,却毫无怨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一心伐魏,但是司马懿却一直都不伐蜀,这又是为何?

而这就要从他们各自的环境说起。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有人认为是妄动干戈;有人觉得是“穷兵黩武”,还有人觉得是自取灭亡。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诸葛亮绝不会将蜀汉送往绝路。诸葛亮北伐并非是妄动干戈,而是待机北伐。

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先后六次伐魏。其战略方向上两次入关中,四次攻陇西;出动兵力上,四次亲率主力倾军出击,两次派偏师攻掠边境。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脉络清晰。其战略目标一直钟情于陇西,虽有时兵发关中,醉翁之意却在陇西。因此要主动出击,将势力扩展到雍州凉州,然后蓄兵积谷,以图中原。

而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在当时就有这样一个统计,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得很厉害。而诸葛亮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所以攻打曹魏必须趁早。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是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不仅没有帮助蜀国扩大多少国土和人口。反而因为频繁出兵,征集粮草,战争损耗等原因,导致六出祁山成为了一场“只赔不赚的买卖”。以诸葛亮的智谋不可能不清楚,然孔明的坚持也有自己的逼不得已的苦衷。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国土范围来说,蜀国可以说是最小的。当然,国土小一点也就算了,但是考虑到蜀国主要是如今的四川地区,山地多,平原自然没有魏国和吴国那么多。

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希望通过六出祁山来完成蜀国对魏国的攻势防御。那么反观司马懿这边,曾经司马懿有机会将蜀汉一举攻破,但是司马懿却没有这么做,而这时基于司马懿本身的考虑,就比如当初的“空城计”司马懿当时有十五万大军,为何会惧怕诸葛亮一座小城?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奥秘!

司马懿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艰险的,曹操在世时就对他有疑心,曾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继位后,司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他青云直上,曾做到骠骑将军,后来曹睿当皇帝时,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对垒,在战场上成为诸葛亮的劲敌。司马懿能够得到重用,是因为诸葛亮,所以万不能将蜀汉灭亡。

司马懿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着,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诸葛亮这么操劳,吃不饱,睡不安,肯定没有几天活头。果然诸葛亮最终病逝五丈原,而30年后司马昭道出真相,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一次宴请刘禅的时候无意中道破了其中玄机,司马昭说道:“纵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言外之意就是纵使诸葛亮复生也不能保证蜀汉长久,姜维更加不行,没有了诸葛亮之后的蜀国定会日渐衰败,与其劳师远征不如坐观其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曹操是非常器重关羽的,关羽的能力从斩颜良诛文丑就能看出,但曹操与关羽二人的心中所想是完全不一样的,关...
原创 日... 关注 在日本侵略者 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之后, 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伤害十分巨大,至今为止还有许多 中国...
原创 慈... 前言: 清朝末年,有一位比皇帝还出名的太后,那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对于慈禧太后,相信没有国人不知...
湘江水畔 “数智”花开 红色桂...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黄祯光 潘泽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1934年,在广西北部的全...
原创 雍... 在清朝历史中,雍正皇帝是最受争议的一个皇帝。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刻薄、心狠手辣。雍正为巩固皇权,在...
原创 关... 图片来源网络 汉高祖刘邦,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十...
原创 明... 说起明君,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遇到明君,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对好一点,而且国家的实力也会...
原创 关... 关羽,字云长。汉末三国蜀汉的名将,被后代神化,被尊为“武圣”。 关于关羽,我们大部分的认知都来自于《...
原创 王... 在抗日将领之中,王耀武是名气很大的一位,一句话可以佐证,“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是当时日伪军之间流...
原创 唐... 澡堂子的事儿影响了唐王朝的兴衰。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完全印证了我经常说的那些关于古代皇帝的共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