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残酷的真相:我们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最后的下场
创始人
2025-06-25 05:32:21
0

“负荆请罪”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典故了,里面的廉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赤背背负着荆棘去向蔺相如赔罪,蔺相如也宽宏大度,最终选择原谅了他,两人和好如初。这个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要懂得顾全大局,舍小我成全大我。但是在书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两个人最终的结局,你知道他们两人最终的下场吗?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不可缺少的人才。廉颇为武将,蔺相如为文臣,一个提笔安天下,一个上马定乾坤,他们两人的命运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休戚相关。在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人的关系更好了,两人联手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廉颇抵御外敌,蔺相如打理他国外交。赵国因为有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国家安定百姓也是安居乐业。

蔺相如曾经说过,对于赵国来说,廉颇和蔺相如缺一不可,毕竟他们两人也算是赵惠文王的左膀右臂。虽然看上去蔺相如这话有些自负,但是说的也是事实。赵惠文王对两人都很尊敬,也没有因为蔺相如那番“自负”的话语而介怀,反而更加倚重两人。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蔺相如和赵惠文王有一颗宽容的心的,赵孝成王就没有。

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这时候赵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了,赵国名将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已病重,没多少时间了。廉颇一生都在为赵国奔波,虽然垂垂老矣,但是依旧驰骋在沙场,为赵国站好最后一班岗,赵国实力逊色秦国,但是因为赵国的补给又比秦国的补给容易,于是廉颇便选择与他们打消耗战,最终使秦国陷入困境。

在这场消耗战中,虽不折损兵将,但是却让秦国苦不堪言。秦国知道蔺相如已经病危,而赵孝成王又年轻气盛,斗志昂扬,迫切地想要干成一番大事业。于是便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国并不怕年迈懦弱的廉颇,只怕赵奢的后代赵括。虽然虎父无犬子,但似乎这句话一看就是有诈,赵孝成王想要让赵括领兵,大臣劝阻,但是赵孝成王不听,一意孤行。

在赵孝成王看来,廉颇就如同秦国所说的那般懦弱,都不敢进攻,的确没什么用处了。于是,赵括便代替廉颇对战秦国,赵孝成王原以为赵括能像他的父亲一样,飞夺秦国城池,把秦国打得落花流水。但结果真是这样吗?最后,赵国折损四十万将士,使得赵国元气大伤。蔺相如听闻赵国将士几乎全军覆没,一时间气急攻心,最后撒手人寰。

恨赵孝成王不成器,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已经年迈的廉颇只能接下烂摊子,为他们收拾残局,勉强保住了赵国。赵国是一代不如一代,赵孝成王虽铸成大错,后来也醒悟了。但是赵悼襄王继位更加不堪,认为廉颇不如乐乘,于是便解下了他的兵权。廉颇气愤,便带兵攻打乐乘,打跑乐乘后,廉颇最终也是走投无路,只能流落他乡,投靠魏国。

虽然魏国对廉颇也还算尊重,但是廉颇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来,赵悼襄王也打算召回廉颇,但是又有小人谗言:廉颇饭量还很好,但是身体机能已经不如从前了,一会儿便如厕三次。赵悼襄王听闻如此,便放弃了召回廉颇的意图。最后廉颇又流落到楚国,最终在楚国抑郁而终。

廉颇与蔺相如虽都是赵国的功臣,但是两人最终的结局并不好,这也是课本中不提及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南新乡警方等多部门联合办案少...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微敖 2025年7月27日晚间,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
《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 10月17日,《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新书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茶肆春...
原创 清...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原创 为...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其动荡和混乱的时期。自西晋末年起,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
7条红色文化主题行走路线!穿越... 上海徐汇,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初心始发地之一,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独特且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 这里,...
“鱼跃心泉”:文化助残志愿者、... 捐赠仪式现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左三)向朱明德(左二)、海淀美术馆馆...
原创 俄...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俄国东正教和天主教有什么区别呢?...
原创 刘... 刘备错失2位大将,之后都投奔曹操,其中一位的后代灭亡蜀汉 导语:刘备刘皇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家境虽...
原创 原... 在大明朝的洪武七年,苏州城内发生了一件大案:苏州知府魏观,被处以腰斩之刑。除此之外,还牵连了当时的一...
原创 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战争是人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