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后的一位武状元,到底身怀何等绝技,竟让光绪看了龙颜大悦
创始人
2025-06-24 19:02:12
0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古代分为文举和武举,读书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习武之人也能,从隋朝至清朝末年,武举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通过武举也选拔出了无数的人才,古代战乱不断,打仗靠的也是人力,所以习武也就成为了常态,可武状元可不是那么好考的,不仅要求武艺高超,还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例如唐代著名的军事家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靠着高强的武艺和谋略平定了安史之乱,可郭子仪离我们太远,就来看看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吧。

他叫张三甲,是光绪二十四年选拔出来的武状元,光绪二十七的时候,清政府认为传统选拔的科举人才所习的弓、刀、石、马和步射都和兵事无关,所以就废除了武科举制度,存在了上千年的武科举也就到此消失,于是张三甲就成为了清朝乃至中国最后的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之所以会被光绪选中,是因为他有一门绝技,是其余任何一名选手不能做到的,当时在光绪面前展示时,光绪十分欣赏张三甲,立马选他为武状元。

张三甲生于光绪丙子年(1876年),故乡是开州的户部寨村,张三甲生在一个清贫的习武世家,从小在父亲和爷爷的熏陶之下,打下了深厚的习武基础,十岁时,就学会了枪、刀、剑、弓箭的基本用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三甲对这些武器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了人器合一的境界,以大刀闻名乡间,十六岁时,自幼习武的张三甲已经长成了一个壮实的大汉,而且臂力惊人,其父决定为儿子寻找名师,让儿子的武艺更上一层楼。

在经过多次努力下,张三甲终于成为了杨什八郎村开州武林高手杨国昌的徒弟,在名师的教导之下,张三甲进步很快,百八十斤的大刀耍起来轻而易举,在他21那年,张三甲参加了乡里的比试,获得了第一名,被考官恭亲王奕訢看中,收为自己的门下弟子,在恭亲王的门下就意味着成为了名师之徒,没过多久,在恭亲王的帮助下,张三甲参加了光绪皇帝的殿试。

在比试那天,张三甲很快进入决赛,在光绪面前,张三甲拿起了一把自己特制的刀,重达一百八十斤,这把刀至今还放在濮阳的博物馆里,张三甲拿起这把大刀,轻松的耍了起来,毫无费力之感,这让当场的人都感到震惊,光绪看到了他的表现后也十分高兴,便钦点了张三甲为武状元,并亲自给张三甲戴上红花,张三甲就成了开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武状元,也是中国最后的一位武状元。

张三甲在京城住了三天之后便启程回乡,回到家里后,众乡亲全在路边迎接,被知府大礼迎入府中,张家每天都要人来拜访,可就在三甲高中,妻子产子,双喜临门的日子里,刚获得了状元头衔的张三甲却染上了重病,仅仅过了三个多月就不治身亡,壮志未酬人先走,这是张三甲人生最大的遗憾,可一百多年来,当地人都以他为骄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皆知,曹操唯才是举,为此曾发布了三道《举贤令》,重点强调了只要有才华,我曹操就敢用。至于什么“汙辱之...
原创 空...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各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1947~1991年冷战时期,苏联和美...
上海新增一处国际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12月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诞...
原创 赵...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然而,它的迅速衰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而这一切...
原创 非... 一提到非洲,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绕不开贫穷、落后和脏乱。大家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非洲人民衣衫褴褛,食...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时,毛泽东是中共最早收到事变消息的人。当时他是在保安城,时间是12...
原创 赵...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倚重的两员大将,而赵云则是公孙瓒手下第一猛将。袁绍和公孙瓒是死敌,两人从初平三...
原创 五... 导语:五代沙陀人为何能建立四个政权?攀附唐朝,共几次合盟契丹?看完就懂了! 翻来历史的史书,一部中华...
原创 清... 清朝皇帝的妃嫔岂知是有工资,她们每月既发钱也发东西,进了紫禁城这些妃嫔们其实就等于有了铁饭碗,至少一...
原创 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按照时期来分,一共有二十九个朝代,当然实际的国家数量可能更多,而我们所熟知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