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寡不敌众而降的李陵,却不知道力战匈奴而死的韩延年
创始人
2024-11-07 15:20:50
0

原标题:很多人知道寡不敌众而降的李陵,却不知道力战匈奴而死的韩延年

李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身上的评价比较两极化。一些人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很可耻的事情;而另一些人认为李陵以五千军队对抗八万匈奴大军,坚持作战到最后一刻,后来投降匈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司马迁就很同情李陵。总之关于李陵身上的争论很多。不过小编在下文要介绍另外一个人物,就是跟随李陵出征,最后却战死的校尉韩延年。

李陵出兵

汉武帝重用外戚,但是他的外戚也都非常有能力,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在西汉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匈奴,并且让李陵负责粮草辎重的问题。李陵不愿意负责李广利的后勤问题,主动请缨要求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和李广利分兵作战。

汉武帝这个时候手头没有多少骑兵,给不了李陵太多支持,李陵说自己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汉武帝非常高兴,允许李陵自己带兵作战。汉武帝令路博德接应李陵,但是路博德也不愿意照顾李陵,推托秋天马肥,建议留李陵到明年春天再说。汉武帝以为李陵反悔,让路博德给自己打掩护,非常生气,催促李陵出兵。就这样李陵踏上一条不归路。

李陵遭遇匈奴大军

汉武帝让李陵出兵,其实也没有指望他能挑起大梁。毕竟李广利有三万骑兵,李陵才五千,还是步兵,汉武帝给李陵的任务只是侦查敌情。但是李陵确实比较倒霉,在浚稽山这个地方遇到匈奴的三万大军。匈奴开始进攻这支小股部队。

李陵的军事才能还是很优秀的,而且占据地形和兵器上的优势。李陵的军队在两山之间,用战车作为军营,在外列阵,前面是盾牌,后面是弓弩。匈奴大军进攻汉军,李陵用弓弩将他们射退,然后进行追击,消灭数千人,有点像三国时期的“界桥之战”。总而言之匈奴的三万大军,还真有点不是李陵这五千步兵的对手。

匈奴又召集八万大军进攻李陵,李陵一边应战一边转移,前前后后消灭了上万的敌人,已经是二倍于己。不过自己的部队也是死伤惨重。

李陵应对匈奴大军很吃力,匈奴那边心里也犯嘀咕。因为信息不明朗,匈奴一直怀疑李陵这五千人是汉朝放出来的诱饵,本来已经想要放弃。不过李陵军中一个叫做管敢的人因为受到军官的折辱而投降匈奴,把李陵的情况全都告诉匈奴。匈奴这才全力进攻。李陵军队的压力就更大了,根本难以与匈奴的主力抗衡。

李陵投降、韩延年战死

面对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李陵的心理很是矛盾。他曾经想过单独去刺杀匈奴单于,但是终究没有勇气这么做。别人劝他先投降匈奴,然后再寻找机会返回西汉,但是他又不肯。最后李陵打算分散突围,把军队分成一支支小股部队撤退。李陵和韩延年以及十几个人一队,在撤退的时候遭到数千匈奴骑兵的追击。

李陵和韩延年都是匈奴单于招降的对象,在这场追击战当中,韩延年直到战死没有投降,最后李陵向匈奴投降。让汉武帝感到非常愤怒,司马迁为李陵求情,结果被施加宫刑。后来汉武帝内心的愤怒平息,但后来又听说李陵为匈奴练兵的谣言(其实并非李陵)而杀死李陵家眷,李陵也对西汉彻底死心。

平心而论李陵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才投降,不过相比之下,他的副将韩延年死得更加壮烈,韩延年的父亲韩千秋也是为西汉战死,父子二人可以说都是忠烈之士了。但是韩延年的史料记载不多,而且也没有什么争议性,名气也就不如李陵了。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火土交融,艺韵生辉-土耳其陶艺... 红星新闻网9月10日讯 来自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的第四代陶艺传承人巴哈德·杰姆·埃德姆,在邛窑国家考古遗...
跟小师傅体验陶艺 9月7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一家陶艺工坊,洪澜卿(左二)教外国留学生制作小陶器。 洪澜卿的父亲洪兵是...
细木工拼板机:二手拼板机 专注... 细木工拼板机:专注细木工板生产的“精工利器” 细木工拼板机,是专为细木工板(大芯板)生产设计的专用设...
拼板机木工:定做拼板机 木工生... 拼板机木工:木工生产中的“效率赋能者” 拼板机木工,特指适配木工生产全场景的拼板设备,兼具专业性与灵...
中国黑玛瑙角度戒面行业市场前景...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6-10个工作日) ...
实用设计与艺术融合:点亮生活之... 2025-09-11 02:40:22 作者:狼叫兽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兼具美观与实用的设计。比...
原创 经...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想必对赤壁之战的场景记忆犹新。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刘备与孙权联手,成功地将...
原创 正... 关羽作为蜀汉的忠臣大将,在刘备入蜀之后,他便长时间驻守在荆州。尽管“湘水划界”使得刘备失去了江夏、长...
原创 少...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与实际历史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它无疑比直接阅读历史书籍来得更...
原创 被...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穰山夜战中,赵云一枪挑落高览的瞬间,成了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唏嘘的情节之一。若...